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以往美食類紀錄片側重中國本土的美食故事,由Zoomin.TV制作,在愛奇藝的上線的首部聚焦海外中餐廳的人文美食紀錄片《中國餐館》,將探尋海外中國餐廳作為主要目標,并用極具故事性的方式將美食背后的家國情懷和人文情感一并表達,為美食類紀錄片開拓出一條別具一格的全新路徑。
以家國情懷和文化傳承,
打造美食紀錄片獨特氣質
當越來越多的美食紀錄片通過呈現各類珍稀食材,來擴大節目的受眾覆蓋面時,《中國餐館》專注于對海外中餐廳這一垂直內容的挖掘,并將美食背后的家國情懷和文化傳承作為節目塑造和傳遞的重點,在喚醒觀眾食欲的同時,也呈現出了超越味覺之上的內容。
荷蘭的“大眾美食總匯”讓老外也愛上了火鍋。在這個位于烏特勒支市郊的餐廳,每天晚上當地人來了會主動點火鍋吃,時常會看到一群荷蘭人在那里熱氣騰騰地吃著配麻醬小料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渤海海鮮餐廳”老板岳修建像招待老朋友一樣,為中國遠洋航行的游子們親手包了一頓餃子,讓那些從中國沿海出發航行一萬公里的漁民,在南太平洋島國斐濟吃到了久違的中國味道。安撫同為異鄉客的同胞們的胃,這背后其實都是海外游子對祖國不變的情懷。
同時,一個民族的飲食特色與文化之間的聯系也極為密切,而《中國餐館》里每一家中餐廳都是傳播中國文化的小窗口,在海外默默傳承著中國文化。比如巴黎的日月星餐廳,石板上刻著的《八十七神仙圖》,餐廳內充滿古典風味的座椅和裝飾,獨特的中國氣質讓食客仿佛置身于蘇州的古典園林;又比如在南美洲的蘇里南,來自山東的張林,經營著北方的火鍋,在幾代國人的努力下,中餐不僅是當地人和游客喜愛的食物,更從各個方面影響著當地的飲食結構。
在這部紀錄片里,以美食為代表的傳統中國文化不僅“走出去”,更逐漸在不同地域、不同國家落地生根,與當地的地域文化不斷碰撞、交融。
近兩年,愛奇藝在“泛美食”紀錄片領域做了非常多的準備和內容布局,推出了如火鍋美食文化紀錄片《天下一鍋》、聚焦各地特色早餐的《無飯不起早》、以及聚焦夜宵排檔食客的《此食此客》等優質紀錄片,滿足不同人群的觀看需求。此次與Zoomin.TV攜手打造的《中國餐館》,獨辟蹊徑將鏡頭對準海外華人開的中餐館,成為平臺泛美食紀錄片的又一力作。
愛奇藝泛文化自制小明工作室總經理王曉虎認為:“從內容緯度來講,《中國餐館》將美食、人文、海外獵奇、華人故事完美結合,再加上吳剛老師的加盟,讓內容無論從趣味性、可看性、厚度上都有了足夠的保證;同時,對于受眾和內容創作者來說,《中國餐館》是一個寶藏選題,也是在做一個很酷的事,希望能一直可以做下去。”
對于2020年王曉虎提到,愛奇藝在泛美食紀錄片領域還是做了非常多的準備和內容布局。“愛奇藝在2020年將陸續推出垂直美食紀錄片《辣味中國》、《人間海味》,此外還有大國榮耀紀錄片《國宴風華》、歷史美食紀錄片《饕餮中國》、故宮600周年獻禮片《夜宴紫禁城》等。除此之外在19年埋下的種子,2020年希望能夠枝繁葉茂,《此食此客》《中國餐館》《無飯不起早》等等第二季能給觀眾帶來更好的呈現。”
有溫度的記錄,
讓美食有了味蕾之外的情感記憶
據不完全統計,約有70萬家中餐館分布在世界各地,用中國味道征服世界,《中國餐館》是如何在其中選取了這10家中餐廳呢?
