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克 · 哈內克 (Michael Haneke)奧地利著名導演和編劇,他的電影似乎一直以暴力風格聞名遐邇——暴力代表作奧地利版和美國版的《趣味游戲》、《鋼琴教師》、《隱藏攝像機》等等,但真實的哈內克絕不僅僅止于這樣一個粗陋的標簽,他執著和令人著迷的電影美學讓他的電影有著復雜的內涵和獨特的魅力,我們將從邁克 · 哈內克的《白絲帶》(Das wei?e Band )出發,展開一場由電影引發的討論。當一個觀念轉變為意識形態,便會產生對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很快變得毫無人性。這就是《白絲帶》的主題。邁克·哈內克是一個現今影壇罕見的完全以個人的視角來看待世界、拍攝電影的導演,他所有的作品都深深地打上了這個烙印。提到他的電影,難以回避暴力問題,但我認為暴力對于哈內克而言,不僅僅是他電影的內容和風格,“暴力”是他電影的一個原點,是一切故事和思考生發的開始。他電影中的暴力是如何發生的呢?
哈內克冰川三部曲(《第七大陸》、《班尼的錄像帶》、《機遇編年史的71塊碎片》)中貫穿著“的情感冰川”和冷漠,是一種價值失序的開始,正如他本人所言這些都象征著“價值無用”,伴隨著他“價值無用”的所有電影中不變的經驗是不同形式暴力的呈現。但哈內克對于暴力是唾棄和恐懼的,而絕非熱愛!那為何他如此執著于“暴力”表現呢?在我看來,這是對于“價值無用”的一種驚嘆式的回應,有時候甚至帶有挑釁性,例如他時隔十年拍攝了幾乎一模一樣的兩部《趣味游戲》,所以哈內克展現暴力的鏡頭從來都是遠遠地拍攝,或者干脆將暴力場景移出取景框,僅僅給予觀看者以想象暴力的發生,他堅定地認為“近距離拍攝苦難,是下流的”,同時也關乎品味。這異常堅定又看似矛盾的對“暴力”的執著也正是邁克·哈內克最具特色的氣質所在。他的電影經常被與帕索里尼的《索多瑪120天》來比較,他認為《索多瑪120天》是唯一一部描寫現實中暴力的電影,以及讓人們了解到什么是讓人難以忍受的暴力的真相!他自信《趣味游戲》是可以逼近這樣的強度。是的,強度!現實中暴力的發生經常給人帶來震撼的強度,由此引發的反思是哈內克創造電影的開始,所以哈內克一直強調他在電影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帶來反思。一位年老的小學老師回憶,1913年到1914年間,在德國北方的一個小鎮里,發生了一連串離奇事故。醫生騎馬回家被繩子絆倒受傷,不久后一位農婦從閣樓摔下重傷而死。牧師懲罰他的孩子馬丁和克拉涵,并給孩子們系上了象征純潔的白絲帶。豐收慶典上農婦的長子為了報復雇主男爵,搗毀了男爵的包心菜田。男爵的兒子在森林被發現,遭人捆綁和毒打,男爵家的保姆伊娃被馬上解雇,并求助于小學老師。小學老師愛上伊娃并向伊娃的父親請求婚事。不久痊愈的醫生返回小鎮,他與小鎮的助產士有不正當關系。一次羞辱助產士并趕走她之后,醫生沉溺于撫摸他正值青春期的女兒安娜。谷倉著火,農婦的丈夫上吊身亡,助產士患有智障的兒子卡爾被發現遭人綁在樹上,雙眼幾乎被挖掉。小學老師發現一些線索認為這些事件是小鎮里的孩子所為,但被牧師強硬的制止……
1914年6月28日,弗朗茨· 費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遇刺身亡,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德國亦向法國和俄羅斯宣戰,所有小鎮人齊聚在教堂里。小鎮逐漸恢復寧靜。
邁克·哈內克的電影一大特點就是電影的反思性,這與二戰之后的德國文學頗有關聯,當納粹展現了對于媒體的操控(政治宣傳,如《意志的勝利》),德國的知識份子們就認識到了文學或者電影的力量,德語系的文豪發展出反思文學,哈內克本人也認同自己屬于反思學派。
電影《白絲帶》將故事發生時間設定在1913-1914年間,并在電影的副標題中標出“一個關于德國孩子們的故事”,我們知道鎮子里的孩子長大后正是二戰納粹時代的那一代人。同時導演在非德語系國家的片名中刪掉了這一標題,因為這樣會使得外國觀眾認為影片只是表現了一個特殊的德國問題,他的初衷是希望這種寓言故事是可以被反思的,并且可能發生在任何社會和國家里。
作為一個德語系國家的人,我想討論納粹時代的童年。但與此同時,我堅持擴大這個議題。因為我想讓大家看到,建立一個絕對完美的理想,以及讓某個想法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永遠是一件危險的事。當然,現今發生在伊斯蘭教派擁護者身上的事,雖然細節和納粹不同,兩者問題的癥結卻永遠是一樣的。
從不給出答案是邁克·哈內克的電影特色之一。以《白絲帶》來說,眾多兇案的發生有很多疑點,但兇手有很多可懷疑的人;谷倉跌落的農婦有可能是偶發事件,大火也一樣,但也有可能人為的。在訪談中,導演講述他刪掉了所有孩子們一起玩耍的戲,即使為了研究當時的游戲花了不少心思,并且那些鏡頭拍得非常出色,但未免讓觀眾從中太容易理解孩子們的關系,最終刪掉了這些鏡頭——“去掉這些鏡頭其實是件好事”!導演培養了觀眾的懷疑,故意給出多種解釋的可能性,并以此來打破真相的必然可獲得性,這在他很多作品《誰是埃德加·愛倫》、《隱藏攝像機》、《白絲帶》中反復呈現。
即使邁克·哈內克總是以尖銳和抨擊的姿態來打開他的電影世界,但他所呈現的影片從來都是復雜多意的,并且隨著他電影隨著物理時間的積累,他對于深層次復雜要求越來越高,對于早年間他所發明的“情感冰川”(“glaciation émotionnelle”)一詞頗為后悔,因為這有點像是關鍵詞,而關鍵詞是危險的!
