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斯·安德森執導的新片《法蘭西特派》,讓我們再次注意到他著名的色彩美學。但其實,懂得運用配色之美、甚至形成個人風格的導演,并不止他一個。本期推送,NOWNESS 想為你呈現另外七位不以色彩出名的導演,他們在電影用色上也各具獨特之處。希望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們也可以過得多彩一些。
每當韋斯·安德森要發布新片時,總難免在網絡上瞬間刷屏,哪怕只是幾張劇照、海報,兩三分鐘的預告片,也能讓廣大影迷咀嚼得津津有味。他那標志性的配色,在精心打造的對稱構圖、反復洗腦的配樂旋律中,讓人充滿了童話般的幻想。
《月升王國》
Moonrise Kingdom(2012)
如果說棕紅色系的《了不起的狐貍爸爸》是給孩子們的睡前童話;那黃綠色的《月升王國》就是贈予私奔小情侶的禮物;銀白色的《犬之島》帶有對權力和科技的警惕;深粉色的《布達佩斯大飯店》是祭奠失去時代的挽歌……不知今年這部最新的《法蘭西特派》又會屬于什么樣的色系?
《布達佩斯大飯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放眼世界影壇,安德森當然并非唯一“好色”的導演,他也不是自己憑空“發明”這種配色方案,美國的蒂姆·伯頓,法國的讓-皮埃爾·熱內,西班牙的阿莫多瓦,以及中國的張藝謀、陳凱歌、賈樟柯…喜好用色調來創作的導演還有不少,他們之間也相互影響、借鑒,借助鮮明的色彩來渲染意境,突出角色,激發情緒,對于廣大觀眾來說,即便不清楚這些紅橙黃綠背后的視覺傳播理論,單單是“養眼”也是一件愉悅的事。
讓-皮埃爾·熱內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以《天使愛美麗》名揚天下的讓-皮埃爾·熱內,可算是法國影壇里最熱衷“調出復古色”的導演了。即便是最近一部作品《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跑去美國拍攝,仍然能在片中找出那種以濃郁的紅、黃為主色調的法國風情。再加上美國西部特有的藍、綠,更加適合這個“兒童公路片”的幻想主題。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Spivet (2013)
熱內的作品并不算多,但從艾米莉到小斯派維,個個形象鮮明,創造了一個完整的美學空間,色彩明亮而生動,情緒迷離卻不頹廢,看似不切實際的幻想中,總是透著珍視生命的樸素情感。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Spivet (2013)
其實小男孩斯派維的旅行并不奇異,無論是他的家庭,還是路上的風景,所遭遇的人物,都貼近現實世界,僅表演風格上傾向于喜感的夸張,在翠綠色的山野,紅褐色的夜幕里游弋碰撞。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Spivet (2013)
片中唯一“奇異”的設定是他發明的永動機,這個中學課本就已“無解”的設計,成了整部影片的起點與終點,小天才因此走出了家門,接觸了真正的世界,認識了善良與虛偽,找回了通往父母懷抱的路。
就像巴黎的艾米莉一樣,熱內是如此寬容的善待主角,從扒火車到搭便車,雖有驚但無險,男孩就在藍色的淡淡傷感中,順利到達了目的地華盛頓。這更像是個美妙的夢境,色彩在配音的渲染下變得夢幻,白晝與夜晚的交替,也讓小男孩敞開想象力的翅膀。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Spivet (2013)
遭遇和藹的流浪漢,卡車司機,一路經歷美國底層人民的純樸,年幼的斯派維在最大的善意保護中來到東海岸,即便那里的成人世界多了份虛偽,多了份金屬色的冰冷勢利,總還有媽媽等著他。
《少年斯派維的奇異旅行》
The Young and Prodigious Spivet (2013)
所以說,別看熱內的作品大多涉及“奇幻”,擅用濾鏡和特效,他骨子里其實是反奇觀的,無論是《天使愛美麗》《無盡的婚約》還是《盡情游戲》,最后落到普通人身上的,還是他們最平凡的理想,最質樸的原色,終于得到上帝的眷顧。
想看讓-皮埃爾·熱內的更多色彩:
《天使愛美麗》《盡情游戲》《漫長的婚約》
《天使愛美麗》(2001)
