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犢子,教授的狗丟了!”
“這可咋整?”
“快找啊!”
“這是一只啥樣的狗?”
“在哪弄丟的?”
“快貼‘尋狗啟事’……”
電影《尋狗啟事》1分鐘預告片
攝影指導:蔣建兵
魯迅美術學院攝影系副教授、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CNSC)會員、《冒牌校花》 《尋狗啟事》《羅曼蒂克之城》《思想沒問題》
攝影指導蔣建兵(中)與導演蔣佳辰(右)
6月27日,由蔣佳辰導演/編劇的長片處女作《尋狗啟事》在優酷上映,以線上的方式與觀眾們見面。這部影片曾入圍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主演丁溪鶴斬獲最佳男演員獎,導演蔣佳辰獲得最佳編劇提名。
電影《尋狗啟事》通過瑣碎繁雜的生活場景,展現出普通人面對生活困難時的心路歷程。影片講述了即將碩士畢業的張廣勝不慎將教授的狗丟失,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去尋狗,進而卻引發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在影片上映之際,我們采訪了《尋狗啟事》的攝影指導蔣建兵,聽他講述長鏡頭下的獨特“東北”。
電影海報
記者:“這部影片有很強的東北特色,在影像空間設計的時候,團隊有特意呈現東北元素嗎?”
蔣:從電影的空間來考慮,主創團隊在前期討論的時候,其實并沒有將東北作為主要的話題。電影的價值觀并不是在講東北振興的思考,而是將小知識分子的個人命運作為思考主線。
主演 丁溪鶴
在這里,將研究生畢業找工作的尷尬境遇作為影片主題。主角張廣勝是草根出身,就像是很多剛開始奮斗的青年形象代表。因此導演、攝影和美術在討論影片空間時,覺得不需要有太多工業背景的造型元素,而是要與其他的東北電影有區別,避免同質化。所以,最后呈現出來的基本上都是市井化的空間。
像張廣勝居住小區出現的大煙囪,其實是沈海熱電廠,是東北現在的供暖公司。沈海熱電廠旁邊是一個舊小區(小區拍完就拆遷了),很多老百姓就真實的生活在這樣的居民樓里。導演用人物動作帶動影像空間的呈現,很多鏡頭跟著人物動,這種跟拍方式呈現出一種追蹤感。正如影片從第一個鏡頭開始,跟著廣勝找狗,引導著觀眾進入劇情。
沈海熱電廠
記者:“我們注意到整部影片全程使用肩扛攝影,而且是一場戲一個鏡頭。對于攝影師來說,是很大膽的決定,這點您是怎么考慮的?"
蔣:首先我想到的是電影要有風格,特別是小成本的文藝片。如果一部電影只能拍出兩到三成漂亮的畫面,而不能形成整體風格,那么就要考慮工作方式了。導演提出用肩扛的方式拍攝,并且要求一場戲一個鏡頭下來,我覺得有挑戰。
但是這樣做,至少可以保證影片的整體風格和空間的完整,以及敘事的連貫性。很多人看電影的本能反射是既定的,認為好的電影畫面應該是唯美的,甚至是像廣告那樣的。但從電影敘事的角度來考慮,我認為影像風格的設計要合理,美學與敘事才能形成整體。
導演蔣佳辰(左)與攝影指導蔣建兵(右)
記者:“關于影像風格與敘事之間的關系,也是大家一直爭議的問題。”
蔣:是的。我覺得電影攝影師拍的是影視作品,而不是攝影作品。如果影像風格太強烈可能就會有人不喜歡,因為風格化就是要拋棄一些常規的拍攝方式。我認為用電影語言來表現當下的都市景象很尷尬,比如東北的城市空間比較魔幻,既不傳統也不現代,沒有特點。不僅很難找到強烈的現代設計感,就連在夏季拍攝,也找不到白山黑水的強烈對比。
主演丁溪鶴
記者:“對于手持或肩扛的攝影方式,您有什么看法?”
蔣:《尋狗啟事》使用這類拍攝方式的原因:一是比較方便捕捉演員的表演,二是拋棄電影的修飾,放棄了儀式感。強調現代都市下,人們生活狀態的焦慮感。這種拍攝方式比較方便捕捉演員的表演。但是電影作為大眾文化,這種風格化的拍攝方式有一定的風險。
電影不像其他藝術門類,比如觀眾在美術館觀看繪畫、雕塑等作品時,很少會去批評創作者的技法。但對于影視作品來說,似乎每個觀眾都可以挑毛病,提出敘事不合理,拍攝方式有問題之類的評價。我覺得作為創作者,還是要以作品為主。
我記得張藝謀老師曾經在一檔訪談里提到過,當初電影《有話好好說》得不到觀眾認可,讓他覺得很遺憾。我認為《有話好好說》的表達方式,在那個時代是具有先鋒性的。但是電影發展到今天,語言的創新性是很難的,因為什么方式都有人用過了,或者說好用的招式都已經套路化了。
電影《有話好好說》
所以,今天的電影工作者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用合適的電影語言來拍攝自己原創的內容。我們盡可能地避免套路化,但能做的也就僅此而已。
記者:“我覺得電影中,在大排檔喝酒的場景很‘東北’,很接地氣。”
蔣:夜市大排檔是東北夏天中的一大特點,人們酒后話多,嗓門大。他們能從下午五六點鐘一直喝到凌晨三四點,中間還要換地方喝,這是真實的東北生活。就像片中有些話嘮的人,用東北話來說就是在講“車轱轆話”,也是真實再現。
這種真實性,對應了那句話——電影的本體是物質現實的還原。作為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創作者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物的性格和文化背景。試想一下,如果攝影機固定不動,主人公處在大排檔的環境中,大家半天蹦出一句話,這肯定是很別扭的。
所以我選擇手持攝影,也是從敘事層面考慮的。因為每部電影的質感不是一樣的,導演、攝影要去選擇,選擇很重要。
張廣勝與父親喝酒
記者:“在攝影器材方面,您選用的攝影機和鏡頭是什么?”
