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婁燁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那年一起畢業的還有當初導演系的“哥們兒”,王小帥、張元、耐安……;那年中國的電影業還處在國家出資統籌拍攝的階段,任何電影必須在電影廠的體制下完成;那年婁燁開始醞釀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獨立電影——《周末情人》。
電影的本子創作于婁燁同屆文學系的同學;耐安給婁燁拉來了一個海南房地產老板投資,八十萬,可之后海南房地產泡沫,老板破產,錢斷了一半;當時民間的融資必須得到福建電影制片廠的廠標,后來廠長仗義疏財出了30萬,耐安從家里湊了10萬,挽救了局面;那時的賈宏聲、王志文、馬曉晴還那么青春洋溢,電影拍了40多天,剪了兩次,成了最后的《周末情人》。
下文是婁燁對于《周末情人》的自述:
一撥人
畢業后一段時間好像大家都沒什么事兒干,閑著,除了喝酒吃飯聊天,平時也老不照面兒。就有一陣子,每星期四的下午,大家都會去科影看電影。
那個時候,我們這些85班的沒拍上電影的導演、攝影、美術們,已經在社會上混了很長時間了。就像所有的那些歷史上的“青年電影導演”一樣,當時我們實際上并不非常清楚自己要拍什么樣的電影,而只覺得電影不應該是當時的那個樣子,因為可能我們這“一撥人”只相信我們自己眼中的“世界”。
后來,好像是科影的片子越來越沒勁了,也就懶得每次都去。于是,星期四下午的熟人少了,那時候我就在想,什么時候找個茬能把大家聚在一起(就像是影片的結尾),后來我們真的聚在了一起,那是在1993年的6月,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的招待所里,我們居然是在準備拍一部電影,片名叫《周末情人》。
第幾代
1993年5月的一人傍晚,我帶著《周末情人》的文學本,住進了北京的一處招待所的房間里,屋里很暗,有股霉味兒,讓我想起《巴頓·芬克》。我手上的文學本已經修改多次,徐勤(《周末情人》編劇)也為此花去了大半年的時間,當她完稿的時候,她的女兒已經會走路了,這使我想起李杰給他樂隊起的名字“十月嬰孩”。
記得好像有人說過,中國電影靠一兩個人是不行的,他需要更多的人去做這件事。我們在各方面可能和“第五代”有很大區別,但有一點可能是相同的,就是要把中國的電影拍好,這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切都在延續,“第四代”“第五代”只不過是一個過程,我們也不過是一個新的“過渡時期”。
在我一旦進入《周末情人》的時候,任何別人對這個故事或是對影片的理解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的理解和感受。這種理解和感受將會滲透到影片的任何一個鏡頭、任何一個切點,這就像一個人在說話一樣,他的語言,語調,手勢,停頓,面部表情,身體,這一切你能說它只是一種說話的“形式”?好像不能,因為它們實際上已經是說話的一部分,它們同時也在表達。
我一直認為在電影里沒有什么東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什么都可以違反,什么都可以打破,我只選擇能準確表達我自己精神狀態的任何東西,從不管這些東西是不是符合什么電影的本性或者什么電影的法則。而另一方面“重建的法則”是存在的,如果一位“前衛的導演”號稱自己沒有什么法則的話,實際上就等于他在說自己沒什么個性。
演 員
馬曉晴(扮李欣)來了,差不多半年沒見,她變樣了,一頭亂卷發,大墨鏡,像個美國警察,這使我馬上改變了主意,但我還是把劇本給了她,她說一定盡快看,然后我把他送上車,回到屋里。大約不到十幾分鐘電話響了,還是她,她說她很喜歡這個本子,她要演李欣,說本子里的李欣比她漂亮,我說我腦子里的李欣并不漂亮,但我告訴她我還要找別人候選,她說她估計我找不到,因為她是最好的。她說對了,三個月后,當張錫貴(《周末情人》攝影師)掛上最后400尺膠片,當她最后一次坐到我的攝影機前說:“我要走了,再也不回來了……”的時候,證實了她的話,我們經常說,她是被電影泡大的孩子,她素質很好。還有耐安(《周末情人》制片人,扮陳晨),老賈(賈宏聲,扮阿西),如果他們愿意,他們能與任何導演合作,他們是中國可憐的電影界造就出來的真正的演員。
如果一個人想成為演員,我建議他(她)先去干點別的,木工,領班,掃垃圾,送報紙的什么都行,就是別先去學“表演”,表演肯定是一個職業演員的“第二職業”。
與生俱來
拉拉走下最后的幾級臺階,扶著墻吃力地朝門口走,然后走進門外的雨中,沿墻走到拐角,終于走不動了,沿墻滑坐在地上,然后再走向門口的警車,最后倒在地上。
這要求攝影師后退著走下五級臺階,再在雨中倒退行走19米,到位之后穩定20秒,再跟拍走向警車。我曾經說過《周末情人》劇組任何事情只能做一次,原因很簡單,沒有膠片,沒有備用服裝。同時,消防車、人員、場地,都在按時計費。我們幾乎整個晚上都在走位置,而當我正式叫開始的時候,我覺得之后的一分多鐘就像惡夢一樣。
