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攝影師協會(ASC)的喬丹?克羅嫩維斯在《銀翼殺手》中的攝影,特別是對光束、逆光的使用,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經典黑白電影,而這并非偶然。克羅嫩維斯解釋說:“雷德利?斯科特(導演)認為《公民凱恩》的攝影風格最接近他想呈現的《銀翼殺手》的視覺”,這其中就包括高反差影調、特殊的攝影機角度,以及對光束的運用。
出于種種原因,特技攝影總監之一的大衛?德賴爾在大多數場景的制作中總會和黑白洗印打交道,他甚至希望電影能以黑白的形式放映,因為他認為黑白版的《銀翼殺手》似乎更有深度、更具風格。當然,這不是說克羅嫩維斯的工作有任何問題,而是指,《銀翼殺手》的影像風格其實是一種令人懷舊的表現形式。正如影片的其他方面,克羅嫩維斯將經典影像的攝影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為此,他甚至對色彩進行處理,在通常被認為會有顏色的地方,卻讓顏色消失。“我們使用反差、逆光、煙霧、雨還有閃電來賦予影片個性和情緒,”克羅嫩維斯說:“街道被描繪得極度擁擠,這是為了給觀眾一種關于未來時空的印象。我們讓街景填滿人…像蟻群一樣。索性,我們讓他們看起來也像螻蟻——所有人都一樣。這些人形成人流,像在繞圈,又像在漫無目的地走,在這個意義上,這些人都是相同的。而在攝影上,我們則將他們處理成無色。”既然街上的群演都是無色的,那么洛杉磯街景的布景重點就在于突出角色,以及各式各樣的霓虹燈構成的街頭光線氣氛。我們從《舊愛新歡》[1981,維托里奧?斯托拉羅攝影]劇組借來大量霓虹燈,為了讓畫面看上去真實可信,畫內霓虹燈的調壓器通常被設置為光線出現頻閃以前的數值,同時,畫外的霓虹燈則盡可能開到最亮,以作為主要的[環境]光源。當現場的霓虹燈不足以照明,或無法起到裝飾效果時,我們會立刻做些新的,并放至我們想要的位置。一個例子是,我們要在德卡(哈里森?福特飾)跑過的路邊陳設[霓虹]字母,還要在巴士里貼燈條,當時我們有個7人小隊,不干別的,就專門負責這些霓虹燈。因為它們的數量遠遠超過了現有的調壓器,因此,拍這場戲時,我們總是在拆東補西。克羅嫩維斯增設霓虹燈有其理由:“我們需要一些光線上的重點來突出影調,必要時讓街景燦爛奪目,以及突出物體或角色。使用逆光結合環境[氣氛]光來照明場景,實際上不難理解。”現場的霓虹燈足夠亮,讓克羅嫩維斯得以拍攝一些高速鏡頭:“在德卡追捕‘蛇女’復制人若拉(喬安娜?卡西迪飾)的段落中,劇本需要她沖向一連串的玻璃櫥窗。美術指導搭好符合這一動作的店鋪,但是到了裝飾階段,雷德利卻對第一次的結果不滿。美術組將所有裝飾撤走,并在一周后提交了新的方案,可是雷德利還是不喜歡。最后,老雷自己想到個好主意,他取走一些街景上的霓虹燈,并把它們放進櫥窗,結果證明效果很好。接著,我們以多機位、不同幀率拍完了整個追逐——有正常鏡頭,也有升格鏡頭,這造成一種脈動般的效果,這種情況不會出現在正常幀率下,但是以高幀率拍攝就會特別明顯。我們認為脈動也是這場追逐戲的元素之一,因此順理成章地接受了它。”另一個例子是對色光的大膽使用,在場景“塞巴斯蒂安的玩偶屋”中,期間,德卡碰到了另一個復制人普瑞斯(達麗爾?漢納飾)。普瑞斯臉上鋪滿白色粉底,整個場景則氤氳在玫瑰[粉]的光線之中。