佩特羅?阿莫多瓦《痛苦與榮耀》
作為西班牙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的作品除了令人詫異的奇情和纏繞在心頭的往事,最賞心悅目的就是那種南歐特有的色彩搭配了。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2019)
雖然在戛納和奧斯卡上惜敗給了《寄生蟲》,但這部新作《痛苦與榮耀》無疑是阿莫多瓦畢生摯愛的寫照,紅色的激情,白色的純凈,肉色的圣潔,藍色的抑郁…所有的顏色都蘊藏著他對母親、對愛人、對朋友、也對曾經的自己最溫柔的回報。
記憶里的陽光是如此充沛,記憶中的母親總是穿著一身紅色的花裙,即便是貧苦簡陋的地洞也顯得靜謐,成了母子二人最溫馨的記憶港灣。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2019)
紅色是阿莫多瓦獻給母親的專用色,從《關于我母親的一切》《回歸》等前作延續至今,代表了西班牙女性堅強而又活絡的性格,萬千慈愛和叮囑,如今在這部片中凝結成的是個原木色的蛋。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2019)
電影里還有個色彩斑駁、造型別致的柜子,薩爾瓦多每次打開它,就仿佛是掀開記憶的寶箱,里面那些彩色的小藥丸,則暗示著對痛苦和遺憾的壓制。如果說深色的成年生活是果,那淺色的童年回憶才是因,白色巖洞里一尊雕塑般健碩的胴體,陽光灑在完美的肉色上,睡眼惺忪的男孩仿佛看到圣靈降世,居然難以承受這種“美的降維打擊”,只能用暈過去來自我保護,同時也是潛意識的欲望重啟。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2019)
記憶中的情感原點和現實中的肢體痛點就是這樣相呼應,兩條情感線上的平行處理,既清晰而又樂觀,當導演的化身班德拉斯鉆出藍色的水池,躺在藍色的CT機上時,忍不住說了句“我又開始創作了”,這既是角色新生的肺腑之言,也是阿莫多瓦本人的下一階段創作宣言。
《痛苦與榮耀》
Dolor y gloria(2019)
想看佩特羅?阿莫多瓦的更多色彩:
《回歸》《胡麗葉塔》《對她說》
《胡麗葉塔》(2015)
蒂姆·伯頓《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相比備受歐洲影展青睞的安德森,蒂姆·伯頓則更為難得,既能打入好萊塢主流商業體系,同時又能保留自己對美學的堅持,所謂哥特系的顏色搭配,看似極簡,實則卻有著更嚴肅的文化投射。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伯頓為迪士尼等大廠打造的《愛麗絲漫游仙境》《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雖也色彩斑斕,但終究還是照顧了普通觀眾的理解能力,反倒是在主題更加沉重的《佩小姐的奇幻城堡》里,把對深色調的偏愛與慘痛的戰爭史聯系了起來。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這在愛娃·格林飾演的佩小姐身上,濃縮成了黑色的著裝和眼影,以及封入時間結界的陰暗城堡和從未落下的褐色炸彈。而所有的恐怖、古怪和錯愕,都化作了“兩小無猜”的浪漫,女孩的淺綠色裙子和陽光下的翠綠的花園,讓這個被成年人遺忘的角落又像是個“世外桃源”,這些都是伯頓在主題和美學風格化上的延續,畢竟從《剪刀手愛德華》開始,他就在構建一個神秘的“被拋棄的世界”和“被誤解的怪人”。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在敘事源起上,深綠色系的《佩小姐》又很像他另一部作品,明黃色系的《大魚》,都是長大后的孩子開始質疑爸爸(爺爺)的睡前故事,那些奇幻的冒險,怪異的人物,與現實世界如此格格不入,《大魚》中的父子情,對應的是《佩小姐》的祖孫情,后者在實踐上更進了一步,杰克迅速接受了色彩分明的童話世界,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走向了遠航的成人禮。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佩小姐的孤兒們雖然有“特異功能”,能操縱空氣、火焰或機械,但他們更像是《X戰警》中的被歧視、邊緣化的變種人,而真正把他們帶到現實中,與兇殘的成年人反派對決時,那些白色的骷髏,血紅的眼球,以及清冷的冬日,更多了份科幻的救贖意味。
