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會畫畫的導演,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漫畫家兼導演”徐克,或者風格化電影藝術大師張藝謀,亦或是曾任過話劇團舞美的寧浩,美工師上位的馮小剛?
徐克的分鏡頭手稿
無論你想到了誰,但不得不承認,目前導演的繪畫技能并不是必需品,而大部分導演的故事板或概念圖也往往并非出自本人之手。
但今天我卻想羅列一些本身擁有繪畫天賦的外國導演,通過展示一些他們本人的手繪圖來談談繪畫對于導演把控視覺與藝術視野的重要性。
1986年由導演格斯·范·桑特為東南霍桑大道Macheezmo Mouse繪制的壁畫。
其實很多外國導演的繪畫經歷并不被大家所知,比如拍攝《心靈捕手》的美國獨立電影旗幟性人物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在成為導演之前曾是繪畫專業的學生;年少時喜歡流浪的好萊塢傳奇電影導演,憑借處女作《馬耳他之鷹》開啟“黑色電影”大門的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曾孤身前往倫敦和巴黎學習繪畫素描。
由于人數較多,下面我們僅列出一些因為繪畫經歷或技能對從影工作產生過較大影響的導演,或許看完后,你會發現到他們更藝術家的一面。
我們開始吧~
弗里茲·朗(Fritz Lang)
科幻電影《大都會》的締造者,擅長德國表現主義布景設計的知名導演弗里茲·朗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一個建筑商家庭,父親經營一家建筑公司,但朗也從小喜歡繪畫,少年曾在維也納學習藝術和建筑,并拒絕承襲父親建筑師的職業。在走入電影行業之前,朗周游世界,先后在慕尼黑、巴黎繼續學習繪畫藝術,最終在巴黎定居專職做畫家和設計師。
Deutsche Kinemathek為《大都會》繪制的概念圖及弗里茲·朗本人的自畫像
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
和弗里茲·朗同樣喜愛德國表現主義風格的希區柯克雖然不是職業的畫家,但在倫敦大學進修過藝術課程的他也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或者美工師。從電影字幕設計員、編劇、美術設計、導演、剪輯師,他基本參與過劇組所有主創職業的工作。希區柯克也是最擅長運用故事板來把控電影拍攝的導演。巧合的是,同樣在“蒙太奇”頗有建樹的希區柯克與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都具有美工師和導演的雙重身份。
希區柯克的故事板手稿
大衛·林奇(David Lynch)
要論被繪畫影響最深的導演,那非當代美國非主流電影大師大衛·林奇莫屬。
1963年,林奇進入華盛頓特區的科科倫藝術學院,師從表現派畫家奧斯卡·科科施卡,并赴歐洲進行短期的留學。1966年,大衛·林奇回到費城,進入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就讀,并開始嘗試制作影片。1968年,他甚至在拍完短片《字母》后短暫地離開電影界繼續專注于美術學業。這些繪畫經歷讓林奇的電影都蒙上了后現代主義的藝術品格,且畫面極具視覺沖擊力,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游走。
大衛·林奇的電影常常從他自己隨手創作的手稿里汲取靈感
吉爾莫·德爾·托羅(Guillermo Del Toro)
除了傳統繪畫,喜愛用畫筆記錄和涂鴉概念的導演也不少,比如大名鼎鼎的“怪獸愛好者”,也是《潘神的迷宮》《水形物語》的導演——吉爾莫·德爾·托羅。
他對于怪物的喜愛是從小就種下“種子”的。小時候,吉爾莫的保姆經常給他講恐怖故事消磨時光,這讓他從小就表現出對怪力亂神和幽深地獄的向往。四歲那年,吉爾莫·德爾·托羅要在棺材里睡覺,這嚇壞了虔誠的父母,他們認為“這是一個被魔鬼眷顧的孩子”,為此還在圣誕節隆重地舉辦驅魔儀式。在隨后的幼年時期里,吉爾莫·德爾·托羅接觸了很多邊緣文化,比如日本特攝片、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說等等,甚至打造了專門收藏怪物元素的“鬼怪屋”。
吉爾莫·德爾·托羅為《潘神的迷宮》繪制的視覺手稿
吉爾莫·德爾·托羅為《地獄男爵2:黃金軍團》繪制的視覺手稿
特瑞·吉列姆(Terry Gilliam)
奇幻黑色喜劇《格林兄弟》的導演特瑞·吉列姆從小就展露了繪畫天分。大學畢業后,他在哈維·庫茲曼辦的雜志《Help!》中從事了三年的寫作設計繪畫工作。以下是他為科幻電影《妙想天開》繪制的故事板。
他在影片中追求的極致想象力及強烈的色彩對比,或許正是受到了自身繪畫風格的影響。
特瑞·吉列姆為《妙想天開》繪制的故事板
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
在繪畫想象力和表現力上登峰造極的導演當屬雷德利·斯科特,他在科幻電影《異形》系列上繪制了許多概念性的故事板。當然《銀翼殺手》是斯科特更為經典的作品,里面有賽得·米德(Syd Mead)為這個未來反烏托邦世界創作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也有斯科特的御用場景畫師舍曼·拉比(Sherman Labby)為該片繪制的精細故事板。但他們都聲稱在創作前收到了斯科特提供的許多具有發展潛力的粗略故事板草圖,他們親切地稱之為“雷德利圖”。