色光偶爾也被用來給復制人的眼睛創造一種特殊效果:“辨別復制人的特征之一是他們的眼神帶著一種異常的發光感,”克羅嫩維斯說:“為了實現這種效果,我們使用了一種雙向鏡子[two-way mirror]——50%的透光率,50%的反射率——并把它以45度角放在鏡頭前,然后對準鏡子射出光,讓反射回來的光線順著鏡頭光軸與眼睛疊到一起。我們有時使用非常輕微的色紙給眼睛增添色彩。通常情況下,我們會同時拍攝有和沒有這種效果的鏡頭,這樣雷德利就知道他到底用還是不用。”然而,探討《銀翼殺手》的攝影,克羅嫩維斯卻強調說技巧并非最重要的考量。“《銀翼殺手》在攝影上的獨特之處不在于用了什么設備、色紙,或者光有多硬又有多柔,”他強調說:“而在于每一次敘事背后的觀念。既然影片的背景設定在未來,那么一些特殊光源就得以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無法接受的位置。比方說,街景上的很多人撐著雨傘,而熒光燈管與雨傘的傘把結合到一起,便成為照亮他們臉的光源之一。”克羅嫩維斯尤其強調逆光與反差。“我從來不會認為逆光太強,”他說:“只是一些導演想看清演員的臉,而我總是告訴他們,觀眾只會面對性愛場面時需要。”電影攝影師對營造某種情緒或者某種效果的興趣,與為演員打光是一樣。他傾向于用柔和的順光以及硬朗的逆光,雖然如此,他補充道:“我也很喜歡臉上過曝的硬光,我覺得它們很美,與眾不同,令人興奮,甚至有那么一些生猛。”“《銀翼殺手》是一部追求極致的電影,自然也是極致光影的集合,它是戲劇性的[光效],但在影片里卻異常真實,我相信你們可以接受,因為,它已經超越了戲劇性本身。”除了使用柔和的正面光,克羅嫩維斯也經常從低角度為人臉照明。除了發光的傘把,在某些場景中,他經常利用水或其他反光面來制造上沖光[uplight,腳光屬于其中一種]。對前景使用柔和的上沖暖光,而對后景使用硬朗的逆光并配合煙霧,這種組合可以說是《銀翼殺手》中最為典型的照明特征。《銀翼殺手》在攝影上的另一個重要元素是對光束的使用。“這是我與雷德利都有想到并討論過的點子,”克羅嫩維斯透露說:“我們交流了想法,之后光束成為這部影片的攝影主題之一。我們以不同的形式,反復加以利用。為了讓光束不斷在電影里出現,我們設計了一些在夜空中巡游的飛船,它們的底部發出非常強勁的光束。在未來的生態中,飛船發出不斷搖擺的光束,洗刷著腳低下的城市。它們通常被用來進行商業宣傳以及控制犯罪,很像監獄里監視囚犯的探照燈。光束代表了某種監察力對個人隱私的侵犯,或者說是某種形式的控制。你無法確知究竟誰在背后,即使你隱居在家,拉緊窗簾,你仍會不時地被[光束]侵擾。”“經過與各部門的多項測試,燈光師迪克?哈特認為,氙氣聚光燈[Xenon spotlight]是實現這些效果的最有效燈具,這種燈經常被用做體育賽事的夜場照明。這個意見給了我們一些絕好的嘗試。比方說,有場德卡家廚房的深夜[氣氛]幾乎只使了氙氣聚光燈。德卡剛同一復制人發生激烈的搏斗,幾乎九死一生。此時,德卡站在冰柜邊,瑞秋(肖恩?楊飾)則靠近水槽,而她身后是一扇窗戶。她被來自窗戶的柔和逆光,以及散在廚房里的最后一點冰柜光照亮。時不時地,一束強光穿透窗戶,照亮整個房間,觀眾得以看清她的表情。“當然,”克羅嫩維斯繼續說:“為了制造光束,我們必須依靠某些介質,其中之一就是放煙。劇本描述了一個被嚴重污染的環境,因此這個故事很適合用煙。跟這種連續不斷的大氣介質打交道相當有趣,盡管煙霧非常上鏡,但也存在很多問題。它很難控制,主要原因是它飄忽不定,因此,很多人覺得應付它讓人頭方。除此以外,控制煙霧的密度也很重要,因為哪怕非常輕微的密度變化也會明顯改變整個畫面的反差,而判斷煙霧密度的唯一實際辦法,只能通過眼睛。”