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如意》火了!
自1月29日上映后,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都是《吉祥如意》的報道,應接不暇。一時間,《吉祥如意》風頭盡占,大鵬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導演。
在這部電影中,大鵬放棄了熟稔的喜劇題材,將鏡頭對準了現實生活,用極具沖擊力的半紀錄形式,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正如管虎導演的評價:“真實的力量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此外,《吉祥如意》以8.1分的超高口碑在中國電影“反類型化”的道路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恰如陳思誠的評價“在去市場化方面,大鵬走在了很多人前面。”
大鵬的身份反差、《吉祥如意》的真實故事以及中國人共有的鄉土留戀、家族情感一同構筑起影片獨特的文本體系,在中國電影史上形成了一道少見、獨特但精彩異常的風景。
《吉祥》是鄉愁
眾所周知,《吉祥如意》的雛形是此前大鵬執導的短片《吉祥》,大鵬用類似于紀錄片的形式講述了中國舊式傳統家庭在老人故去后的消解和迷失。短片以三舅為線索人物,串聯起“母親的葬禮”和“年夜飯的爭吵”兩部分。前半部分是家族消解的原因,后半部分是結果,期間穿插著眾多東北鄉村生活的空鏡。
戴錦華曾言“空間是電影永遠的主角”,《吉祥如意》將敘事空間放在了一個普通農家院里,其中承載著這個普通東北家庭的一切喜怒哀樂。
影片開場,搖晃的手持鏡頭中,一位老人抽著煙徐徐走來,口中牙所剩無幾,手中的煙亦如此。鏡頭拉遠,路上鋪滿厚厚的積雪,他走進屋里,鏡頭跟隨著他,掃過窄庂的平房、舊式灶臺、布滿油煙的廚房、老舊的家具。一位中年婦女在廚房操著東北口音打電話,內容有關于母親的病情。熟悉又陌生的空間,似曾相識的生活場景,一瞬間將觀眾拽回到故鄉,營造出一種游子出門在外,突然歸家的氛圍,有關故鄉的記憶開始蘇醒。
空間藝術的魔力在《吉祥》里展現得淋漓盡致,其中采訪的鏡頭設置頗具匠心。被采訪的家人在鏡頭前,他們的身后是聯通兩個房間的房門。觀眾可以看到另一個房間的場景,仿佛人物是從生活中剝離出來,與觀眾(此時由鏡頭后的導演來代表)進行對話。這種設計不由得讓人想起《公民凱恩》中那個經典的景深鏡頭。在這樣的運鏡下,《吉祥》回歸到了電影的本體——安德烈·巴贊所提倡的紀實本質。雖然房間割裂的,但卻呈現出了一個完整、真實的空間,增加了影片中的沖擊力。
此外,大鵬在片中添加的“故土”元素與空間表現遙相呼應,更加深了影片來自于“真實”的厚重感。俯拍的柞樹村在白雪皚皚的覆蓋下,靜謐而深沉,偶有裊裊炊煙,這是絕大多數中國人對于鄉村的印象,也是大部分身在異鄉的人關于家的回憶。再比如,破敗的木質大門上嶄新的門神畫傳達出兩個信息:一是空間上,回到了家;二是時間上,“過年了,該回家了”。在時空上,大鵬不斷傳達著“回家看看”這個隱含信息,猶如反復吟唱的家鄉的歌謠,縹緲、含混,一經奏響,觀眾即能讀出鄉愁。
誠然,《吉祥》所講述的故事是動情的。姥姥的去世讓每個人都意識到遲早要經歷的離別;三舅的人生無限唏噓,觀眾想到他的未來,如鯁在喉,卻又被無力感所壓垮。這些情緒是故事本身所帶來的,生死離別引人流淚,人生不幸讓人感慨,這是生活本身的感染力,不是大鵬的力量,或許動人但并不一定能引起全員共鳴。并不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生死,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個智力退化的舅舅。
大鵬透過《吉祥》所傳達的對家的思念才是打動所有人的原因。《吉祥》不單單是一個東北家庭的故事,而是華夏的集體記憶。回家團圓是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刻在骨血中,親情則是中華民族的情緒底色。
這些記憶、情緒在東北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伴隨著影片《吉祥》成長為蒼天巨木。所以即便未見過漫天大雪的南方觀眾、未經歷生死之別的年輕觀眾等群體依然能理解影片中“家”的含義,依然能理解大鵬在片中藏起來的那份即將噴涌而出的濃烈鄉愁。
《如意》是告別
空間的魔術仍在繼續,影片過半,三舅吉祥走向觀眾,鏡頭向后拉,退出銀幕,觀眾看到了電影院。《吉祥》由故事變成了正在放映的電影,似乎是戲中戲的套層結構,這形成了一種間離效果讓觀眾從剛剛的情緒中稍有抽身。
“你為什么拍這樣一部短片?”
