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使我著迷的原因之一便是,它總能闖入我們的潛意識,重新定義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用影像和聲音詢問真相,影像直觀于文字和思想,直接對話于我們內心深處根本層面的潛意識。
要想真正體會電影,首先要能做到感知方式的倒轉,去接納一種不同的邏輯,進入一個嶄新的環境去相信敘事。如果說真人電影通過模仿常識來觸發觀眾的情感,那么通過動畫,我們可以更進一步走向人類體驗的深處,來到真人電影鞭長莫及的地方。
或許我喜愛動畫正式源于那從“真實”影像到“幻像”的“形變”,那奇異與平凡之間不曾間斷的對話,運動影像的顛覆式天性強調了生活的張力,不斷地翻新我們的感知,將偶像,身份,體驗交替疊加,這些都已經遠遠超越了日本文化的范疇。
盡管動畫(這種藝術形式)提供了一個如此豐富和受歡迎的敘事平臺,卻經常鄙棄,被當做下等藝術丟在一旁。然而,每有一部機甲動畫或蘿莉軟色情動畫,我們都有一部今敏這樣的作品,挑戰動畫工業的僵化和停滯,徹底重塑動畫形式。
近20年最偉大的宗師之一,日本導演今敏,就算不知道他的作品,你也一定也見過他的影像,他對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及克里斯托弗·諾蘭有深遠的影響,他的粉絲囊括了所有熱愛動畫的人。
通過今敏那些簡短卻大膽的作品,去探索動畫中的危險現實與日常中的惡意幻想之間的二元性。要理解今敏為什么是一位影響深遠的作者,就得回到他的作品。
今敏的電影從不選擇簡單的主題,他使自己成為一個作者導演,探索夢境、感知與情感——通過角色與環境的關系,以及角色與其身份認同的關系。
在十年間,他制作了四部長篇電影和一部電視劇,均保持著驚人的水準,都描繪著現代人們的多重生活,舞臺上下,銀幕內外,夢醒之間,你只要看過他的作品,就一定會認識這種現實與幻想的交錯。
十年間,他以在真人電影中無法實現的方式推動了動畫電影的發展,并不只是靈活的畫面,還有靈活的剪輯,從畫面到畫面,從場景到場景的獨特轉換。
現在,我只關注一點:他絕妙的剪輯。作為一個剪輯師,總是應該尋找新的方法,特別是在真人電影之外的世界,今敏則是其中最有趣的,他最具標志性的剪輯習慣,就是匹配轉場。
埃德加·賴特常用這一技法創造視覺喜劇,同屬這一類型的還有《辛普森一家》以及巴斯特·基頓。而今敏又略有不同,他的靈感來自于喬治·羅伊·希爾導演的《第五號屠宰場》,這一更偏科幻的類型則包括菲利普·K·迪克和特瑞·吉列姆,但就算在同類別之間,今敏對此技法的使用也頗為極端。
《第五號屠宰場》基本上無非三種轉場:通用匹配剪輯,完全圖像匹配以及兩個相匹配時間段的交叉剪輯,這三招今敏都會,但他還會倒片,越軸轉場,從電視里拉出鏡頭,用黑幀進行跳剪,用物件抹過畫面。
這樣的剪輯有多緊湊,《紅辣椒》開場四分鐘內有五組夢境鏡頭,每組鏡頭之間均由匹配剪輯相連接,6號場景并沒有使用匹配剪輯做連接,但在場景內還是有一次圖像匹配,相比之下《盜夢空間》開場的十五分鐘內只有四組相連的夢境,有幾次匹配剪輯呢,一次。
這樣的剪輯技法并非罕見,但大多數導演絕不會把它玩成一種風格,通常它們只是一次性的小花招,兩個最著名的匹配剪輯例子:《2001:太空漫游》以及《驚魂記》。
今敏的作品所講述的是夢想、記憶、惡夢、電影與生活的相互交織,相匹配的圖像則將各個世界連接到一起,有時他會連續使用數個轉場,你剛剛適應了這個場景,就又被扔進了另一個,他的作品因此也總能出其不意,也許你眨一下眼,就錯過了一個轉場。
今敏的方法是,當畫出一幅分鏡圖時,下一個場景就已經想好了,鍛煉了想象力,也兼顧了之后場景的發展。就算不和夢境打交道,今敏的剪輯依舊與眾不同,他很喜歡省略法,經常會跳過一部分場景。
比如你看見一個角色盯著一把鑰匙,你覺得她會在這個鏡頭中將其拿起,然非如此,這一場景就如此結束了,之后在另一個場景中這把鑰匙又出現。
又比如,你看見一個人跳出窗外,然后淡出,剪到了一個我們看不懂的場景,發現這是一場夢,拉出,再看到上一場景的結局,就算謀殺這樣的情節,他也會先做好鋪墊,再剪到別處,但他會向我們展示血淋淋的事后結果。
我尤其喜歡他處理角色死亡的手法,一個老人死了,他的風車也就停止轉動,結果他還活著,風車也又開始轉,當此場景結束時,風車鏡頭并未重復,但你發現它們不轉了,暗示老人還是死了。
今敏還有個習慣,就是直接用特寫開啟一個場景,你不得不隨著場景的進行來猜測身在何處,偶爾,他會使用一個定場鏡頭,然后再告訴你這其實是個主觀鏡頭,在不經意間,他便將你帶入這個角色的世界了,他時刻都在展示一幅畫面,再揭示出事實并非你所想的那樣,你對空間和時間的感受也因此被主觀化。
他也會使用很多在真人電影中無法實現的剪輯手法,在一次采訪中,今敏說他并不想導演真人電影,因為他的剪輯太快了。