他搞笑說:“我發現我快暈過去的時候,密度才剛剛好。”即使在沒放太多的煙的情況下,克羅嫩維斯也想保持同樣的畫面質感,因此,他使用低反差濾鏡[low-contrast filter]來實現這個效果。他詳述說:“我們根據光的角度以及煙的濃度來更換濾鏡的型號。逆光越強,濾鏡的強度就要越弱。”克羅嫩維斯十分享受拍攝女主角肖恩?楊的過程。“肖恩擁有奶油般光滑的肌膚,反光率高,十分迷人,除此之外,她還有其他美麗的地方,”他解釋說:“為了讓畫面效果更好,肖恩將頭發盤起來,這讓我能夠用硬朗的逆光為她勾邊,同時以柔和的順光為她做面光。電影里,我最喜歡的一個特寫鏡頭在德卡針對瑞秋進行維特甘測試[人性測試]的段落。她的右手燃著香煙,主光以側逆的角度點燃了她的頭發、脖子、手以及彌漫開的煙霧。”《銀翼殺手》里的所有布景都帶有天花板,有些搭得很低,目的是增強空間的封閉感,這個特征很適合以變形寬銀幕的格式來呈現。“我們只能將光源設在地面或是窗外,”克羅嫩維斯說:“有很多場夜戲是從窗外打的光,光線有多種來源,包括探照燈、霓虹燈、直射光、散射光、冷光、閃電等等。在德卡的公寓里,我們做了一個人進來就會自動亮起的光區——(模擬)某種以后可能會有的節能設備。隨著公寓的縱深被越來越多的光線穿透,整個環境最終得以展現。但是在電影的最終版本里,這個效果大多被剪掉了。”最有意思的場景或許是復制人創造者泰瑞爾博士的虛空般的辦公室。克羅嫩維斯說:“這是最讓人興奮于拍攝的場景之一。它的空間非常大——大概60英尺長、30英尺寬——并配有三面拼起來的巨大窗玻璃,以及從光滑的黑色大理石地板上拔地而起的頂梁柱,墻面被抹成灰色,整個空間看上去近乎無色。”“這場戲要求辦公室氤氳于日出之中。因此,我們在窗外掛設了前熒幕,并將8×10英寸的未來城日出的底片投射其上,這些工作由道格?特朗布爾(特技攝影總監之一)完成。這使我們得以拍攝演員在銀幕前下半段的表演,同時,也讓道格得以實現銀幕上半部分的動態背景效果。我們還需調整場景的顏色以匹配道格所做的日出顏色,陽光效果則是由窗外的弧光燈透過琥珀色紙[amber gel]打成的。”“在這場戲中間,為了減弱房間亮度來為瑞秋進行人性測試,泰瑞爾(喬?特科爾飾)將巨大的簾幕放下來擋住窗戶。實際上,畫面上的‘簾幕’是后期光學合成上去的,而簾幕的遮減光效果卻必須在拍攝現場完成。為了實現這個光效,機械組長凱利?格里菲斯自制了一種能將大面積.6 ND濾紙勻速下降的裝置,以同時遮減6盞用來模擬日光的弧光燈。”泰瑞爾的辦公室場景也被改置為其它兩個空間:一個是燭光閃爍的泰瑞爾起居室,一個是穿透日光光束的泰瑞爾公司的會客廳。克羅嫩維斯說:“不同氣氛之下,這些景看上去全然不同,然而,它們的確是同一個地方。燭光的搖曳效果則是弧光燈的一部分透過絲布條,另一部分被黑布條[Duvateen,一種專門用來擋光的紡織材料,常見于黑旗]遮擋(成影)形成。”可以說,“冰室”是《銀翼殺手》中最別致的景,為了營造一種基因工程實驗室的冷凍感,“冰室”建在一個肉類冷藏室的實景之上。為了制造冰錐,攝制組連著五天拿水澆天花板,然后在零下7華氏度[約零下22攝氏度]進行了兩天的拍攝,那會兒的室外氣溫則是98華氏度[約37攝氏度]。剛開始,克羅嫩維斯用弧光燈給場景照明,但是后來發現,在封閉狀態下,弧光燈的耗氧量超過了冷藏室的進氧量,這迫使他改用鏑燈。由于冷藏室有面墻是透明的,克羅嫩維斯得以從外面打光。為了突出寒氣逼人的效果,他還給場景來了點煙。《銀翼殺手》中的“斯平納”是一款能朝任一方向高速飛行的警車,因此,另一個頗為有趣的攝影問題是如何為警車的內景制造出運動的錯覺。