《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2016)
畢竟“永遠活在某一天”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藍天帶來的希望每晚都會被黑夜的絕望顛覆,傷感總與幸福一步之遙,孩子們想要見到第二天的陽光,總要經歷過前一晚的噩夢。
想看蒂姆·伯頓的更多色彩:
《愛麗絲漫游仙境》《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大魚》
《愛麗絲漫游仙境》(2010)
張藝謀《影》
攝影師出身的張藝謀,對色彩的熱衷無需贅言,從拉起第五代大旗的《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到北京奧運開幕式和同好萊塢合拍的《長城》,他都太依賴于單一的純色來為角色和身份作注解。
《影》(2018)
《英雄》里各位明星俠客的飄飄衣衫,紅白藍綠最后都臣服于秦王的黑;《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滿眼的金甲菊花,又是明黃來標榜至高的權力;至于改編科恩兄弟的《三槍拍案驚奇》,則是硬生生的把艷俗的草臺班子衣料嫁接在五彩的丹霞地貌上…常年被調侃“自帶油漆桶”的張藝謀,也就只有最新的作品《影》,跳出了粗暴的色彩標簽,改用更加高遠的水墨色,做一次更具韻味的審美升級。
《影》(2018)
正所謂“墨分五色”,張藝謀從水墨畫中尋得的創意,借鑒到場景和鏡頭處理上,濃淡干濕,對應的不僅是亭臺宮闕,山水人物,別后也少不了顯而易見的中國元素。太極圖的殺場、琴瑟和鳴的曖昧,同樣是黑色,最焦干的用在權力和暴力的殺戮,最濕潤的則如似水的柔情。當然,那些君臣身上的印染衣料歷史上并不存在,說到底這還舞臺化的虛構,或者說,把《影》看作是黑白版的《黃金甲》也未嘗不可。
《影》(2018)
假如張藝謀按照之前的習慣,把此片也拍成金甲琉璃菊花開,敘事上沒啥影響,卻少了“以柔克剛”、“明戰暗襲”等基于黑白色調對比的文化解讀。細看《影》,其實也并非徹底的黑白影像,張藝謀還是保留了兩種不易察覺的色彩——肌膚的肉色和鮮血的紅色,大概唯此,才能銘記住那些年輕生命的犧牲,才算完成了權力系統的重啟。
《影》(2018)
想看張藝謀的更多色彩:
《英雄》《滿城盡帶黃金甲》《三槍拍案驚奇》
《英雄》(2002)
斯派克·瓊斯《她》
多才多藝的斯派克·瓊斯,能演能導能編劇,他最讓人影響深刻的作品,還是那些“腦洞大開”的幻想類影片,從《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里的鉆進明星大腦,到《野獸家園》里的怪物歷險記,以及前兩年為蘋果拍得那個刷屏廣告《歡迎回家》,都讓人驚異于瓊斯的想象力、技術表現力和對色彩的定義。
《她》Her (2013)
譬如《歡迎回家》里小枝女孩從灰暗的現實生活中切開彩色的空間,最常見的物體被拉伸、擴張和折疊時,化成了藏在平行宇宙里的彩虹,而這一切居然沒有用CG特效,全靠巧妙的道具和置景設計來完成,才得以呈現出真實的物理存在感。
《她》Her (2013)
在瓊斯的作品中,最讓影迷和宅男們心心念的,當然是那部“只問其身不見其人”的《她》,斯嘉麗·約翰遜的聲音讓這個AI充滿了魅力,也難怪華金·菲尼克斯會神魂顛倒,導演更是在大量低亮度和過曝鏡頭里巧妙使用紅色元素,來營造一個充滿欲望卻又永遠“一步之遙”的悖論。
蓄上唇胡的菲尼克斯,又變成了懦弱的老宅男,酷愛穿紅夾克、紅格子襯衫的他,在感情生活中卻是個失敗者,每當他要為愛情付出對等的承諾時,作為一個男人的他驚慌失措了,退回到他最愛玩的虛擬游戲,像個男孩般躲在寂靜的黑暗角落里。
《她》Her (2013)
這是宅男一族的通病,他們自認為情感豐富但不擅表達,需要一個善解人意的“紅顏知己”來開啟,哪怕這紅顏只是一個沒有身體的聲音,也足夠滿足精神上的充實和亢奮。
《她》令人感慨之處,在于“近未來”的設定(劇組還特意跑到上海陸家嘴和五角場取景),AI可以把人類的認知和交互習慣模仿得惟妙惟肖,其中的愛情歷程,相識、熱戀、性愛、冷淡、吃醋、背叛、劈腿乃至離去,與傳統的男女游戲并無二致。
《她》Her (2013)
