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催告是否為書面催告?
【原創】文/汐溟
當今社會,微信已經成為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合同簽約前后當事人大多通過微信來溝通。若發生訴訟或仲裁,微信聊天記錄成為證明溝通信息的主要證據。如果合同中約定某些情形下以書面形式為條件,如遲延履行時書面催告,違約時書面糾正,未盡事宜以書面形式達成補充協議等,那么,微信是否為書面形式?
2021年9月9日,甲乙簽訂委托制作合同,約定甲委托乙制作電視節目,合同約定了制作費及交付期限、驗收標準。合同約定違約金條款約定,若甲遲延支付制作費,經乙書面催告后10日內仍未支付的,甲應按日千分之三累積計算違約金。履行中,因甲拖欠制作費,乙職員在微信中催告甲支付制作費,因甲仍未支付,乙訴請甲支付制作費并承擔違約金責任。訴訟中,甲抗辯稱乙僅在微信中催告其履行制作費支付義務,未通過書面形式,合同約定的違約金責任并未成就。那么,微信是否為書面形式?涉案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支付條件是否成就?
書面形式,是指以文字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書面不等于紙面,盡管紙面合同是我們最常見的合同類型,但書面涵蓋的范圍很廣,除合同書、信件是最典型的形式之外,滿足以有形表現可以隨時調取查閱的形式要求的均可視為書面形式。
我國《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采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在內容的形式。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據電文被視為書面形式。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存儲信息。數據電文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能夠隨時調取。《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一十六條第二款規定,電子數據是指通過電子郵件、電子數據交換、網上聊天記錄、博客、微博客、手機短信、電子簽名、域名等形成或存儲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微信聊天記錄屬于存在在電子介質中的信息,具備電子數據的特征,能夠以有形的文字形式顯現,可以隨時調取查閱,應視為書面形式。
該案中,乙通過微信形式向甲發出履約催告,符合合同約定的書面催告要求,違約金支付條件已經成就。甲關于微信形式并非書面催告的主張無法律依據。
本文案例改編自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2018)滬0115民初8733號民事判決書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weidianying/258873.html全部評論
發布者暫未開放下載權限
我們正努力使更多創作人開放下載權限,敬請期待...
確定下載本片嗎?
提交成功
待作品發布者確認
無法認領此作品
只有實名認證的用戶才可以進行作品創作人關聯哦~
提交成功
待創作人確認
取消邀請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