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剛過,五一在即,院線電影在4月進入蟄伏期,除了重映片《指環王》之外,唯有一部《我的姐姐》以7億票房成為黑馬。
相比較,網絡電影正在逐漸打破人們的固有認知,給觀眾諸多驚喜。
3月底上線的由南派三叔原著改編的《重啟之蛇骨佛蛻》,在IP和明星作者的加持下,獲得了2115萬分賬;4月1日上線的《興安嶺獵人傳說》,到目前累計分賬達到了3669萬,播放超過了1.55億;4月2日上線的戰爭歷史類作品《浴血無名川》,一定程度拓展了網絡電影的類型,同時也以不輸于院線電影的制作,讓網絡電影的品質再上一個臺階。這幾部作品以超2000萬的分賬,成為4月的熱播網絡劇。
尤其《興安嶺獵人傳說》雖然是一部原創作品,但對于東北民俗故事、東北元素的呈現,也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東北靈異世界”產生的可能性。畢竟所有IP都始于原創,所有原創也能通過系列化、宇宙化等形式成為IP。
其實,網絡電影興起之初,就與 “IP”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蹭IP”成為普遍做法。如今隨著網絡電影的精品化發展,IP 賦能網絡電影的玩法也發生了變化。
不變的是在整個網絡電影的發展規程中,IP作為重要的內容來源起到的重要基石和階梯作用,是當網絡電影的整體水平提高,二者相互賦能螺旋上升的態勢。
網絡電影與IP的“依附共生”
任何新事物產生,幾乎都要經歷從寂寂無名到逐漸被熟知的過程中。
網絡電影興起之時,選擇了在大眾相對熟知的IP基礎上,以蹭熱門影視影視作品熱度的方式發展。
就拿早期網絡電影的代表作品《道士上山》為例,這部作品2015年在愛奇藝上線,其實際拍攝8天、成本28萬、收益2400萬。陳凱歌的《道士下山》甚至要晚于這個時間上映。后續還出現了《道士出山》《道姑下山》等作品。
有利可逐,以小博大。于是吸引了一眾創作者復刻,出現一堆“蹭IP”的網絡作品。
比如《美人魚前傳》《人魚校花》《捉妖濟》,以及據說版本多達20個的《潘金蓮》,都是不同時段蹭院線大片IP的一種形式。
關于網絡電影初期發展的特征,IP價值官曾在“經典IP改編,網絡電影的“萬能靈藥”?|「把脈」網絡電影”文章中有詳細描述和分析。
這種小成本、低質量、蹭IP形式的網絡電影生產,也讓大眾對網絡電影產生了劣質、低俗、盜版等印象,遭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批評。
但反過來也說明了,IP——擁有粉絲基礎的內容、形象、符號,對于影視作品開發的重要性。
在IP基礎上進行內容構建,可以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實現觀眾和粉絲的牽引,同時,符合網絡傳播特質的原創內容,通過系列化運作,實現價值的不斷延續。
因此,隨著網絡電影精品化開發的推動,對于IP的開發和使用也一直在延續,只是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IP賦能網絡電影的“三大類型”
據IP價值官觀察,目前IP在網絡電影應用,主要包括公共IP、經典大IP的改編以及內容的系列化這三種運營方式。
《2020年中國網絡電影行業年度報告》列出了2020年網絡電影分賬票房Top20,其中IP網絡電影占13席,可見IP在網絡電影中所占的比重。此外TOP5均為IP改編,足以說明在IP的加持下,更容易獲得分賬票房的良好成績。
其中《奇門遁甲》《鬼吹燈之湘西秘藏》《倩女幽魂:人間情》《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武動乾坤:涅槃神石》《鬼吹燈之龍嶺神宮》等改編自一些經典大IP,或影劇聯動,或經典翻拍,都在網絡電影領域重新重新布局。
《海大魚》《龍無母》《封神榜:妖滅》《辛棄疾1162》等則改編自中國傳統神話、傳說、歷史等公共IP,都是根據《聊齋志異》改編的網絡電影。
此外,《狄仁杰之飛頭羅剎》是吾道南來“狄仁杰系列”作品中的一部;《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歸屬于“東北往事”系列,《霍家拳之鐵臂嬌娃》同樣是“霍家拳”系列作品的延展。
01,公共IP“物美價廉”