今敏覺得,作為動畫家,他其實可以在鏡頭中畫更少的信息,讓你的眼睛能更快地閱讀。韋斯·安德森等導演在真人電影中也有如此的嘗試,通過削減視覺信息,讓他的插入鏡頭“讀”起來更快。
值得一提的是,你其實可以剪得比這還快,讓這些畫面形成潛意識效果。今敏認為,我們每個人對空間、時間、現實與幻想、既以個人為單位同時感受,也作為一個社會而集體感受,他的電影風格,則是以圖像和聲音對此描繪的嘗試。
今敏的電影《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以及他的TV動畫《妄想代理人》,都表達了一種擔憂——關于身份認同如何與時間和空間塑造關聯。
除此之外,文化和人類感知(無論是數字還是非數字世界中)是如何影響、重塑并揭示“自我”的,盡管今敏的故事時常伴隨風趣甚至頗具諷刺意義的見解,他在視覺敘事中將現實與夢境無縫銜接的能力,或許才是他作品辨識度的根本。
講述故事,并在其主題的二元性中發展,今敏喜歡用連續變化的視角來審視角色,通過消解,角色內心和我們在敘境內所見之間的界限,制造出不安與神經質的感覺,他通過碎片化的敘事實現了這一點。
比如《紅辣椒》中的多維夢中世界,《妄想代理人》中飛速的創造性剪輯,甚至是《千年女優》中,運用對比——無論在視覺敘事還是情節中,這在他的出道作《未麻的部屋》中更為明顯,他探索現實的概念,以及我們如何使用媒介去主動操控現實,不斷出現的鏡子連接了角色的精神和物質世界,將盲目的虛擬世界作為視覺敘事的工具,這一切都讓今敏訴說著日本御宅文化與當代人的癡妄著迷。
然而,或許當我們審視那場令人不安的“強奸”場景時,才能理解今敏作為敘事魔術師的魅力,這個至關重要的場景重新定義了我們觀眾與未麻之間的關系,同時標志著她人格精神分裂的開始,為了達成這一點,今敏做了一系列選擇。
首先,延長“強奸”場景,即使它令人無比不安,其次,他選擇在元素之間不斷交切鏡頭,我們看到表演,之后是這一幕在導演顯示器上的畫面,角色交談,攝像機視角,未麻眩暈中迷失的視角,聚集在她身上的男性凝視。
如果這還不夠,今敏甚至選擇更進一步,向我們展示了未麻的幻覺,在亮粉和紫羅蘭的燈光之間,我們看到人們歡呼著她的名字,正如她還是CHAM組合的偶像之時,這里有太多東西可講。
今敏作為一個典型的后現代電影人,傾向于展現碎片化的角色、故事與現實,他對場景的掌握鞏固了他作為心理驚悚片作者導演的地位,他癡迷于探索那些日本最大的矛盾。
但我想提出的是,今敏關注體驗多于意義,他對探索“看”的方式的興趣,大于去挑戰那些關于人的境況的結論,比起“我們為何如此看待事物”,他的精力更多放在“我們如何看待事物”,更進一步——這一切又如何影響我們思考和行事的方式,或怎樣揭示了當今數字時代我們內心的慌亂。
當然,這樣的今敏也歡迎矛盾,探索圍繞著日本的御宅族(著迷)和日常生活之間盲目極端的數字信息,盡管今敏十分謹慎地處理故事類型,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影像和敘事之間,那種具有破壞性的關系去理解他的感知。
今敏的宇宙總是多層的,是夢境、惡夢、回憶、幻想、表演、社會角色扮演與媒介的微觀敘事結合體,這不只是跟動畫形式開玩笑,也不是僅僅將現實里不同事物混合在一起,而是通過視覺敘事去指出我們的認知方式和事物真相之間的矛盾,現實與非現實之間的張力,文化與感知,夢境與媒介,都是今敏作品的迷人之處。
比如《紅辣椒》中的多重夢境段落,在證明了動畫形式獨有的力量的同時,令觀眾棲身在危險的幻想之中,但正是在這里,什么超越了劇本激起的情感。除此之外,這一段落甚或可以說是反映了現代日本某種自相矛盾的存在主義。
今敏知道我們會花很多時間去探索他電影中的意義,試圖通過他對現實與幻想的記錄,去尋找我們如此平凡的生活的答案,實際上今敏意識到了這一點,創造出可以做夢的動態影像,本身就是源于內部的自我突破,它定義又質疑了歷史和現實。
正如《千年女優》中千代子的演藝生活,或是質問我們的身份認同,比如《妄想代理人》中可怕的社會性精神病——球棒少年的出現。
因為今敏明白生活中非理性的力量,他知道,對感知者而言,幻想即是現實,直到幻覺在日常規范的審視下砰然倒塌,那些人物、運動、時間與色彩的狂歡,都是真的,藝術傾瀉了生活的危險幻想,在這里,一切都存在于那無盡而美麗的夢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電影專家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h3pIHfhROz3F7fnXDspQ-w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8132.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