《異形》的故事板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異形》系列第二部的導演職位同樣交給了繪畫能力出色且對科幻電影情有獨鐘的詹姆斯·卡梅隆。卡梅隆導演無疑走在了視覺與技術的前沿,無論是《終結者》還是《阿凡達》,他都充分調動了故事板藝術家、概念藝術家、燈光專家、音效專家等成員的合作與創作力,自己本身也不局限于導演的工作范圍限定,在多個職位工作范疇中游走。對了,《泰坦尼克號》 里杰克為露絲畫的裸體素描也是卡梅隆的畫作之一。
卡梅隆為《終結者》和《異形2》創作的繪畫作品
卡梅隆為《異形2》繪制的設計手稿
蒂姆·波頓(Tim Burton)
如果你要評判繪畫能力的專業程度,那蒂姆·波頓絕對是導演中的佼佼者。他的童年經歷是激發他創造出諸如《剪刀手愛德華》等作品里帶著黑暗憂郁氣息卻內心善良的怪人角色的原因。
波頓生長在美國郊外一個普通卻怪異的家庭中。幼年時,他的房間被父母莫名地釘上了很多木板,只剩下兩條細縫讓他看外面的世界。從小沒有朋友,學習成績也不好,他不務正業,偏偏喜歡畫畫和看電影。從加利福尼亞州藝術學院畢業后,他成為了迪士尼的一名動畫師,并指導了《文森特》《小科學怪人》等動畫短片。他的作品總是帶有繪畫般的奇幻色彩,在恐怖的外表下描繪哥特世界的怪誕與活力。
蒂姆·波頓設計的紅桃皇后與剪刀手愛德華的人物草圖
說了那么多男導演,其實導演里的畫家也不乏女性的角色。比如憑借《拆彈部隊》暫獲奧斯卡的導演凱瑟琳·畢格羅從小熱愛繪畫和騎馬,在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時就有相當的繪畫天賦,且曾在舊金山藝術學院學習了兩年。而他的前夫也是大名鼎鼎且想象力豐富的“畫家”——詹姆斯·卡梅隆。
凱瑟琳·畢格羅的畫作(右圖為《獵殺本拉登》女主畫像)
黑澤明(Akira Kurosawa)
而要論將視覺藝術與故事架構融于一體的集大成者,那黑澤明永遠是值得被反復提及的偉大藝術家。黑澤明不是一開始就志向當導演的。黑澤明年輕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畫家。1928年,18歲的黑澤明報考美術大學落榜,但其靜物畫入選日本著名美術家團體“二科會”的美展。翌年,他躋身日本無產階級美術家同盟,師從漫畫家白土三平之父岡本唐貴,學習西洋畫。他喜歡米開朗基羅、達芬奇等文藝復興時的繪畫和雕刻,受凡高、塞尚等畫家影響。即使后來因為部分經濟原因走上電影藝術家之路,但他的一生卻一直堅持著繪畫,并用成百上千幅電影分鏡畫及概念圖表達著內心的電影世界。
黑澤明的電影充滿了美術性,晚年的《影武者》將色彩、光影、繪畫的創意和構圖運用到極致,幾乎達到了一幀鏡頭一幅畫的地步。
黑澤明為《影武者》和《亂》繪制的氣氛圖
北野武(Kitano Takeshi)
曾被譽為黑澤明“真正的后人”的鬼才導演北野武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 “畫癡”,他的《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在成為經典的同時,他親自為電影創作的前衛畫作也成為了上乘的藝術品。當然,著名導演及動作影星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也喜歡當代藝術,在演藝生涯前曾學習美術且已經在瑞士、邁阿密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但他較少直接為電影繪制作品。
電影《阿基里斯與龜》里北野武的“自導自演自畫”
雖然現在電影的視覺方式呈現是一個大型團隊合作的結果,越來越多的團隊依賴故事板畫師,或者都有自己的概念設計小組,但導演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完全放棄畫筆上的技能。因為電影是以視覺為媒介來表達的藝術,如果導演本身就具備整部影片架構的藝術視野的話,并能夠通過畫筆真實主動地表達出來,那對于電影的視覺創作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你能想象導演直接用自己的手繪圖同時為演員動作、機位、場景、服裝、道具、特效等環節提供準確參考的情形嗎,這無疑讓導演真正成為了視覺的魔術師,運籌帷幄間把控著呈現在觀眾眼前的一切。
最后,我們也可以從電影美術的角度得到一些啟示。作為本身就具備一定繪圖技巧的電影美術師來說,對于繪圖及繪畫能力上的追求已遠遠不能滿足對一個合格電影設計者的要求,電影史、電影技術和基礎攝影這些導演領域的技能課程或許是你精進途中的必經之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毀男孩的小圖紙 來源/影視工業網(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0Na0JMSsaGtoJb1wPbW7cw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8571.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