片中人類與AI交互的渠道,如手機,電腦界面都是紅色,強調了科技感;但是當西奧多和真實的女孩交往時,場景卻大多數時自然的綠色和陽光的黃色,甚至有次菲尼克斯痛哭流涕時,穿得還是明黃色的襯衫,這種強烈的對比就像是愛情的不可預測,誰知道哪天失戀就如海浪般劈頭蓋臉而來,即便是AI,也不會給男人最忠貞的保證。
想看斯派克·瓊斯的更多色彩:
《歡迎回家》《野獸家園》《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
《歡迎回家》(2018)
陳凱歌《妖貓傳》
同為第五代,陳凱歌在色彩上雖然沒有張藝謀那么執著,單也是在新時代借助視覺語言“覺醒”的開拓者,在這個角度上看,《黃土地》是足以與《紅高粱》媲美的開山之作。
陜北高原上承載著中華民族最沉厚的文化積淀,翻滾的黃河水、廣垠的黃土地,在鏡頭中顯得是那么淳樸,當紅色的大棉襖從土黃色的窯洞里走出時,幾千年壓抑的生命力又顯得那么頑強、悲愴。
《妖貓傳》(2017)
如果說《黃土地》作為陳凱歌的處女作,對色彩的意向也有身為攝影師的張藝謀一份功勞的話,那之后的《風月》《荊軻刺秦王》里,更多的就是陳凱歌個人的審美理解,堅持用單光源營造的強烈明暗對比,顯得壓抑多過敬畏,只有在《霸王別姬》里,色調與情節、人物和歷史背景顯得最為合拍。
《霸王別姬》(1993)
反觀如今的陳凱歌,拍現代戲和民國戲都不討好,倒是虛構的《妖貓傳》跳出了“太實”的苛責,色彩上也放得開來。背景是走過巔峰的大唐,如眼前的紅樓綠樹和腳下的青色石板一般真實;作祟的卻是虛無飄渺的幻術,攝人性命的黑貓,云端起舞的白鶴,連同《長恨歌》里的“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做連理枝”,都不過是后世附會的謊言,隨同五彩斑斕的“極樂之宴”化為灰燼。
《妖貓傳》(2017)
瘋魔與執念,貫穿于陳凱歌的整個創作歷程,他用獻祭式的悲壯去頌揚,要做那兩個守護真相的孩子,用潔白之軀去吸吮丑陋的蠱毒,抵擋骯臟的政治謊言。紅綠色調的搭配,鳥瞰瑤池的構圖,馬戲團式的表演,營造出目不暇接的繁華,布滿了花萼相輝樓的每個角落,然而身披紅色霓裳的楊貴妃,卻不過是個絕美的雕像罷了。
《妖貓傳》(2017)
想看陳凱歌的更多色彩:
《黃土地》《荊軻刺秦王》《風月》
《風月》(1996)
賈樟柯《山河故人》
賈樟柯出道的時代,比起張藝謀、陳凱歌又晚了十幾年,出生于山西縣城的他,作品中也很少出現那種紅色的激情和黃色的厚重,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保持距離感的冷色調,帶有記錄性的冷靜和緬懷。
《山河故人》(2015)
黑色的煤堆,灰色的天空,白色的冬雪,這本就是產煤大省的日常寫照,從早期的《小武》到《任逍遙》的鏡頭里,都通過這種色系來強化了主角精神狀態,孤獨、離棄、同時又有一點狡黠的鮮活。
而在《站臺》和《二十四城記》里,則多次用綠色來凸顯人物,那是七八十年代普通居民最常見的室內顏色,從臥室到國營工廠,墨綠色油漆涂在半人高的墻壁上,正好與童年的視線相吻合,賈樟柯就是用這種粗糲的色調來凝固下中國人曾經的集體記憶。
《山河故人》(2015)
等到這些年,賈樟柯再來重新“梳理總結”時,時代印記和符號化還在,灰綠的色調少了些,無論是場景還是人物,在色澤上都更加細潤,更加通透了。
《江湖兒女》用三個段落來回顧了女性的成長和成熟,從趙濤的衣著打扮一望而知——巧巧救斌斌時的紅色外套是義勇,服刑時的藍色囚服是無奈,出來尋人時一身鵝黃色的襯衫,則讓觀眾悄然回到了《三峽好人》的遺憾和悵然之中。
《山河故人》(2015)
漂泊江湖時,巧巧見證了一群男人的道德淪喪,此時的外部色彩是豐富的、莫測的,她反而穿得越來越樸素,卡其色的布料更顯得堅韌,令人欽佩。而當殘廢了的斌斌重回山西老家時,賈樟柯讓他見到的是一片蔚藍的天空,白凈的公路,這與當年《小武》里灰蒙蒙的破敗景象截然不同。正如《海上傳奇》里,素凈的趙濤也曾從上海外灘的瓦礫中走過,這些色彩的演化,不正好對應了中國二十多年來的時代變遷嘛。
想看賈樟柯的更多色彩:
《三峽好人》《站臺》《二十四城記》
《三峽好人》(2006)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_10Xu6A02wNsBUw_yj09Q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7640.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