關鍵詞永遠會降低希望表達的想法的復雜度。就像貼標簽一樣,永遠都是簡化過的意義內涵。一旦我們給了某樣東西一個名字,就會喪失其復雜度,這是我不開心的原因。《白絲帶》中的人物設定就非常復雜矛盾,小鎮醫生對病人非常負責稱職,但私生活堪稱厚顏無恥,對情人的侮辱、對女兒猥褻;牧師雖然體罰孩子們,但他只是在他的認知里做了應該要做的事情,所以當他面對女兒殺死他的鳥(擺成十字架)時最終原諒了女兒,所以當他從小學教師哪里聽到對鎮子孩子們的控訴時他會表現得那樣的激動和憤怒……電影每個人物性格都是有其復雜性,可以說人物的復雜性暗地里指向了電影要顯示的深層次的復雜,指向更大范圍的復雜,也由此帶來反思。邁克·哈內克經常談及他當年與邁茵霍芙(Ulrike Meinhof)相遇,及其引發他多年來藝術創作的思考。烏爾麗克·邁茵霍芙是德國左翼恐怖分子、記者。她在1970年與巴德(Andreas Baader)建立了左翼恐怖組織紅軍派。
我認識邁茵霍芙,1970年我在電視臺當戲劇顧問時認識了她。她在非常虔誠的宗教環境里長大,并顯露出相當嚴格的道德品性,完全是新教徒教育的成果。為了讓自己沉浸在新教徒的文化中,我總把他們和嚴守戒規聯想在一起。然而,遇到邁茵霍芙之后,我便把新教徒這種嚴苛的道德,和某種狂熱崇拜的危險連結在一起。就某個角度來看,這個相遇,也許可以視作《白絲帶》電影劇本的開端。
在邁克·哈內克的電影中,由此次相遇引發的關于基督教文明的思考,中產階級所面臨的問題,歐洲難民問題,二十世紀固守的意識形態的衰落以及現代世界無法提供新的想法等等。關于這些主題的思考及其反思都發生在他的電影中,如冰川三部曲、《趣味游戲》、《愛》、《巴黎浮世繪》,《快樂結局》等等。在這個角度講,邁克·哈內克是個清醒并且憂心忡忡的觀察者。
《白絲帶》中黑白復古的視覺風格很好地體現了邁克·哈內克略帶奧地利式的優雅,并且繼承了經典歐陸電影的傳統,從畫面效果很容易就聯想到布列松、伯格曼那些經典的黑白電影《驢子巴特薩》、《沉默》,《猶在鏡中》等等。邁克·哈內克首先在視覺上參考了德國那個時代的很多照片,比如奧古斯特·桑德攝影作品,為了能達到桑德照片那種“無以倫比的清晰度和光彩”,導演下了很大功夫?!栋捉z帶》先由彩色膠片拍攝,完成之后將底片轉換成數字影像,再變成黑白影像。同時后期制作時把所有人物的面孔,包括全景里的人物,全部都處理一遍,借以達到古典攝影作品那樣的質感和氣質。為此,導演在選擇演員時也優先使用了符合那個時代照片輪廓的人。奧古斯特·桑德:三個去參加舞會的年輕農夫,1914年
邁克·哈內克極其重視電影的結構,他認為結構是最為重要的——“這決定了我們代表了誰的問題”,他在電影創作中也是優先創作結構,然后在這個框架中才思考對白等。他的電影結構嚴謹、完美,經得起反復推敲,并且這個結構一定是音樂性的!他在訪談中談及劇本的寫作方式,運用了很多音樂的結構方法:省略式、重復式、對比式等等。如果形容一下音樂風格,在《白絲帶》中我認為應該是兼具冷靜、嚴謹結構的古典主義和富于憂郁、優雅情緒的浪漫主義。正如他本人所述——‘對所有劇本而言,都得找出一個經過美學思考的結構,我們可以把它當做音樂來看。在所有藝術形式里,最接近電影的絕對是音樂’。《白絲帶》中小學教師安慰伊娃時彈奏的是巴赫的《西西里舞曲》,男爵夫人和家庭教師演奏的是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少女》。這些美妙的音樂搭配起整個影片噩夢般的暴力事件,有種奇異的氛圍和邁克·哈內克式的和諧。邁克·哈內克的電影作品中反思諸多問題,也尖銳地拋出對諸多問題和現象的質疑,我不認認為他是個悲觀主義者,但在他的作品中基于他對周遭世界的解讀也絕不是樂觀的。他對人類文明的現存的宗教、愛、自由等等都有失序式的解讀,但唯獨對于藝術哈內克是樂觀的,他認為衰敗和崩壞的所有中唯一碩果僅存的就是藝術了。
透過藝術,我們才能獲得超越生命的豐富表達方式,并且促使我們接近風暴的核心。當我們身在風暴之中,根本什么都看不到。然而,一旦我們抵達核心,一切都變得平靜,甚至更加清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BLADE & MOUTH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IW_S-BNL2lCTrugbujrijQ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