中國的傳統的經典故事和傳說,成為文藝作品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來源,事實證明,觀眾也買這些“公共IP” 的賬。就拿動畫電影來說,《大圣歸來》《白蛇:緣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改編自中國傳統文化IP的作品陸續斬獲票房佳績。
網絡電影同樣對國內家喻戶曉、國民耳熟能詳的“公共IP”情有獨鐘。包括來自于神話傳說、古典名著、英雄人物等的IP,一直都是網絡電影改編的重要來源,如《西游記》、濟公、黃飛鴻、狄仁杰、張三豐等。
尤其《西游記》這樣的超級IP,被改編的次數更是數不勝數。“西游”陣營先后出產過《魔游紀》、《大夢西游》、《斗戰勝佛》等頭部作品,其中,《斗戰勝佛》還是網絡電影發展史上第一次單月分賬過2000萬的作品。
就最近公布的2月網絡電影備案來看,對公共IP的改編,多從人物出發,比如《張三豐之武林至尊》《地壯星孫二娘》《林沖之亂世英雄》《戚繼光1558》。
在IP價值官看來,文藝作品創作和改編過程中,啟用“公共IP”是一個明智之舉,對于網絡電影來說同樣適用。這是因為“公共IP”有著巨大的優勢:
其一;認可度高。神話傳說、古典名著等公共IP,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歷史和時間積淀,在人們心中已經種下了種子。因此,這些自帶明星效應,自帶粉絲的IP,更容易喚醒集體記憶和集體潛意識,具有無與倫比的商業價值。
尤其在國潮崛起的當下,涉及神話、歷史人物形象等傳統文化元素的作品,一定程度上成為票房、觀影人數的保障。
其二;成本低。公共IP屬于民族、地區、國家,乃至全世界人類的文化遺產,按照民間對于版權的界定屬于“公版”。大多可以無償使用,不需要支付版權費用。也更適合網絡電影成本較小,制作和播放周期相對較短的特點。
但對于公共IP的依賴,如果用不好,也會造成同類題材過度消耗的問題,目前網絡電影對于公共IP的開發就存在這種問題。并且,公共IP在大眾的印象中已根深蒂固,要想創意開發,也很考驗團隊的制作能力。
02,正規軍“經典大IP”入局
隨著網絡電影精品化和高投入成為趨勢,越來越多的大IP,開始通過規范版權運作,進入到網絡領域,而不再是“蹭IP”的形式。
2017年,深耕網絡電影的公司奇樹有魚的公司聯合愛奇藝發布了20余部超級網絡電影IP片單,要將包括《四大名捕》系列、《盜墓筆記》系列、《法醫秦明》、《軒轅劍6》等大IP改編為網絡電影。而后在劣幣驅逐效應下,越來越多的大IP進入網絡電影市場。
就目前網絡電影在對大IP的選擇和開發梳理過程中,IP價值官認為可分為兩大類;
其一,經典大IP渠道再拓展。其實很多大IP已經實現了影視劇的轉化,隨著網絡電影渠道的成熟和可觀的分賬成績,大IP也開始把目光投向了這一渠道。就拿盜墓系大IP《盜墓筆記》來說,南派三叔將《沙海》番外的改編授權給了奇樹有魚開發,因此觀眾在視頻平臺上可以觀看與網絡劇《沙海》不同的故事內容。
除了網絡小說大IP之外,經典港片成為了網絡電影的重要IP來源。尤其去年,經典港片改編作品《奇門遁甲》和《倩女幽魂:人間情》分別創造了5082.1萬和4575.8萬的分賬票房成績,讓我們恍惚回到了那個熠熠生輝的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針對這一現象,IP價值官曾采訪過對香港電影頗有研究的魏君子,他表示,網絡電影和香港電影發展的歷史情境存在很多暗合,這是二者可以相互轉化的基礎。
比如網絡電影終究是一個C端的市場,依靠平臺的補貼是一個方面,但市場表現,更多仰賴用戶的選擇和喜愛。而香港電影在劇作創作方法上,也充分考慮了觀眾的感受,這種用戶思維和網絡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二,影劇IP聯動布局。此外,越來愈多的影視劇IP,開始將網絡電影作為聯動的重要渠道,在推出網絡劇之后,迅速推出相關網絡電影,從而形成同一IP聯動的效果。
《陳情令之生魂》《鬼吹燈》系列、《七劍下天山》系列、《獨家記憶》系列、《北京女子圖鑒》等都是影視劇IP衍生作品,其中不少作品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表現。
2月份,新麗傳媒備案了網絡電影《贅婿之贅夢奇緣》。同樣由新麗傳媒出品的網劇《贅婿》剛剛收官,火得一塌糊涂,所以網絡電影自然備受期待。
