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有幾個學生為了爭論《舌尖上的中國》到底算不算紀錄片,鬧得臉紅耳赤。在他們看來,許多形態各異,看起來毫不相同的片子,都被冠以了『紀錄片』這同一個稱呼。比如,《搖搖晃晃的人間》用電影化的方法描述了一個人現實生活中的一段經歷;《舌尖上的中國》則是展示性的介紹了一些美食,充滿了精雕細琢的畫面和華麗的解說;《穹頂之下》只是柴靜的一場演講。有的紀錄片,和電視劇一樣的長度,在電視臺一播就是十集八集;有的卻和電影一樣長,且主要在電影院播出;還有的就在網絡播放,每集也只有幾分鐘。有的紀錄片講人,有的紀錄片說事兒,還有的很像是新聞報道。有的紀錄片看起來非??陀^;有的卻充滿了主觀性,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有的紀錄片都是真實記錄的事件現場;有的卻全片都是出鏡采訪;還有的干脆使用演員扮演,再加上大量的CG特效。甚,一些全片空鏡配音樂的片子,也能被稱為紀錄片。
紀錄片展現出那么多不同的樣貌,令新手倍感困惑,因為這事關他們所要從事的工作的性質。終,他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我:『老師,到底什么是紀錄片?』
我覺得造成這種混淆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是名稱的問題。在紀錄片的發展歷程中,出現過很多不同的類型。國外研究者會把紀錄片(Documentary)、紀實電影、人類學紀錄片、戰爭宣傳片、真實電影、直接電影等多個不同的類型統稱為非劇情片。而在中國,我們則是統稱為紀錄片,也就是一種廣義上的紀錄片。
另一個是變化發展的問題。從電影誕生到現在的一百多年里,人類的社會生活和對世界的認識,發生了許多重大的變革,而主要以此為表現對象的紀錄片,當然也會隨之演變和發展。所以,在我看來,紀錄片的概念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一個在不斷變化、融合和發展的概念。比如,早的電影(《火車進站》、《工廠大門》等)其實就是紀錄片,當然,只是粗糙的記錄素材。但《北方的納努克》的出現,讓紀錄片開始被視為『具有獨立存在價值的敘事體』。又比如,在政治的影響下,維爾托夫提出了『電影眼睛』的理論,讓紀錄片的主題開始發生變化,從此進入『平凡的生活』。還有,16mm輕型攝影機,同期錄音設備,以及電視網絡等技術方面的發展,催生出了『真實電影』和『直接電影』。兩者在形式與風格上非常相似,但在創作的理念上又有著本質的不同。今天,互聯網和手機等新媒體平臺的發展,以及數字影像制作技術的低成本,再一次影響了紀錄片的傳播方式和制作方式。使從事紀錄片制作的人數和作品的數量,達到了一個的規模。同時,碎片化的閱讀習慣,也使幾分鐘長度的短紀錄片正在逐漸成為創作和傳播的主流。
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影像的制作技術手段在發展;從記錄到新聞,從宣傳到思考,影像的創作手段在發展;從街頭到電影院,從電視臺到網絡,從電腦到手機,影像的傳播方式也在發展。這些發展持續地更新著我們對紀錄片的認識和定義,同時也給我們的紀錄片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F在,你可以自由地使用各種技術和藝術手段來制作你的影片,并在多種傳播媒介上以多種不同的形態播放。今天的紀錄片已經融合了過去多種相對分立形態,而它與其它影像藝術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更加模糊不清。所以,很多影像機構已經更簡單直接地用『虛構影片』和『非虛構影片』來作為劃分影片類型的標準。
在我看來,(廣義的)紀錄片的判斷標準不是藝術手段、技術手段或者傳播方式等外在形態,而是一些內在元素。通常,我們默認必須具有一些相應的元素,這樣的影片才能被稱之為紀錄片。
首先,紀錄片的素材必須來源于自然素材。也就是說,影片講述的必須是真人、真事、真實的物質存在,或者通過它們來講述的抽象事物。而在表現的手段上并沒有太多的限制。比如:你要講述一種特殊的情感,那么這種情感的來源必須是真人(包括動植物等其它物質存在)和真事兒(符合當前的科學觀)。于表現手段上,實拍、扮演或者動畫等等都是可以的。
其次,紀錄片必須具有觀點(情感)或功能。一部紀錄電影肯定會表達創作者的某種觀點或情感,而新聞片、宣傳片或者人類學紀錄片,則具有提供信息等方面功能。
第三,紀錄片需要經過創作者有意識的組織。這種組織包括選題確定,前期拍攝,后期剪輯等等??傊?,只有創作者通過影視導演術有意識的進行組織,影片才能表現出某種觀點(情感)或功能。沒有經過有效組織的影像,只能算作素材或資料,并不能被稱為影片。
也就是說,紀錄片除了素材來源必須自然之外,還需要通過影視導演術組織出明確的表達或作用。并不是說拍下一些真實發生的事情,剪輯出來就是一部紀錄片了。比如一些私人影像(家庭錄像)或者某些真人秀節目,在我看來就不能算做是紀錄片。
為了幫助初學者更容易理解,我會把以上三點作為紀錄片的判斷標準,不過這并不是紀錄片的定義,只是我個人的觀點。關于什么是紀錄片,各家有各自的看法,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應用層面,誰都難以回答。林旭東老師說過:『什么是紀錄片?這是一個看來十分簡單但實際上難以解答的問題——要想一勞永逸的解決這個難題幾乎是不可能的?!?/span>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883.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