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市場規模已躍居全球第二位,但中國的電影產業的成熟度還遠遠比不上北美、日韓地區。前段時間上映的《速度與激情8》,正是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下的產物。截止到目前,該片已在國內攬下26億票房。
中國觀眾對好萊塢重工業電影如此狂熱,中國電影產業距離工業化卻有著不小距離。目前,中國電影產業還處于由手工業向工業化過渡的階段。為了實現中國電影產業的升級轉型,不僅需要新的思路,也需要新的技術手段。互聯網便是助力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的工具。
2014年,中國互聯網巨頭強勢進軍電影界,使得這一年成為了國產電影的“網生代元年”。互聯網思維能否改寫電影生產的規則?在互聯網語境下,國產電影該如何跟好萊塢電影抗衡呢?
電影產業水太深 互聯網大佬玩不轉?
曾有業內人士如此預言——“未來十年是互聯網產業革命的十年,電影公司都將給BAT三家打工。”聽起來似乎有些夸張,但有件事是毋庸置疑的。互聯網正以迅猛之勢滲透著電影圈產業鏈,改變著電影的業態和生態。
如今,電影制作環節的每一階段,都在運用互聯網促發展。投融資環節的,制作環節的“IP”題材和大數據分析,營銷發行環節的互聯網營銷和在線售票,放映環節的網絡多窗口放映……互聯網正顛覆著傳統電影的一切規則,對電影的生產和制作發起了新的挑戰,同時引來了行業大佬的垂涎。
2014年,阿里巴巴豪擲62億港幣將文化中國納入麾下,并將其更名為“阿里影業”。隨后頻頻發動收購,目前已從IP孵化、影視制作、發行營銷、影院、金融、衍生品等產業鏈各環節完成了對影視領域的布局。騰訊則采取泛娛樂策略,借助IP資源,用基于版權的全產業運作模式實現覆蓋全用戶。百度也依托旗下愛奇藝視頻網站拓展影視業務,推出百度愛奇藝計劃和百度數據等。
夢想聽來很美,現實卻很殘酷。進軍電影界的互聯網三大巨頭BAT,今卻沒有如預言般成為電影行業的龍頭老大。去年,阿里影業主控的部電影《擺渡人》不但口碑慘敗,票房也不及預期。騰訊主控的部電影《少年》,票房只有1500多萬。成立兩年多的百度影業,在制片和電影投資方面的起步更晚,今也沒推出什么代表作。
究其原因,BAT雖是互聯網領域的“大佬”,在影視制作領域還是個“小弟”。電影制作的專業門檻較高,BAT也仍需在電影制作領域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采用互聯網思維,改寫電影生產規則并非沒有可能,而是BAT目前還沒有找到為合適的路徑。
與好萊塢抗衡 從顛覆傳統生產模式開始
其實,BAT進軍電影業,原本就有些“動機不純”。這些互聯網巨頭進軍電影圈的目的,是為了搶占大銀幕,將線上的壟斷優勢延續到線下,而并非想顛覆傳統的電影產業。實際上,借助互聯網連接線上線下,用互聯網技術再造電影工業,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么,互聯網電影工業與傳統電影工業有哪些不同呢?有業內人士認為,互聯網時代的電影工業會發生三點變化——
首先是發行渠道的互聯網化,即通過互聯網發行電影。其次是創意來源的互聯網化,即電影在互聯網發行后,對用戶點評、點贊的數據分析,可以作為下一步作品生產的依據。第三,是生產過程的互聯網化,即打破傳統的電影生產模式,通過互聯網實現跨地域協同創作。
目前來看,發行渠道的互聯網化早已實現。2016年,在國內上線的網絡大電影已達2500部,平均每天有近7部電影上線。從大數據中尋找創意,也早有了成功先例。國內的《致青春》、《小時代》等電影的票房成功,就與利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息息相關。唯獨生產過程的互聯網化,有可能成為中國電影工業升級的新方向。
就現狀而言,中國的電影工業仍然處于手工作坊階段。派格傳媒總裁孫健君曾如此形容國產電影的生產方式——“一個公司攢一個局,拉上一些基金、公司投資,找一個制片人,找一個導演,再找一幫演員就開始了。”即使出現了《尋龍訣》般票房口碑雙收的重工業電影,也是個別創意人才、個別創意團隊造就的,并不是中國電影產業的流程起到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互聯網把分散在各地的創作團隊、創意人才聚合起來,通過互聯網實現跨地域協同創作,就成為了優化電影生產流程的方式。即將于6月9日上映的《異獸來襲》,就采用了這樣的模式。
據介紹,這部電影的后期制作工作,包括特效、配音、剪輯、音樂、片花預告片、海報等,都是通過藍海創意云平臺分包完成的。藍海創意云的專業制片團隊,為《異獸來襲》提供了完整的制片監管服務,通過與外包公司協作,降低了電影制作成本,確定了生產過程中的制作流程與規范,并按照雙方協商一致的生產周期和進度監督落實,大大增強了項目的品控力度。《異獸來襲》是部通過互聯網協同創作模式進行制作的院線電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自2014年年初上線以來,藍海創意云平臺不斷聚集文域相關的資源、人才、資金、渠道等要素,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通過專業化服務和協同管理工具實現企業、團隊和個人跨地域協同創作。目前藍海創意云平臺已聚集用戶數400多萬,文創企業和工作室超十萬家,在藍海創意云,制作方可隨時根據不同的項目需求,從平臺上選擇匹配的人才、資源和資金,組建虛擬化團隊在線進行電影制作與管理。
在互聯網的語境下,中國電影產業在很多方面與好萊塢電影處在同一起跑線。想要制作出與好萊塢相抗衡的電影,國內電影人還需要有效運用像藍海創意云這樣的互聯網平臺,彎道超車,以中國速度推動中國電影的工業化、現代化轉型。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916.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