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不認可解約通知的效力卻以對方單方解約為由行使解除權,是否合理?
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以對方根本違約為由發出解除通知,對方不認可存在根本違約行為,否定解除通知的效力,但卻以該方擅自解約為由主張行使法定解除權。該種處理方式是否具有合理性?
約定
2021年3月1日,甲、乙簽訂電視劇聯合投資協議,約定雙方共同投資電視劇,投資款分期支付。
履行
乙首筆投資款遲延支付5天。甲向乙發送解除通知函,告知乙遲延履行合同義務,構成根本違約,通知乙解除合同。乙收到后回函,認為其雖有遲延履行行為,但不構成根本違約,甲不享有解除權。但甲擅自解除合同,構成根本違約,乙享有法定解除權,故通知甲解除合同。
問題
乙主張甲不享有解除權但卻以甲單方解約為由解除合同,乙是否享有法定解除權?
評析
當事人發出解除通知只有在其享有解除權時才能產生解除合同的效力。而是否享有解除權,在未經訴訟或仲裁的情形下,相對方的意見是重要的考察因素。如相對方認可解除通知的效力,同意解除合同,則雙方對合同的解除形成合意。雙方共同決定終止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相對方不認可通知發出方享有解除權,則雖然一方有解除行為,但不必然產生解除的效力,合同的效力實際上處于不確定的狀態。我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法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對解除合同有異議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均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行為的效力。據此,若解除通知發出方享有解除權,無論對方是否同意,合同自通知達到對方時解除。但對方有異議權,如果不同意解除合同,有權向解除通知發出方表達異議。解除通知發出方認可對方異議的,繼續履行合同,默認解除通知無效,如不認可對方異議,堅持解除合同的,解除通知發出方可以以訴訟或仲裁的方式確認解除通知有效;反之,相對方既可以直接向解除通知發出方表達異議,在異議不被接受后以訴訟或仲裁方式確認解除通知無效。
該案中,乙存在遲延履行的違約行為,該行為僅為輕微違約的性質,合同遠未達到解除的條件。甲以此為由發出解約通知,因其欠缺解除權,故不會產生解除的效力。乙對此也有正確的認知,而且回函否定甲的相關主張。但既然乙認為甲的解除通知沒有解除的效力,則合同的效力狀態并未改變,仍然有效,雙方均應繼續履行。乙作為異議方如不認可甲的解除權,應要求甲繼續履行義務。然而乙雖然不認可甲享有單方解除權但并沒有要求甲繼續履行合同,雖有異議的形式但無異議的內容。而且,如乙不同意解除合同,其享有救濟的權利,乙可以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確認甲解除通知的行為無效。乙既未向甲表達異議,也未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確認解除通知的效力;既否定甲的解除權,又主張解除合同。乙的前述行為自相矛盾,有違邏輯。回函中乙主張行使的是法定解除權,即甲構成根本違約,故乙有權解除合同。因乙的行為有違誠信,故不享有其主張的法定解除權。
當然,乙不享有法定解除權,但其回函仍可產生解除的效力,但效力的法律依據不是《民法典》五百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二條第二、三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當事人一方另有意思表示外,人民法院可以認定合同解除:(一)當事人一方主張行使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的解除權,經審理認為不符合解除權行使條件但是對方同意解除;(二)雙方當事人均不符合解除權行使的條件但是均主張解除合同。前兩款情形下的違約責任、結算和清理等問題,人民法院應當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第五百六十七條和有關違約責任的規定處理。”甲乙均無法定解除權,但均向對方作出解除表示,依據前款規定仍可產生解除的效力。但該種解除的效力仍與單方享有法定解除權的情形存在差別。對于違約責任、結算和清理等問題,依據《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六條、第五百六十七條和有關違約責任的規定處理。
參考判例: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2023)京03民終8647號民事判決書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weidianying/267192.html全部評論
發布者暫未開放下載權限
我們正努力使更多創作人開放下載權限,敬請期待...
確定下載本片嗎?
提交成功
待作品發布者確認
無法認領此作品
只有實名認證的用戶才可以進行作品創作人關聯哦~
提交成功
待創作人確認
取消邀請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