這是資料館放映當日主持人提問大鵬的問題,也被剪到了影片中,成為所有人的疑問。剛從情緒中抽離的觀眾,又投身到另外的故事中——《如意》。
《吉祥》采用了半紀錄的拍攝方式,而《如意》一層一層抽絲剝繭般將《吉祥》剖開展示在觀眾面前,這也是大鵬對自己的情感、對自己家庭故事的剖析。勇敢、殘忍、真實且富有魅力。
《如意》是用純紀錄的方式拍攝的,真實的力量再次被放大。有趣的是,在《吉祥》中,大鵬的鏡頭在極力克制,他沒有表達任何觀點和評價,只是紀錄。在《如意》中,我們看到了大鵬的情緒。比如姥姥的葬禮上,燒紙的火盆熊熊地燃著,《吉祥》和《如意》中都有這個鏡頭,而后者的鏡頭變慢了,火焰跳躍著似乎在說著不舍。
還有一個鏡頭尤其值得揣摩,在年夜飯上,家人因“三舅如何照顧”的問題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正如《吉祥》中展現的,事態失控了。在《如意》中,大鵬要求關機,趕走了攝制組,試圖調節親人的情緒。有部攝影機來到了“兩個麗麗”的房間拍下了有趣的一幕,現實生活中的麗麗刷著手機,另一側扮演麗麗的劉陸已經深陷到整個事件中,面目凝重,神態疲憊,背景音是家人依舊劇烈的爭吵。或許正如小叔所言,麗麗離開家的時候還很年幼,十年的缺席和沉重的生活負擔讓她沒有精力思考父親的未來,她的“局外人”身份更多的是現實無奈所帶來的尷尬。總之這個被鏡頭保留了下來,它將現實中存在的角色和扮演的角色雜糅在一起,兩者的情緒又形成了一個錯位,觀眾仿佛聽到了一生嘆息。
《如意》是對《吉祥》的拆解、批注,也是大鵬與姥姥的告別。在影片的最后,拍攝結束的大鵬在回京的車上疲憊地睡去,穿插剪輯了種種回憶的碎片:他和劉陸說想拍姥姥過年的一天,想拍“天意”、拍攝中的意外、姥姥的葬禮……最后,鏡頭回到十幾年前。彼時,大鵬剛開始北漂,那年回家過年,他手中的DV在拍攝三舅。然后,姥姥從門外進來,和藹慈祥。大鵬告訴姥姥,他從北京帶來了新年的貼畫,姥姥笑瞇瞇地一邊念叨著“這個好”,一邊拉開了屋門,喜慶的“吉祥如意”映入觀眾眼簾……
“你為什么拍這樣一部短片”的問題也得到了回答,不過是觀眾自己替大鵬的作答。有的觀眾看到了大鵬家里的故事;有的觀眾看到的是自己的人生;有的觀眾看到了鄉愁、看到了舊式家族的消弭、看到了城市和農村的割裂、看到了“吉祥如意”。而對于大鵬來說,《吉祥如意》是為了彌補沒有見到姥姥最后一面的遺憾,是一場隆重的告別。
在《吉祥》獲獎后,大鵬曾經表示:這部影片的素材在剪輯的時候,讓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情緒崩潰,需要看心理醫生。首映禮當天,有人問大鵬“您從那些情緒中走出來了嗎?”大鵬頓了一下,淡淡的說“這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不可能從中走出來,只能淡淡釋然,可能影片上映后,這種情緒又濃烈了,不過我和姥姥說了再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阿遙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8767.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