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宿醉》系列的攝影師,勞倫斯·謝爾和導演托德·菲利普斯一直保持著密切合作。《小丑》中的哥譚市是1981年紐約市的縮影,而謝爾對這個時間地點非常熟悉。
謝爾在新澤西州附近長大,十幾歲的他曾坐著公交車潛入這座城市。謝爾將這些經歷(以及對他影響深遠的80年代紐約電影)和陰暗疏離的哥譚噩夢聯系在一起。 “在拍攝《小丑》的時候,我會根據記憶中這座城市的樣子來補充一些畫面信息。當然,當時的電影也對我的拍攝有很大的幫助,因為在我真正開始學習電影時,它們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勞倫斯·謝爾在拍攝現場
問:這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在1981年的哥譚市。既然你是在附近長大的,那時候是不是也經常會去城市冒險? 謝爾:是的。我過去經常偷偷坐公共汽車去紐約。1983年,我13歲的時候還在時代廣場被搶了。我經常說這是慢動作搶劫(笑)。 我和我哥哥還有幾個朋友去城里買假身份證,直到事情結束我們才知道自己被搶劫了。當時有一群人圍著我們,問我們要不要假身份證,我們說:“多少錢?”他們說:“你口袋里有多少錢?” 他們把我們的錢都收光了,然后就離開了。我們想說“好吧,至少我們有假身份證”。然后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們才意識到“哦不,我們只是被搶劫了”(笑)。 我記得我們還去找街角的警察,我們這群13歲的小孩,對他們說:“嘿兄弟,我們被搶了,你們能做點什么嗎?”他們說:“那兒有個公交車站,回你們的澤西老家去。” 問:看的時候也能感受到80年代紐約電影對《小丑》的影響。 謝爾:在這類電影中,有很多是針對一個或兩個角色的研究,而拍《小丑》最有趣的事情之一也在于我們是在為一個角色服務。每一場戲,亞瑟(杰昆·菲尼克斯飾)都在引導我們的拍攝。這很有趣,因為從視覺呈現上來說,你必須知道如何通過鏡頭或燈光和角色產生情感上的聯系。 在電影開始的時候,我們想要非常廣的鏡頭,亞瑟在畫面中非常小,小到幾乎看不見他。然后我們把這些鏡頭和大特寫混合在一起,讓這兩種視覺效果在同個場景中進行對抗。 這么拍的目的是把亞瑟夾在中間,讓他的世界產生幽閉恐怖的感覺,即使是在他周圍都是人的情況下。而當他的性格發生轉變的時候,鏡頭會開始突出他的存在,在畫面中給他一些力量。
問:你是什么時候決定用數字攝影機拍攝的?
謝爾:可能就在拍攝前兩周,在即將花費大筆錢來改變一切以前。(導演)托德意識到我們需要攝影機能夠靈活地進行拍攝,也希望杰昆·菲尼克斯可以自由地進行表演,于是他說:“我們考慮一下(用數字拍攝)吧。” 選擇數字的主要原因是,我們覺得用大畫幅拍《小丑》的主意很不錯。托德把劇本發給我,我們第一次談話的時候就說到:“兄弟,用65mm膠片拍這部電影應該很好玩吧?”但是大家都勸我們不要走這條路,因為65mm膠片攝影機真的很難找到,而且價格也有點貴。 然后我們就有了拍35mm膠片的想法,而用ARRI 65拍攝的前景又讓我們回到了大畫幅的初衷。托德說:“我們帶上35mm攝影機,再帶上ARRI 65,去拍攝現場的街上拍一拍,再對比看看。 結果真的非常接近。我記得當時我坐在紐約Company 3公司的放映室里,當時只有我、托德和編劇斯科特·西爾弗,我們為選擇膠片還是數字爭論不休。 在這樣一部電影中,數字技術在某些方面確實起到了作用。大部分時間拍攝都非常的隨性,我們不會排練或者在地板上做標記。 數字攝影機讓跟焦員能夠完成高質量的畫面,永遠不會出現嚴重失焦的情況,也不會出現當下無法知曉的技術問題。我們有一個很棒的團隊,也許拍膠片也能拍得很好,但還是會有一些失焦到沒辦法使用的鏡頭。 同時我們也知道,要捕捉杰昆的精彩表演通常需要一到兩次的拍攝。我認為是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讓托德考慮用數字拍攝。
《小丑》拍攝現場
