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從《智取威虎山》《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到目前正在熱映的《八佰》,中國電影人經過不斷嘗試和不懈努力,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逐漸探索出一條用商業類型大片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主流價值觀的道路,其中的成功的經驗值得研討和總結。
8月27日上午,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著《“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這一主題,展開交流討論和觀點碰撞,把這個話題說得深入透徹,引發業界廣泛關注,成為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一大亮點。
圖為“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主題論壇現場
電影不僅是一種物質產品,更是精神文化產品。好萊塢商業類型大片在受到全球影迷追捧、賺取高額票房收入的同時,也把美國文化和價值觀潛移默化地灌輸給全世界觀眾。
中國是一個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電影大國,但我們的電影市場也曾一度受到好萊塢大片的強烈沖擊。好在,近些年來,中國電影人秉承“內容為王”的制作理念,逐漸探索出一條用商業類型大片講述中國故事的道路,創作出一批口碑和票房俱佳的主流商業類型大片。
2014年的《中國合伙人》《智取威虎山》,2015年的《捉妖記》《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2017年的《戰狼2》《功夫瑜伽》,2018年的《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2019年的《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
隨著講述中國故事的國產主流商業類型大片的崛起,中國內地成為全世界為數不多的幾個能在本土電影市場擊敗好萊塢大片的地區。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重創全球電影產業。7月20日,中國在取得階段性抗疫斗爭的勝利之后,內地電影院時隔半年后終于復工。復工初期至8月初,由于缺乏重磅國產新片上映,內地影市單日票房榜一度被多部好萊塢新舊大片占據。
8月14日,疫情后首部國產大片《八佰》開啟點映,這樣一部講述中國“八百壯士”抗日的戰爭大片,一部國產主流商業類型大片,憑借感人的故事和氣勢恢宏的場面,迅速征服了中國觀眾,奪回了本土電影市場。截至8月27日,該片票房高達14.33億元。
用商業大片講好中國故事的三個核心
國產主流電影在商業類型化上的探索和在電影市場上的成功,受到了正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關注。8月27日上午,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著《“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這一主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討論和觀點碰撞,其中不乏引人深思的真知灼見。
圖為著名編劇張冀
當天論壇上,著名編劇張冀發表演講,把他這幾年創作《中國合伙人》《親愛的》《奪冠》等影片劇本的經驗,分享給與會者。他認為,用大片講好中國故事有三個核心:
首先,要尊重電影類型的創作規律。這是經過不同國家的電影人、不同時代的幾代人、不同的電影體系,共同錘煉出的一種普遍性的基本規律,更重要的是它是在觀眾那一端獲得了驗證,雙方形成了觀賞默契,不尊重是不行的,但是尊重并不意味著禁錮或者盲目地取悅觀眾。
其次,本土化。這是電影講中國故事的真正核心。創作者必須實打實的給出本土的、民族的人物、價值和情感,這樣才能征服觀眾、感動觀眾。要有真實的生活,真實的人物,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質感。本土價值的核心是什么?就是真實。
本土化的敘事焦點一定要落在普通人的身上。觀眾是通過代入普通人的體驗去體驗故事的,他們會看見自己,會獲得身份認同,會在笑與淚的情感中收獲思考和啟示,最終獲得價值認同,這是電影創作的秘訣所在。
僅僅追求娛樂性的電影已經跟不上這個時代了,中國的主流商業大片除了讓觀眾獲得強技術的視覺體驗和情節觀賞,更要讓他們獲得身份認同、價值認同和情感認同,這是比過去更有挑戰性的,也是更有價值的創作目標。
第三,創作者需要突破和創新。突破主要是指敢于去挑戰新的類型,比如說《流浪地球》的硬科幻類型,《哪吒》的奇幻動漫類型,《八佰》的戰爭大片類型,《奪冠》是體育加家國敘事,這些都是以往中國電影不太敢涉足的。
