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介紹的是風光攝影中關于“機位”的技巧,核心講清楚四個問題:什么是機位,為什么要整理機位,如何找機位,以及參考機位后的改進。
很多初學者的投稿,最容易看到的一個缺點就是毛手毛腳地找個角度、抓拍風景,走馬觀花得到的效果自然并不好。而另一個容易產生的誤區就是,有些人會以為專業攝影師都是純粹靠現場發揮來摸索構圖視角,自己達不到只是因為水平還不夠。
舉個例子,以下兩張作品是我北京的學員 盧放鳴同學投稿。她平時很喜歡拍攝京城的歷史建筑,去了頤和園、天壇等景點很多次,但還是可以明顯看到畫面存在缺陷:構圖的不合理或者主體的不夠美觀。
那么現在,我來跟大家說個實話:專業攝影師更多的精力會放在出發之前,專門整理特定的適合拍攝的位置,也就是“機位”;到了現場也會參考其他人的作品效果,根據現場的天氣條件等因素,再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調整。
進一步拓展,一旦看到其他攝影師在這個地方有讓我喜歡的佳作,便隨手歸類、保存。當我準備去這些地方拍攝的時候,就能參考收藏的佳作,來進一步整理拍攝計劃和旅行線路。
首先,不是每個地方都適合拍照的。
與旅行途中自己游玩、欣賞美景的視角不同,攝影是單次成像、記錄風景,那么要想成片好看,就必須要有明確的主體和層次、不能被其他的雜物遮擋視野;要有一個高度合適的平臺,不能帶來明顯產生畸變的俯仰角等等。
這一系列苛刻的要求,會排除掉我們身邊大多數的場景乃至很多知名的旅游景區。
舉個自己的例子,這是我之前在四川玩耍,拍的很有名的瀘定橋景區。但是很顯然,這個就是不適合攝影,主體不好看、并且也缺乏合適的角度。所以沒有“機位”,換我我也撲街的。
其次,適合拍照的地方未必是景點。
我舉三個例子,以下照片分別拍攝于 內蒙古明安圖天文臺—一個科學觀測站、大連將軍石—一個廢棄的采石場和新加坡的一個高檔賓館,既不是什么旅游景點,也不出名,甚至在地圖上很難直接搜索到位置。
那么如果不專門去找“機位”,可能我一輩子都不壓根不知道還有這些地方。
就算有些景點適合被拍,最好的拍攝角度大多也不在景區之內。
例如下面兩張照片,日本東京的雷門是知名的古風美食街,但是最佳拍攝卻是要走到對面街道、找到一個游客中心的頂樓去等日落;而泰國的鄭王廟,近距離拍攝完全無法記錄其全貌,但是跑去河對岸一個咖啡廳背后的停車場,卻能剛好拍下鄭王廟與日落晚霞相呼應的畫面。
只有事先參考別人的作品,提前知道有這些“機位”的存在和到達的方法,才能拍出和普通游客照不一樣的視角。
最后,自己單獨、盲目去試如同大海撈針。
可能寫到這個地方,很多人會想,雖然攝影需要找專門的機位,但是為什么不能靠自己本事去找呢?
其實對于職業攝影師和深度戶外黨,在積累足夠的經驗基礎上,的確是會嘗試自己開發一些新的拍攝點。不過對于初學者來說,這個實在是太難了。。。
就拿城市爬樓來說,一線城市那么多高樓大廈,但真正能夠鳥瞰城市繁華地段、樓頂上適合安置腳架等器材,還得安保不嚴格、外人能混上去的樓房,其實就那么幾棟。靠自己一人之力去一棟棟樓嘗試效率太低了,只有玩攝影的朋友相互介紹機位,才能找到最適合拍攝城市夜景的地方。
此外,戶外風光也是如此。拍攝自然風景,要想找個前景或者調整下引導關系等,可能就意味著要在群山之間負重徒步幾公里;而且如果沒有明確的指引,會做大量無用功。
舉個例子,我曾經徒步的新西蘭Taranaki線路,政府DOC官網給的數據是全程52公里、建議4~5天走完,這就已經大多初學者望而卻步了。而且最好的前景是一個可以完美反射雪山倒影的小湖面,但是其實面積非常小,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如果靠蠻力去探路,至少要準備投入一周的時間,帶足了戶外裝備和干糧。
但是我提前做功課、詳細請教了去過多次的攝影師朋友,知道從一個合適的入口上去,沿著步道大約2個小時即可抵達“機位”,運動量完全是初學者能夠達到的水平。這就是大海撈針和“定向打擊”的差異。
找機位是個考驗耐心和細心的活兒,我主要靠的三個常用方法:搜網站、問朋友和逆向分析。你以為我會把三個方法都詳細介紹?不,逆向分析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我對于初學者只講前兩個哈哈哈。
正如前文我已經演示過的,我平時就有一個習慣,看到好的作品我都會按照目的地來進行分類保存。除此之外,很多攝影社區網站也可以允許關鍵詞檢索。我就會輸入我想去的地方名字,先來參考其他攝影師是怎么拍攝的。
知道拍攝點是第一步,這樣就足以避開像瀘定橋之類并不適合攝影的景區。之后要解決的就是具體化拍攝點的位置和到達的方法:這個要么靠自己去全網搜索,要么就是找到熟悉當地的攝影師朋友,進行咨詢。
運氣比較好的情況,就是在攝影網站檢索的時候,拍攝者也于配套文字中介紹了拍攝的地方。很多位于市區的建筑機位,基本上知道個名字就能去現場找到角度。
稍微麻煩一些的就是小眾的爬樓或者室內機位。比如下圖拍攝于泰國曼谷的火車夜市,僅僅是知道夜市的名字和位置是不行的,因為顯然拍攝的視角是位于其附近的某個高樓。
另一種辦法就是咨詢其他攝影師朋友了。相比而言,阿布扎比的清真寺和曼谷的火車夜市,在市區比較方便,而且也會有不玩攝影的普通游客去造訪,所以互聯網上就能發掘足夠的信息。
還有些機位是幾乎只有我們這種風光狗才會去的,并且往往位于游客較少的冷門地區,這時候有熱心并且熟悉當地情況的朋友就很重要。除了通過微信發樣圖來咨詢詳細情況,我額外推薦“奧維地圖”這個軟件,可以讓攝影師之間共享精確的拍攝機位,并且導航出很多非常規路線(比如緬甸這種國家的羊腸小道都能給你找得到。。。)
首先從教學角度,我還是要專門去說句可能得罪人的實話:如果是初學者,我的確建議先去模仿,再去創新。尤其是在基本的構圖方法以及引導線、層次感的駕馭都沒有掌握的起步階段,試著臨摹專業攝影師的拍攝思路,對自己的能力一樣是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能避免比較硬傷的失誤。“先學爬,再去學走,最后學跑。”
但是找機位,并不等于照抄。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就可以在參考其他人的作品基礎上,根據現場的情況進行改進。其實這個就很像研究生做學術,大量閱讀其他人的科研文章,再去根據自己的思路去嘗試新的突破。
學會找“機位”可以說是風光攝影的第一步,先去大量觀察別人怎么做,再逐漸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路,這也是科學的學習過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丁逸峰 來源/丁逸峰風光攝影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V_FKEuwwP4T_dnxGi3VFcQ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6687.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