問:你一直是Panavision Primo系列鏡頭的忠實用戶,但是這次你選擇了ARRI Prime DNA系列鏡頭。 謝爾:坦白來說,這和資金也有關系。對我來說,《小丑》在藝術上是絕無妥協的,但是在每一部電影中(甚至是2億美元的電影中)都有各種各樣的力量在為你做決定。 拍攝《哥斯拉:怪獸之王》的時候我選擇的是ARRI 65(只提供租賃,無法購買)。我們拍攝的是變形鏡頭,使用的Panavision C和E系列老式鏡頭實在是太棒了。 但那是一部投資1.8億美元的電影,而《小丑》的投資只有5500萬美元(盡管這對讀這篇文章的人來說是一大筆錢,對我來說也是),這其中的差別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混搭使用Panavision和ARRI(他們都從租賃服務中獲得了既得利益),我們決定使用ARRI鏡頭。最終,我們選擇了不同鏡頭的組合:4只DNA鏡頭和其他一些大畫幅鏡頭。 在測試鏡頭的時候,我有三個要求:第一,我不想要太銳利的畫面,我想要老舊玻璃的感覺;第二,我要在低照明條件下拍攝,因此需要(曝光)更快的鏡頭;第三,我需要可以近距離對焦的鏡頭,因為我們要拍杰昆的近距離特寫,我希望攝影機可以離他很近。
《小丑》拍攝現場
問:好像只有幾只DNA鏡頭能達到T2以上? 謝爾:是的,80mm的DNA鏡頭是T1.9,這是一只很棒的鏡頭。我還帶了六只Cinoflex鏡頭,它們重裝了老式鏡頭,焦距更近,曝光速度更快。 我們帶了兩只35mm的鏡頭,一只光學效果更好,一只曝光更快。出于同樣的理由,我還帶了兩只50mm的鏡頭。 我帶的一只58mm T1.3的尼康鏡頭也非常棒,我們拿著它瘋狂拍攝。還有一只成像優美的135mm佳能鏡頭和華麗驚人的280mm徠卡鏡頭。 電影的結尾有一個特寫鏡頭,畫面從杰昆的眼睛拍到嘴巴,而他只是盯向前方,跟著音樂哼唱。
這是用一只350mm鏡頭在大約8英尺(約2.4米)的地方拍攝的微距鏡頭,是我最喜歡的特寫鏡頭之一。
問:我非常喜歡警車正駛過哥譚市,杰昆坐在警車后座上,開心地看著街頭鬧事的鏡頭。 謝爾:這個鏡頭是我們在澤西用58mm鏡頭拍攝的夜景,是為了模仿電影開頭他在公交車上的鏡頭。幾乎是完全一樣的位置和大小。
我們想要模擬窗外的燈光(著火以及其他他正在看的東西),但是在拍杰昆的時候還沒有拍街頭鬧事的鏡頭,所以我們想出了一個解決方案。
你知道放在卡車后面做廣告的那種大屏幕嗎?我給其中一個打電話,問他:“你的這個大屏幕能把任何媒體都放進去嗎?”
然后我把一堆有火的防暴視頻剪在一起,放到一個LED屏幕上。那輛卡車就開在警車旁邊,杰昆坐在警車里,卡車上的屏幕給他的面部提供了互動照明。
電影里,他先是靠在車窗上,然后靠在金屬隔板上對警察說:“這不是很美嗎?”接著他們就被車撞了。我們用兩個機位拍下了車禍前他在警車里的畫面。
《小丑》電影片段
警車左邊還有一輛裝有攝影機的車,車上有一串移動的燈光,可以模擬杰昆在窗外看到的場景。車上還有一個電工,在適當的時候給撞上警車的汽車做前燈的特效。
第二個機位位于兩個座位之間,所以當杰昆靠過來的時候,我們可以一次拍完。廣告卡車在警車的一邊,有燈的汽車在另一邊,這樣三輛車就可以像艦隊一樣并列駕駛。
我們沿著這個路線跑過一次,托德說:“我們還是在攝影棚里拍吧。”我說:“再來一次,我們能拍到的,真的很漂亮。”
他說:“是的我知道,但是如果棚拍的話,我們更能控制局面。”因為不管怎樣,我們已經在棚里拍過其他鏡頭了,但是電影里的鏡頭主要還是我們在街上拍的那些。
問:還有個我特別喜歡的鏡頭是在莫瑞?富蘭克林(羅伯特?德尼羅飾)的更衣室里,亞瑟登上脫口秀舞臺之前。鏡頭在杰昆的身后,他向后靠在椅子上,嘴里叼著一根煙,腳翹在虛焦的背景中。 謝爾:這就是拍《小丑》讓人興奮的地方。托德喜歡在我們喊開機前就開始拍攝,在喊停后繼續拍攝。有的時候我們會不停地拍,直到托德或杰昆覺得厭煩了,才會停止拍攝。 在這個場景中,房間里放了兩臺手持攝影機,在杰昆(亞瑟)和莫瑞·富蘭克林談話的時候,我們從他的頭頂上方拍了一個比較廣的鏡頭。 這個鏡頭是由A機掌機杰夫·哈利拍攝的,杰昆坐在我們前面的椅子上,靠在椅背上。這個鏡頭特別的棒,是現場即興拍出來的。
問:除了這些,還有沒有什么特別有挑戰性的場景?