創新主要是指創作要摒棄陳詞濫調,拒絕套路,不要寫大家都在用的橋段和情節,不按慣性僵化的去寫人物,要在尊重類型規律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拍觀眾沒有見過的新鮮的東西。
對張冀說的講中國故事的真正核心是“本土化”,《流浪地球》編劇龔格爾深表認同,他透露最開始想要寫《流浪地球》劇本的時候,一閉上眼,想像中的畫面演員全是白人,飛船是銀白色曲面的,里面一切都是好萊塢的,“這說明我們在想象力方面,當時已經被好萊塢的科幻片所剝奪了,所以我們花了接近半年的時間,去把自己的想象力重新從那里邊抽離出來。清空腦子,才能夠真正地去說,我是一個中國人,我這個中國科幻到底啥樣啊?從零再寫。”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認為:“疫情之后,觀眾對家國有了更深刻的感知,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用電影來回應觀眾的情感需求,需要用有高度、有深度、有情懷的高品質影片滿足觀眾對中國精神和時代價值的銀幕想象。”
圖為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
他是帶著愛奇藝剛剛發布的13部原創電影項目參加此次論壇的。他透露:“《中國乒乓》《你好英雄》《絕地追擊》《邊緣行者》這四部影片,我們希望打造成用電影感染人、鼓舞人的主流商業片代表。由張冀老師擔任劇本顧問的《中國乒乓》是市場上比較難得一見的主流體育題材電影,展示了90年代國球遭遇滑鐵盧,中國男乒為國家榮譽和體育精神而戰,最終重回巔峰的榮耀歷程。”
亞寧在發言中堅信:“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時代精神,能讓主流商業影片在市場上爆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新麗傳媒高級副總裁兼新麗電影總裁李寧是做電影發行出身,他主要從發行人的視角,提出了自己對國產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的思考,他認為:
“在打造主流電影的商業化過程中,無論是創作端,還是投資端、宣發端,都要將強類型片的思路貫穿始終。無論是選題,還是劇本創作、商業的配置、演員導演的配置和宣發,都要明確的告訴觀眾我們即將上映的這部電影是什么類型,能夠給觀眾帶來的震撼是什么,屬于哪一類的類型,將我們整個的創造力量集中起來,這樣我們的主流大片才會更加的商業化。”
圖為新麗傳媒高級副總裁兼新麗電影總裁李寧
8月27日下午,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第二場論壇上,與會嘉賓談的是《新時期中國電影類型化趨勢》的話題,分析了中國電影商業類型片的發展趨勢,以及對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呼應和補充了上午論壇內容。
著名導演唐季禮先談了自己對電影類型的定義和理解,認為目前“復合類型的電影已經成為大趨勢”,并分享了自己當年拍攝《紅番區》和《神話》的經驗,最后他表示“創新是中國電影的未來,面向開放的市場是中國電影的未來,我希望中國電影人努力爭取做多一點不同類型的電影”。
圖為著名導演唐季禮
1998年,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內地豪取3.6億元票房,占當年內地全年票房近三分之一,長期霸占中國影史票房總榜冠軍寶座,直到2010年才被又一部好萊塢大片《阿凡達》以13.39億元票房取代。
令人可喜的是,隨著近十年來國產商業類型電影的崛起,中國內地電影市場已經逐漸形成國產主流大片主導的格局。目前的中國影史票房總榜上,《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流浪地球》高居前三名,前十名中也僅有《復仇者聯盟4》一部好萊塢大片,昔日的冠軍《阿凡達》已跌至第43名。
由此可見,用商業類型大片講好中國故事對于吸引中國觀眾,發展中國電影產業和傳播中國文化和主流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嘉賓合影
十年一劍電影夢。本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此次舉辦《“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高峰論壇,繼往開來,恰逢其時。希望與會嘉賓提出的真知灼見,能夠助力疫情后中國電影的復蘇和發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胡建禮 來源/影視工業網(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RElRJDaDkwahd9CKylPHQ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7534.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