首先,是從距離上來考慮的,片中所選的10家中餐廳都距離中國1萬公里之外。Zoomin.TV中國區總經理、《中國餐館》總制作人葉爾夏特告訴記者:“拍攝進行到100天的時候,我們來到了美洲大陸最南端的烏斯懷亞,在這里遇到了在世界盡頭經營中餐的中國人。竹子餐廳這個招牌上就寫著‘中國餐館’的天涯海角餐廳,把帝王蟹、烤羊肉、蔥爆羊肉做得淋漓盡至,這里的食客大多是去南極和從南極出來回來的游客和工作人員,在世界的盡頭還能吃上一頓美味的家鄉飯菜。”
其次,環境的特殊性、餐廳里人物的故事性,以及他們同當地人之間的交流融合的狀態,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一方面是我們選擇了融入了當地的文化,成了當地人的飲食首選的中餐廳,比如在蘇里南我們最驚訝的是那里每周末還有中式早餐攤,有包子、肉丸、腸粉這些早餐茶點,這到現在成了帕拉馬里博的一大特色。同時我們也覺得尊重、接納了當地的文化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斐濟渤海海鮮餐廳的老板岳修健。”總制作人葉爾夏特表示。
美食一直以來都是紀錄片受關注度較高的題材,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美食類紀錄片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中國餐館》將視角投射到了美食之外,聚焦于那些年輕、有夢想、有故土情懷的海外中餐廳老板,還原了蘊藏在食物之中最真實的情感。
在“斐濟渤海海鮮酒家”這一期,鏡頭對準了80后餐廳老板岳修健。當你看到他在南太平洋的海面上同斐濟原住民一起乘著獨木舟漁獵的時候、按當地的習俗在出海的時候祈禱的時候,你看到的是一個中國人接納了那里的文化和習俗,更看到了我們對當地文化習俗的尊重。
而在“北海道聚寶餃子館”里,圍繞著老板、員工與食客,攝制組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溫暖的故事。在餐廳辭工三年的金田節子,如今依然是這間餐廳的常客。因為生病的原因,她無法開口講話,但她卻發揮自己的插花才能,默默為餐館增添一縷清香。心疼老太太一輩子生活不容易,老板娘田中友理總會在她來幫忙插t對于不少當地食客來說,這個經營了十八年的中國餐館,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一集的結尾,已是十三載的回頭客最上秀幸說:“這家店不會不開吧,如果不開了我也就不在了,我們就要在聚寶結束。”
正是因為對“人”的關注,讓《中國餐館》在展現美食的色香味及制作方法這些“基本功”之外,深挖“中國餐館”的情感內核,真實展示在海外生活的華人故事。老輩人常講,做菜是門手藝,做手藝的這個人有溫度,菜才會好吃。在關注美食滋味兒的同時,《中國餐館》更關注這些美食的“人情味兒”,傳遞出足夠溫暖人心的力量。
五大洲、十萬公里,
尋遍世界的“中國味兒”
據國務院僑辦統計顯示,約有6000萬華人分布在198個國家和地區。對于這個龐大群體來說,即便年齡職業、性格愛好全都不一樣,但吃中餐絕對會是他們共同的特點之一。“在陌生的國度里,中餐館是最像中國和家鄉的地方,餐館里的人則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國餐館》總導演宋元明清表示,“我們很想做一個紀錄片,講講這些給海外華人帶去家的感覺的人,講講中國餐館的事。”
誰能想到,在大洋洲的斐濟能吃到山東師傅做的海鮮,在美洲大陸最南端的烏斯懷亞能吃到地道的蔥爆羊肉。在走遍了幾乎五大洲之后,《中國餐館》用鏡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中國餐館的世界地圖”。
在非洲的坦桑尼亞,一家東北餐館成了非洲兄弟們新晉喜愛的美食餐廳。在這里,有大量的援建華人,工作之余,餐館里的中國味道無疑是對鄉愁最好的慰藉。無論是簡單樸實的小炒,還是熱氣騰騰的鐵鍋燉,老板于連生都在用家鄉味道給援建的華人送去溫情,也讓當地人感受到了中國美食的獨特魅力。
“川香樓”可以說是川菜館中重名率最高的店名之一,而當四川人羅毅把這個名字開到了南非的約翰內斯堡,一切都變得新鮮而有趣。魚肉滑嫩、魚湯鮮美的“鮮椒片片魚”深受當地人喜愛,尖椒、花椒、料酒等專門從中國帶去的調料,讓他鄉的人們也吃上了地道的川菜。憑借著多年來對川菜的研究和對口味的堅持,“川香樓”在距離故土一萬多公里的南非經營得紅紅火火。
而在世界美食的匯聚地羅馬,周芬霞創辦了“杭州飯店”,堅持做正宗的中國菜。在餐廳舉辦的國慶招待會上,每一位進門意大利人都在自己的臉頰上貼上了一個小紅旗,意大利食客、歌唱家Fabio Andreotti更是用意大利語演唱了一首生日歌,為新中國70周年華誕慶生。在這間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中國餐館里,普通食客、文藝界名流齊聚一堂,而獨特的“中國味兒”無疑是聯結彼此之間的紐帶。
無論用味道征服世界,還是融入了當地文化,《中國餐館》里這些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中餐廳,構筑起的一座奇妙的橋梁,把祖國與他鄉聯系在一起。這些海外華人更是用自己的勤勞與堅持,守護著赤子對故鄉的眷戀,也守護著家的味道。
10家中國餐館,10個美食故事,《中國餐館》用最真實的筆觸記錄著世界各地的食事與感動。在這部紀錄片里,有餐廳老板對美食的不斷追求,有食客對美食對深情感念,有美味的守與變革,也有文化的沖突與磨合,在嚴寒冬日為觀眾獻上不止暖胃更加暖心的誠意之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李楊 來源/影視產業觀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wOnhtANay9XiB_iDvfzXIg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6314.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