克羅嫩維斯介紹說:“為了實現警車在夜間飛行的效果,我們用了許多招。我們做了兩組可編程的長條燈,每一組約8尺長,包含12只單獨接線并染上不同色的超壓溢光燈[Photoflood]。我們將燈組安置在駕駛艙的外部兩側,接著,燈泡以隨機間隔閃爍,節奏時有一致,時而不同。車的內飾也提供了額外的運動光效,比如激活控制面板時,若隱若現的光得以呈現。我們使用雙齒輪船型云臺來讓攝影機在橫縱軸上運動[應該是為了制造晃動錯覺],并制造風、雨、煙霧來增強這種錯覺。為了豐富車內日戲的運動感,我們將燈組內的燈泡顏色擦凈,并把碳弧燈裝在能夠運動的查普曼搖臂上,來模擬‘斯平納’相對太陽位置變化的光線效果。”雖然影片的絕大部分場景是在片場拍攝,但也不乏一些取自實景的洛杉磯著名地標。德卡公寓的外景取自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于1924年設計的恩尼斯住宅,其外觀使用了一種瑪雅式的塊形圖案;喬治?懷曼于1893年設計的布拉德伯里大樓被用作德卡與復制人領袖羅伊(魯特格爾·哈爾飾)在結尾的殊死一決,以及塞巴斯蒂安(威廉?桑德森飾)將普瑞斯帶回公寓的場景。而泛美航空公司的大樓則被用作德卡與加夫(愛德華?詹姆斯?奧莫斯飾)進入酒店某房間以找尋線索的景。然而,《銀翼殺手》中最震撼的“外景”之一卻是在制片廠里拍的。“故事結尾的天臺段落原本打算到洛杉磯市區的天臺實景上拍”克羅嫩維斯說:“但是后來發現在那兒拍并不現實,原因在于寬銀幕畫幅的[構圖限制]以及某些效果在那兒實現起來會很困難。最后,我們決定在華納公司的露天片場拍攝,這需要我們搭建兩座大概30尺高的且可移動的天臺單元。為了呈現一種高危感,我們[攝影組]與道格?特朗布爾、理查德?尤里西奇(ASC)以及大衛?德賴爾(三位特技攝影總監)通力協作,以確定哪些鏡頭里的天臺是前景,而背景則需要他們來繪制。當然,我們會用到65毫米攝影機來拍攝這樣的鏡頭。“我們需要在相當高的支架[parallel]上拍攝許多65毫米鏡頭,而這座高臺必須巋然不動。這要求它比一般高臺附加更多的鋼架以及更大的自重。于是,機械組長凱利?格里菲斯在高臺底部放了許多水箱,并灌入幾百加侖水[1美制加侖約等于3.8升]。附加的鋼筋連同結實的底座,使得攝影高臺即便很高也非常穩固。我們在天臺上花了兩個多星期,期間反復折回以拍取新的背景。在這個段落里,我們也制造了雨、煙、閃電還有運動的光束。但是,所有這些效果都不能用在需要繪制背景的鏡頭里,因為一旦出現,這些背景里的效果就要被繪景抹除,而實拍區域里的卻依然存在,于是就要面臨繪景與實拍區域之間的雨、霧等效果的匹配問題。所以說,制作這種鏡頭的流程是構圖時考慮到效果,后期再進行整體的處理。”《銀翼殺手》已經上映近40年,雖然當時的制作條件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至今,它也足以稱得上是一部細節極為真實、視覺極為豐富的科幻巨作。透過《銀翼殺手》的幕后制作,我們再一次被人類無窮的想象力所震撼,而它對于人類自我與未來的反思性,更深刻啟迪了后來的科幻藝術創作者,在其身上,今天的電影制作者依然可以從不同角度學到很多東西。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6DKJTg6TQCf-tZMJ6vJTag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