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看過的第一部惠勒的電影是《呼嘯山莊》(1939),那是我很小的時候看的。顯然,當你小時候看電影時,你的印象與你成年后的印象是非常不同的。第一次看《呼嘯山莊》時,我主要記得的是勞倫斯·奧利弗翹起的眉毛,以及他英俊的側臉。還有這些刻薄地對待彼此的角色;他們是多么狂暴、任性、激憤。多年后,當我重看這部電影時,我的朋友帕特西·布羅德里克指出在梅爾·奧勃朗死亡的那一幕中,她的門牙發出的光。她說:「那顆牙構成了整個場面。」的確如此。除了奧利弗揚起的眉毛和梅爾·奧勃朗閃亮的牙齒之外,這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電影。過了一陣子,我又看了惠勒關于下東區的劇情片《死角》(1937)。當然,直到我長大一些,我才意識到他導演了這么多電影。那時我并沒有思考過電影幕后的導演。很長一段時間,我把《死角》歸為粗制濫造的那一類電影,但它真的很棒。在我最喜歡的一幕中,亨弗萊·鮑嘉扮演的娃娃臉尼爾森問他郁郁寡歡的母親(瑪約瑞·曼恩飾):「你見到我不高興嗎?」她在他臉上打了一巴掌,緩慢而痛苦地說:「我就這么高興!你這狗娘養的……你這骯臟的黃狗。」哇。盡管如此,這部電影真正的閃光點是場景。通常你想到某部電影不會是因為它那出色的場景,不過當然有很多電影的場景都很精彩。這部電影尤其如此——整個街區,真正的整個街區:綿長、彎曲、狹窄的小巷,街道兩旁的公寓,和廢棄的建筑,蜘蛛結網的曬衣繩和防火梯,甚至還有一段高架鐵軌和街道盡頭的東河的一段,以及有男孩潛水的碼頭;籠罩在一切之上的是一幢白色的、格調高雅的公寓樓,沃德·邦德扮演的身穿制服的看門人,清掃著城市的塵土,趕走街頭的孩子,二樓的早餐露臺上,一個富家小孩在上法語課,他差點被街頭幫派打死。電影中還有很多華麗的燈光效果,尤其是在結尾,鮑嘉在高架鐵軌下通過波紋狀的條形燈光跟蹤喬爾·麥克雷。當我二十來歲時,帕特西·布羅德里克推薦我看《孔雀夫人》,這部電影說的是一個即將結束的婚姻的故事,心理描寫敏銳到朋友第一次看的時候驚訝它居然是1936年拍的——仿佛那個時候人們都沒有性格特點、也沒有心理學或復雜的成人關系。但沒關系。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它實際上是很多人最喜歡的電影。《孔雀夫人》的一切都很特別。故事,劇本,表演,鏡頭,音樂,布景,服裝,所有的一切。這是你能找到的最完美的電影。我猜你可能會吹毛求疵地說,它沒有像《黃金時代》(1946)那樣的規模或范疇,但對我來說,它是更成熟的電影。就像許多20世紀30年代的電影給人的感覺一樣成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之后,美國電影似乎開始表達某種復興的希望,以及天真的復蘇,你看到了所謂的美國純真的回歸,海斯法典實施之前的電影里沒有哪個角色會體現到這一點。《孔雀夫人》當我第一次看《孔雀夫人》的時候,后來對我影響最深的電影里,有三分之二的影片我已經很熟悉了,所以當我知道有一顆新的珠寶永遠藏在我的精神寶庫里時,我感到格外激動。當我第一次看到《黃金時代》時,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大概是在同一年。這部電影可能是惠勒的集大成之作——當然,沒有理由非要只選一部。這部電影講述了三位美國大兵在二戰后重返平民生活的故事,在很多方面都是一部不尋常的電影。這部電影長達3個小時,是當時大多數電影的兩倍。它的演員之一哈羅德·拉塞爾,一個在戰爭中失去雙手的非專業演員,被裝上了鐵鉤義肢。影片以巨匠格雷格·托蘭德開創性的攝影技術為特色,他繼續探索深焦攝影,以《公民凱恩》為先行者,以低角度、光與暗的極端和巧妙的攝影技巧,將美國中部城市的日常生活場景呈現到銀幕上。盡管故事情節巧妙地交織在一起,還有三個愛情故事(或者說是關于愛情的故事),但比起同時代的大多數電影,這部電影更適合講述一個與日常生活的嚴苛和常規截然不同的故事。