同時,根據馬伯庸小說《洛陽》改編的《風起洛陽之源起》也通過備案。而由黃軒、王一博、宋茜、宋軼等主演的40集網絡劇《風起洛陽》已經于3月25日殺青。
隨著大IP入局,并且以獲得版權的正規途徑進行開發,這無疑能夠讓蹭IP的現象有所緩解。此外,大IP帶來新用戶,網大機會也變多了。
03,“系列化”打造自有IP宇宙
越來越多的網絡電影,在獲得一定影響力之后,選擇以系列化、持續性開發同一品牌,以此產生更多衍生價值,從而打造了屬于自己的IP宇宙。這是網絡電影IP化的另一種途徑。
IP價值官認為,“系列化”是一種內容打造的思維,這對于原創作品和改編作品都適用,與單部影片相比,系列化網絡電影爆發力更強、影響力更久,用戶粘性更高。
比如《二龍湖浩哥》系列從2012年推出,至今已經8部;《大蛇》第一部獲得了5000萬票房記錄,如今第三部正在籌備中;《陳翔六點半》系列網絡電影至今已3部,票房都在千萬以上,且最高口碑達到了豆瓣7.0分。
其中,2018年網絡電影《大蛇》,以5000萬票房打開了國產怪獸電影的廣闊市場;此后公司推出《大蛇2》,票房成績同樣優秀,達到了千萬級別,打破了網絡電影保持了兩年的首周末票房紀錄,最終斬獲優酷2019年度分賬票房榜第二;4月18號,《大蛇3》在橫店舉辦開機儀式。
在曾對“大蛇系列”導演林珍釗的采訪中,他告訴我們,接下來還會陸續做不同類型的怪物電影,有的是自然生物類的,有的是偏向自然、科幻和災難類的,這些題材都會有。
他們的目標是開發更多中國文化中的“怪獸”系列,打造中國人的“怪獸宇宙”。
由此可知,和漫威宇宙一樣,內容可以實現內容上不斷的拓展和勾連,網絡電影也已經開始有意識這么做了。
不過,對于續集作品來說,不是片名加個“之”就叫系列化。這一切都需要以影片品質為保證,以整體的IP規劃為前提,否則所謂系列化、IP化都可能消耗并損壞原始IP,之前的努力也可能功虧一簣。
這方面,還有待于網絡電影繼續探索。
IP要與“制作”配,才能雙向賦能
IP,是經過粉絲經驗的好內容。
IP背后的粉絲價值、高影響力是制作公司愿意付出高昂的版權費用和價值去開發的驅動力之一。
但是要讓IP在網絡電影重綻光芒,也需要一定的投入和用心的制作。畢竟高流量的確讓這些作品短期內獲得了高關注度,但IP粉絲接受的還是邏輯自恰,能夠引起情感共鳴的內容。
一方面資金的投入,為版權和IP開發提供保障。
2016年,“精品化”概念驅動著網絡電影進行自我革新。2019年,投資成本達到300萬以上的影片數量達到48%,不足100萬的影片數量已經從2017年的49%壓縮至12%。
巨額投入,讓過去網絡電影從小成本和蹭IP,順利轉型為大制作、買IP的規范化發展。
據奇樹有魚方面透露,《四大名捕》系列、《盜墓筆記系列網大之吳山居事件賬》、《法醫秦明》三大系列之后的總制作成本預計在1.2億元左右。
我們了解到,《倩女幽魂:人間情》投資近4000萬,購買了原版版權,請來了87版《倩女幽魂》的編劇,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部作品的品質和味道。
另一方面,網絡電影獨有的故事方法論的探索。
網絡電影針對C短受眾,其作品獨有的發行和盈利模式,也會反過來影響內容的開發。
因此,IP價值官認為,網絡電影需要根據受眾找到屬于自己的故事方法論。
比如題材類型的選擇上,除了玄幻、怪獸等熱門題材之外,能否拓展出其他更多符合C端受眾的作品;對于網絡電影來說,深耕垂直題材還是追求破圈,更有價值?網絡電影就如網劇一樣,最終都需要探索出符合這一內容形態的方法論。
結 語
一部作品不會僅僅因為單一元素獲得一致的口碑盛贊,因為優秀作品靠的是方方面面積累而成。
IP加持絕非無后顧無憂,內容邏輯恰當、故事情感傳遞、人設角色打磨都要顧及,入局網大不會讓IP水土不服,只有對IP理解的不同,才能讓IP的呈現的結果不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左小柚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MbpdhsGtPTiHRDwrRgVp9A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9416.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