影片完成之后,我被告誡,像我這樣的電影老外是不會喜歡的,這倒沒什么,因為我從來沒想過為老外拍我的電影。不過我確實不知道“中國的方法”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一個“外國的降推鏡頭”和中國的有什么區別?世界上每天有成千上萬的導演在用同樣的膠片盒設備拍電影,所以,對我來說,方式是不重要的,電影在早期無論是中國外國都是一樣的,今天也是如此。我從來沒有為方法擔心過,我也沒有痛苦地去探索過什么“民族性”,因為我相信這一切都是與生俱來的,除非你不自信到一離開長袍、馬褂,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否則,無論你拍什么樣的電影,無論你穿的是古裝還是時裝,你拍出的也一定是中國電影。我想說的是骨子里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想學它難,真讓你放棄它也不容易。
“模仿”
我一直在想,你要講故事,告訴人家是就是了;你要表達你的思想,寫書可能更直接一些;你要反體制,組建一個團體可能更有效,干嗎要去拍電影,干嗎要讓人花90分鐘去看電影呢?都說要返璞歸真,要樸實無華,認為是一切藝術的最高境界,其實可能只是借口,因為除了樸實可能就再沒別的東西了。
我們以前的辦法是:使用一種媒介,然后又拼命讓這種媒介透明化,讓你根本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從而就認為是入了境界。但是,觀眾走進電影院實際首先是因為“媒介”本身(即這是一部電影,不是小說、音樂或是別的什么東西),而不是首先來看故事的(因為故事哪兒都可以看,道聽途說都能得到故事)。所以電影有它本身的一種樂趣,這種樂趣是使觀眾,特別是中國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觀眾走進電影院去的原因(就像影片中李欣和拉拉一樣)。
《周末情人》講述的是在中國大城市中,六十年代中后出生的一撥人的生活狀態和他們的愛情,他們是在中國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知道文革,聽過樣板戲,同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又迷過鄧麗君,穿過花格襯衫,后來他們又知道了“披頭士”和“列儂”。他們從一開始就把自身看作是世界的成員,而不是一種古老文化的繼承者,所以,他們并不像他們的上幾代人那樣,面對外面的世界顧慮重重,拼命尋找并急切確定自己的位置(當時出現的文化尋根潮流),或是破罐破摔,干脆完全回避或排斥現代文明(從歷史中尋求歸宿)。他們沒那么痛苦,他們很誠實地選擇了“模仿”,這就是中國十幾年來從經濟到文化的現實,也是這一代人的現實。如果你想表現這代人,你就無法回避這樣的一個事實,而當你真正進入中國的這一代人群,進入他們的生活,你就會很快發現,這些看成是在“模仿”中長大的一代人,他們的“模仿”實際上是真正獨創的。
再談一撥人
在《周末情人》里我只是想表現這樣的一撥人,他們有他們的毛病、缺點,但同時又有著他們的熱情、真誠和夢想,實際上特別簡單,沒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因為所有的人都曾經年輕過”(李欣語),所有的人都有過夢想。也許他們對社會和世界的看法是“不成熟的”,但這種“不成熟”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也許這“一撥人并不需要什么“成熟的看法”。
每一撥人,在他們成為“一撥人”之前,我們的特征、習性,就早已注定了,一段相同的時期(比如說八十年代初),一部當時熱門的電影(比如《追捕》),一兩個當時大家都熟悉的歌星(比如說鄧麗君或佐田雅志),這些實際上很難改變,除非讓他們倒退二三十年重新開始生活,在我看來這些實際上都是必然的,就像中國必然繁榮、富強一樣,在90年代末,也必然會有這樣的一撥人拍出這樣的或者那樣的一些電影,不是我們,也會是別的什么人。很多的因素造成了這樣的一個結果,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這就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沒辦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vXk6Xw2Zqe_ELDLxmJoQA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7656.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