對于一部情感震撼的電影來說,看一下惠勒和編劇羅伯特·舍伍德的第一幕很有啟發意義:空軍上尉弗雷德·德里(達納·安德魯斯飾)仍然穿著制服,在機場尋找回家的飛機。正當售票員告訴弗雷德三天內沒有任何航班時,一個高大、富有的中年商人提著他的手提箱走了過來,拿起他的秘書為他保留的票。恭敬的售票員為他辦理登機手續,提到了超重行李費,商人說沒問題,并問了多少錢。行李遞過來時,弗雷德讓開一步。在我所謂的普通現代電影中,很容易看到這樣的場景。售票員會傲慢無禮,商人會令人生厭、自高自大,弗雷德自己會感到委屈和受傷,或者是怨恨。換句話說,這個場景將聚焦于除了主角之外的所有人的個人缺點,還有更廣泛的問題——退伍老兵的糟糕待遇——是否突出,取決于它是哪種類型的電影。我認為這是一種公平的投射,而不是一種諷刺。在這部電影中,女售票員和商人彬彬有禮,弗雷德沒有受委屈,只是急于回家,當他被轉往另一家航空公司時,頓時就高興起來。(他后來變得非常痛苦,但不是因為瑣事。)為什么后者比前者好一百萬倍?因為這部電影并沒有暗示,待在家里的每個人對退伍軍人來說都糟糕得不合理。這部電影說的是軍人發現自己與日常生活是多么的不合拍,以及和他們最親密的朋友、親人,和所有那些沒有參戰、忙著自己的事情的人沒有共同點,就像弗雷德說的,「就好像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過。」《黃金時代》是無窮無盡的美好,但最后我還必須提一下婚禮的場景。達納·安德魯斯在最前端,特蕾莎·懷特在背景深處的無聲對話,弗雷德里克·馬奇和瑪娜·洛伊在一旁觀看,中間是哈羅德·拉塞爾和凱茜·奧唐內扮演的角色的婚禮——我能說什么呢?這個鏡頭就像委拉斯凱茲的《宮娥》,把人物和誰在看誰結合在一起,每一個都充滿了情感,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場景中經歷了完全真實的改變生活的時刻。《黃金時代》中最著名的時刻就是走廊那一幕,瑪娜·洛伊和弗雷德里克·馬奇第一次見面的場景。鏡頭本身太美了,以至于我們無法去討論它——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所以我將回到它之前的鏡頭。艾爾·斯蒂芬森(馬奇飾)在太平洋呆了三年之后第一次乘電梯去看望他的家人。他真的很緊張。然后他走到走廊,面對著自己的前門。不知怎的,惠勒拍門的鏡頭讓你熱淚盈眶。任何一個曾經離開家很長時間的人都知道,當你自己家的前門看起來既熟悉又完全陌生的感覺。我不知道惠勒是怎么抓住這種感覺的,但他確實抓住了。門上有光;鏡頭向后調得足夠遠,當艾爾靠近時,我們可以從后面看到他的整個身體。當他按鈴時,我們能聽到里面傳來低沉的聲音。這聽起來也驚人的真實——里面隨意的聲音和外面艾爾正在經歷的事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些聲音的輕快、忙碌的語調和他在門外經歷的情感沖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燈光、表演、鏡頭、聲音和音樂的結合準確地捕捉了現場的感覺。在我自己的電影《我辦事你放心》中,當馬克·魯弗洛扮演的角色回到家鄉時,我試著在一個簡單得多的層面上記住這一點。至少,我試圖保持對物理環境的意識,角色如何與之聯系,以及攝影機如何反映他的體驗。惠勒不會在鏡頭前做很多花哨的動作。他把鏡頭往前推;他橫搖、剪輯、跟拍。但就像有人曾經說過的,他把鏡頭放在了每個場景必須要用的地方。我不能說他每次都這么做,但通常是這樣的。例如,在《孔雀夫人》中,有一個完整的視覺故事,描述了道茲沃斯夫婦(沃爾特·休斯頓和魯斯·查特頓飾)在婚姻破裂的過程中是如何在身體上相互聯系的。在一個精彩的場景中,他們在巴黎酒店套房脫掉衣服。攝影機幾乎沒有移動,他開始脫衣服;她走到畫面里,脫下衣服,光著身子對著鏡頭;鏡頭從她身邊移過,一直跟著他,直到他脫掉襯衣,然后又回到她身上,現在她穿著長袍,當她穿過房間去抹潔面乳時,他留在了后面。鏡頭來回搖來搖去,并不是一鏡到底,但是輕柔的動作和上床前毫無浪漫意味的脫衣服顯示出他們在身體上是多么的親密,他們已婚很久了。這一幕演變成了一場彌天大仇的爭吵,在他們20年的婚姻中造成了第一個深深的裂痕。