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阿勒康,代表作除了《羅馬假日》還包括《美女與野獸》《安娜?卡列尼娜》《柏林蒼穹下》。《羅馬假日》是阿勒康擔任攝影指導的一部美國電影。
? 如何得到與威廉?惠勒合作的機會
在1952年夏天,阿勒康意外接到電話,詢問他第二天是否有空去羅馬開始拍攝威廉·惠勒導演的電影。他恰好有空。當他來到羅馬,制片人迎接了他,那人問:“你是阿勒康?”“正是。”制片人看上去有點失望,回應說:“我還以為你很老呢。”阿勒康得知他被叫來替代弗朗茨·普拉納,阿勒康尊稱他為“偉大的美國電影攝影師”。普拉納只待了兩個星期,就在和惠勒的激烈爭論后放棄了這部影片。帶著調皮的眼神,阿勒康提出了他幽默的解讀:絕望的攝制組開列了一張附近的電影攝影師的名單,而他得到了這份工作正是因為他們是從字母 A 找起的。
? 高調明快的風格
阿勒康拍攝這部優雅的浪漫喜劇的方式使用了明快的、“非戲劇性的”、高調的照明。“我不想屈從于黑白數值的審美,或者過分講究的構圖。喜劇并不需要光效。你必須保持簡潔。”這部電影包含了許多年代久遠的場景,從外面把這些宮殿打亮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威廉?惠勒獨特的調度技巧
這位電影攝影師驚訝地發現,惠勒在每個角度都用了三臺攝影機拍攝,“盡可能地放在同一軸線上,包含全景、中景和特寫。這是惠勒的技巧,對剪輯師來說不是什么好事。”
? 輕松得到奧斯卡提名
憑借《羅馬假日》的攝影,阿勒康有幸與弗朗茨·普拉納分享了之后的奧斯卡提名,但是他深思道:“我經常想不明白為什么你工作得努力的影片拿不到獎,而那些一看就是輕松的卻總能得到回報。”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852.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