蔣:考慮到這個片子要肩扛拍攝,就優先選用了體積比較小的機器。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攝影機的寬容度,和在低照度下的表現。因為夜戲場景的范圍比較大,燈具不是特別充足,所以攝影機就選用了ARRI ALEXA MINI。一般情況下,夜景拍攝時要開大感光度,而這款機器在ISO 1280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從動態范圍來看,后期調整的余地也很大。
ARRI ALEXA MINI
在測試機器時,我們用徠卡的Summicron-CT2.0系列鏡頭做測試,發現在連續焦點變化情況下,它的呼吸效應不明顯,比較適合肩扛式的拍攝。這款鏡頭的清晰度和透亮感也是畫面所需要的,比較樸實,不夸張。長鏡頭手持拍攝,在對焦上還是有一定困難的,最終畫面在鏡頭運動中一直保證焦點清晰,得力于攝影團隊的默契配合。
LeciaSummicron-C系列鏡頭
記者:“您用什么焦距段的鏡頭比較多?”
蔣:在鏡頭焦距上,35mm鏡頭用的比較多,在需要表現場景寬度的時候就用25mm鏡頭。導演希望更多地表現人物情感,用畫面突出人物的形體,同時對環境有一定的交代。他比較注重環境氣氛,要呈現出市井化的生活環境,當環境質感足夠,演員情緒連貫,也就不需要給表演特寫鏡頭了。但是可以在人物走位的過程中變換景別,比如有些吵架的戲,攝影機就會貼的比較近,有些氣氛舒緩的地方,景別就相對松一點,前期拍攝要有節奏感的把握。
電影劇照
記者:“長鏡頭的調度設計是怎么做的?”
蔣:團隊在選景的時候就有調度的考慮。空間要有層次,調度就會有變化。在開機之前,我們在調度上進行排練,導演提出調度的預想,我先用手機模擬拍攝一遍——人物走位,景別變化,空間變化。在這個階段看一下長鏡頭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在正式開機后,導演根據初步的排練效果作出判斷,并與主創團隊一起研究方案的實施,演員也會提出自己的理解,大家盡可能地讓調度合理。對于演員的動作、走位要符合生活化的語境,不能是為了調度而調度,這也是演員表演的支點。當然,一場戲只用一個鏡頭拍攝難度是很大的,演員與攝影師的配合很重要。經過一天的拍攝嘗試后,兩位主演與攝影機合作默契,后面拍攝如期按計劃執行。
記者:“長鏡頭的照明設計和影調控制會比較困難,您是怎樣構想的?”
蔣:長鏡頭拍攝是要做取舍的。大部分影片拍攝都只會用一臺攝影機,因為光線理想的機位往往只有一個,而這種360度無死角的光線很難設計。既然影片是現實主義風格,那就要盡量模擬出自然的光線效果。照明師邵學山老師經驗豐富,有些夜戲在白天就開始布置照明。劇組預算有限,無法像一些大劇組那樣整條街和整個公園都布上燈,我們只需要在演員經過的地方布光,以保證畫面的基本氣氛和人物的基本造型,細節就要適當放棄了。
電影劇照
在影調上,我們希望突出夏日的燥熱感,因此外景的日戲反差要做足。在拍攝過程中,我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與統籌一起調整拍攝安排,會臨時與執行導演調整拍攝進度,選擇較為適合的光線拍攝。在光比控制上戲與戲之間有所區別,比如廣勝在天橋上找狗,要體現廣勝內心的焦慮,那場戲從午后就開始準備了,光比足夠大,地面和建筑物的曝光點至少差一檔,在后期調色的時候還加大了反差,來體現出炙熱的感覺。夜戲的設計上,畫面明暗對比也要足夠。原本設想很多戲在用柔光的基礎上加一些硬質的光源,但很多場景無法給直射光下燈位,只能留有遺憾。
記者:“在后期調色時,您與調色師是怎么配合工作的?”
蔣:作為現實主義風格的電影,我還是希望保持影像的自然風格,并沒有做夸張或突出某種顏色的處理。我希望影像有自己的力量,該厚重的地方要厚重,該明朗的地方要明朗,不會刻意的壓縮影調。由于長鏡頭比較多,調色師在調色時要將鏡頭切開,分段處理。有些鏡頭是在城市大道上拍攝的,而一般路燈會選用穿霧性比較好的高壓鈉燈,它的色溫在1900左右,對于這種不是正常光譜,顯色性很差的色彩,就需要后期針對性的做區域處理,讓畫面顏色接近正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影姐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fJaFkMRQ_01kPs3u30i64A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7449.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