后來,在影片的最后一幕沖突的場景中,他敲開了她的臥室門。她來到門口,身上沒穿衣服,但胸前放著什么東西。他們馬上就起了爭執,沒說幾句話,她就問:「你想要干嘛?」他馬上說:「事情都這么糟了嗎?如果事情發展到這樣糟糕的地步,那就必須完全停下來。」這一幕開始了。但是,肢體動作再次暴露了對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深刻理解。他在孤獨和對她的喜歡中走向她的門,但當她開門時,本能地把自己遮掩起來,就好像他是一個不應該看到她脫光衣服的人,這一幕被點燃了,他們倆都被迫進行最后的突破。惠勒的電影中,我也有所偏愛,但我想不出任何一部中有什么糟糕的表演。勞倫斯·奧利弗在《呼嘯山莊》中非常夸張。惠勒一直想控制他,但最后,他很好。大家都知道,惠勒會折磨演員,讓他們無休止地拍攝——他甚至會在拍攝時看報紙——而且經常使用最初拍的幾條。我不知道這種變態從何而來。有時演員不太清楚自己的臺詞;另一方面,這些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演員,我不相信貝蒂·戴維斯會不知道自己的臺詞。我不是很熟悉惠勒的傳記,或者他大部分電影背后的故事,但我記得聽過或讀過貝蒂·戴維斯和大衛·尼文說為他工作是多么的折磨,他們如何隨時為他做任何事。你完全可以相信。有時,導演的缺點可以指出他或她的最佳作品中什么是如此出色,以及為什么如此出色。我最近第一次看了《忠勇之家》(1942),當時我正在深夜里換臺。我從來沒見過葛麗亞·嘉遜,這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的優點和缺點真的很有趣。《忠勇之家》講述的是戰爭期間英國大后方的生活;快結束的時候,村子里有一個盛大的花展。這就是我的切入點。貝爾登夫人(梅·惠蒂飾)是小鎮上的貴婦人,她是花展的評委,也參加比賽。她年復一年地獲得最佳玫瑰獎,但今年她第一次有了真正的競爭對手——亨利·崔弗斯扮演的站長。站長是一位老人,謙遜而勤勞。他真的很想獲獎,而且他真的有機會獲獎——他的玫瑰被廣泛認為至少和貝爾登夫人的一樣美麗,每個人都在想她會不會給他頒獎。經過米尼佛夫人的勸說,她決定做正確的事。聽起來沒什么,但很扣人心弦,而且莫名讓人感動。這個儀式因為一次空襲而被縮短了,當時這個城鎮被德國人轟炸了——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粗糙的場景。總之,我被吸引住了,我心想,「哦,這是《忠勇之家》,我等了這么久才看到它,我真是個傻瓜!」后來我從頭看了這部電影,有點失望,但我還是很欣賞它。米尼佛(嘉遜飾)與一名逃跑的德國飛行員在她的廚房里發生了爭執,這名飛行員用槍指著她。這樣的內容不僅僅是令人激動,它遠不及花展或轟炸對普通市民生活的粗暴影響那么有效。也許這是一種異常,或者是劇本中的一個弱點,但惠勒對這個鏡頭的處理不如人意,我認為這反映了他作為電影人的身份和他擅長的工作。如果你想想他最好的電影,你會發現里面并沒有太多駭人的動作場面。當然,《賓虛》是個很大的例外。但如果你不考慮戰車比賽,這是有史以來拍攝的最令人驚嘆的動作場面之一,《賓虛》中沒有什么能與我在這里討論的任何一部電影相比。對我來說,他的獨特之處在于他洞見了人們如何與他們的物理環境產生情感上的互動,以及他如何在電影中巧妙地探索這些互動。他所有最好的作品都是關于這些互動的——包括偉大的戰車比賽,我突然想到了這一點。有一段時間,惠勒因為明顯缺乏個人印記而被低估。我想這是意料之中的,因為你可以把一場花展制作得像一場戰車比賽一樣令人興奮,但隨著時間和距離的推移,很容易就能看出導演的天才之處,他能給任何一場花展都注入活力。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虹膜翻譯組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jFzXNmCEgI8HbY_5H7sUqQ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