謝爾:地鐵殺人是電影中最有挑戰性的場景之一。整個場景都是用LED屏幕拍攝的(地鐵車廂的窗戶),得益于燈光師史蒂夫·拉姆齊和視效團隊共同的技術努力。 如何獲得車窗外的場景,有兩個可行的解決方案。一種是找到一截廢棄軌道,在一個真實的火車車廂上拍攝。 有一場戲是這么做的:亞瑟跳上地鐵躲避警察,車上所有的人都戴著小丑面具。但是在真正的鐵軌上拍攝意味著你不得不加快拍攝速度,在更多的限制下進行拍攝。
《小丑》拍攝現場
一旦你決定棚拍,你有三個選擇。你可以放黑幕在車廂兩側,但是這樣你不會真的覺得是在不同的環境中移動。另一種選擇是放藍幕或綠幕在那里,然后把背景素材合成進去,但是這樣會影響燈光布置。 我們想到的解決方案是用LED屏幕,盡管這樣做會產生額外成本,我們不得不減少一天的拍攝時間。我們把LED屏幕放在車廂兩側,這樣不僅可以拍攝屏幕和上面的素材,還可以為人物提供互動照明。 但是,我們還是需要找到讓素材在屏幕上播放的方法。因為國土安全法案,我們不能在地鐵外面安裝攝像頭。我和視覺特效總監埃德溫·里維拉就在晚上坐著地鐵,拍攝一些照片和視頻素材。 我們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我們走進地鐵站,站在那里照一張照片,然后向左走一步(再照一張照片),直到我們做出這些巨大的全景照片。
《小丑》車廂場景素材
電影是每秒24幀的靜止畫面,這就回到了我們剛剛討論的,如何用靜止畫面進行電影攝影。在這里,我們用電影的創作精髓來做窗外的互動影像。 從車子停靠車站,女人下車,到亞瑟獨自坐著,車子離開車站。窗外的靜止畫面被放在一個巨大的時間軸里,我們通過改變靜止畫面的速度來制造地鐵速度變化的錯覺。 我坐在顯示器前實時操作,按下一個按鈕,車廂里的燈會全部熄滅,地鐵站從窗外劃過。按下另一個按鈕,窗外會劃過一束白光。我對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滿意。
《小丑》車廂場景設計圖
地鐵里的場景都是手持拍攝的。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亞瑟逐漸變成小丑的場景之一。除了可怕的笑聲,這個場景也讓你對亞瑟產生同情。我們試圖從亞瑟的視角來處理他的情緒和觀眾對他的恐懼。 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把觀眾吸引到亞瑟的視角上。亞瑟的鏡頭很近,但是很廣。男孩們離他很近,我們把攝影機放在亞瑟坐的位置,模擬出他的視角。從構圖來說,我們盡量不與他平視。
盡管是棚拍,手持攝影機的靈活性讓我們可以拍出真實感,也可以在男孩們嘲笑他的時候靈活地來回移動。
這些都是單機位拍攝,我們的掌機杰弗里·海利是世界上最好的攝影師之一,當時就是他和演員們一起待在車上。這里表現出的親密感也是這個場景引發關注的原因,我們感覺就像在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里。
除此以外,勞倫斯·謝爾在接受《綜藝》雜志采訪時還分享了電影中的名場面——小丑在樓梯上跳舞的場景是如何拍攝的:
樓梯是亞瑟世界的一部分,也是角色升華的一部分,他的最終歸宿。樓梯井是亞瑟每天回家都必須忍受的,因此它所代表著艱難。 你可以想象他每天是如何回家的——這部電影是關于二分法和我們自己的兩面性。我們都是好人,也都有可能變成壞人。
亞瑟上樓的鏡頭處理地很慢,走路的速度也很慢。樓梯頂部拍攝的鏡頭是靜止的,攝影機沒有移動。而下樓的部分,我們使用了一臺升降機,這樣我們就可以和他一起來來回回。
每次回家,亞瑟都試圖成為更好的自己。他努力變得更有人性,但是在電影的最后,亞瑟終于變成小丑的時候,他表現出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也是最混亂、最暴力、最憤怒的一面)。跳舞是為了慶祝,下樓比上樓容易多了。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6696.html全部評論
關注我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