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彧:資深電影制片人、國際電影節專家,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和北師大藝術系的客座講師。曾擔任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電影市場總監、電影創投總監。參與制作超過三十部影片(包括由中國導演賈樟柯、烏爾善、楊超、劉浩、韓杰等指導的影片):《別告訴她》(美國金球獎)《站臺》《任逍遙》《世 界》《三峽好人》《盲井》《刀見笑》《賴小子》《長江圖》《王者天下》等,多次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釜山國際電影節、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等大獎。其作品《別告訴她》為中國唯一獲得美國金球獎影片,其創辦的《華語電影市場》是全球唯一一本用英文報道中國電影市場動態的電影產業刊物。記者: 我們知道您常與賈樟柯、烏爾善、楊超、劉浩、韓杰等導演合作。您如何看待制片人和導演這兩個角色的合作?
王彧:不只是新人,好多做了很多年的制片或導演,都不知道怎么合作。每個導演是完全不一樣的。制片人有時候也像是一位“CEO”,要去平衡很多部分的關系,其中,導演是第一位,其次是主創,但是大家是“平級”關系,并不是“上下級”。賈樟柯是在“膠片時代”,烏爾善是在“數字時代”。而對于現在的創作者來說,拍片更方便,不像以前有很多技術上的局限,包括沒錢租賃設備等等。現在需要主題內容和導演表達要更清晰 ,從創作角度去思考:你有什么內容?需要什么樣的投資?作為導演能夠駕馭什么樣的成本?對導演來說:首先是“認知”自己,而不是“抱怨”制片和資方。我最開始與他合作,是因為我們是同學。早期,其實沒有明確的“制片人”這樣的概念,我做過很多工種,副導演、執行導演、制片主任,那個時代都是一專多能,哪里缺人就去哪里。我是比較尊重賈樟柯的選擇,我們的合作模式更接近于“導演中心制“。我自己的建議是這樣的,合作過程由導演去主導,而制片更多的是預算和生產控制。當然,這樣的模式并不適合所有的“合作”。烏爾善就完全不一樣。烏爾善是廣告導演班,他早年學美術出身。我認為他是10年來中國商業片中突破最大的導演。早期的時候,他比較依賴制片人幫他做一個完整的計劃。拍《刀見笑》的時候是06年,當時拍攝之前我們畫了大量分鏡頭,大約畫了2500張分鏡頭。烏爾善非常敏銳,很能知道自己的弱點和優勢,他會選擇在“弱點”這里能都幫助自己的人。制片對他來說,更多的幫助他完善創作及處理突發事件。我們當時有一個主要場景,因為下大雪,搭建的場景塌了,劇組沒有辦法繼續拍攝,后來主創一起尋找解決方案,最后都改為了夜景拍攝,掛紗簾,用側逆光輔助去勾勒背景等一系列的辦法解決場景問題,低成本制作就是要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都要用大預算去解決。記者: 很多新人創作者經常向我們提問:到底怎么找到靠譜的合作伙伴?您作為資深的電影制片人、監制,您在挑選合作伙伴的時候,都會有哪些優先的考量呢?第一,看人。這是核心。如果你是新導演,我可能沒辦法通過簡單作品就來做判斷。但首先會去判斷你的“自我認知”狀態。你是淡定的,還是心急如焚的?你是創作型的,還是思考型的?導演的思想層次和自我認知非常重要。第二,看影像。不管是短片、廣告、小視頻都可以。如何證明自己是個導演呢?對影像和視覺的控制能力非常重要。首先你得多拍,不管是拍什么小貓小狗還是其他生活瑣碎,大家現在拍片變得簡單了。個人觀點,國內有些新導演用視覺去表達,這部分可能有些缺乏。很多的時候單純用魚眼描述是說不清楚的,很多人忽視了“在記錄的時候,攝影機就是自己的眼睛”。第三,看劇本。首先是大綱和梗概,哪怕只是“一句話”、兩行字或者是3-5頁的大綱,需要能夠表達清楚故事的基本邏輯,很多劇本看到最后都沒講清楚是個什么故事。尤其是“一句話”梗概要簡單清楚,讓大家能夠提起興趣去關注你的故事。不管是在海外還是國內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大家看海報的時候,會看演員誰,看故事是什么,海報上的那兩行字極其重要。記者: 您的作品《別告訴她》今年非常得“火”,我們為之感到很驕傲,這部中美合拍電影,是中國唯一一部獲得美國“金球獎”的影片,同時還拿到了圣丹斯國際電影節、英國電影學院獎等將近30個獎項。盡管我只看到了預告片,仍然很動容,忍不住掉眼淚了。這部影片中體現的戲劇沖突,也會我會去思考,且好像很難有一個答案的。關于這部影片,有哪些是你比較動容的呢?這部片子講的是在一個美國華人家庭中,奶奶患了癌癥,家人選擇隱瞞奶奶,并假借一場婚禮,以這樣的名義讓所有家人回家見奶奶最后一面的故事。導演一直生活在海外,有這樣的一個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創作團隊的每個也都會自己的背景。這樣的一個主題,和“文化”的概念是很緊密的,但是從另一角度又是沒有關聯的,是比較偏藝術,但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標準的故事片。王彧:這部片子的大部分班底是在美國。最早找到我主要是影片合拍片的問題,我做過很多合拍的電影,在這些方面比較有經驗。說到底還是“東西方文化的沖突”。比如片中隱瞞奶奶病情這事,在美國可能就是不夠尊重奶奶,因為每個生命個體需要有知情權的,但這種現象在國內其實是非常普遍化的。關于這部片子,我做得更多的,是幫助其怎么做成一個可被執行的文本。記者: 我們知道這部片子在美國的反響極高,在國內的話,可能不是會有那么多人能夠去真正理解它。您如何看待這一點?王彧:也會有點可悲,因為我很早就知道這部片子在中國不會有太大的市場。為什么在美國票房很好?因為它是一個國際話題,只是剛好這樣的國際話題講的是中國故事。當然,獲得“金球獎”并不是大家能夠提前預知,最重要的還是影片的完成度很高,同時具備跨文化的國際視野。比如電影《寄生蟲》和《小丑》,都很多國際獎項,一直被密切地探討。其實大家在探討的,就是簡單的“人性”或者是“活著”這樣的社會話題。《小丑》,在凸顯底層人民和金字塔肩上的社會關系,形式感更強,只是它是用暴力的方式去挖掘問題。《別告訴他》也是在講社會的另一端,一個老太太從活著到可能死去時,她身邊的狀態。這些都是國際共同的話題。《寄生蟲》也一樣,甚至因為這部影片,韓國政府去撥款為1500戶住在半地下室的家庭改善住房條件,這些是電影帶來的力量。王彧:說到電影帶來的力量,我覺得共鳴是最大的價值。包括電影核心背后的價值,不能單純用票房的高低去衡量。不管是《別告訴她》還是《小丑》《寄生蟲》,大家需要學習的是它的“視角”。很多人拍片子的時候,只選擇了自己的視角,但真正拍片子,得從整個行業里看,不是自己看懂就可以,得去思考:“如何用更高的視角去看待問題”?我經常在跑電影節,和大家交流的時候會發現: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每個故事也是。我們現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固步自封。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是“井底之蛙”,只看到國內幾百億的票房市場,看到很多不達標的電影反而賺大錢,并因此茫然了,不知道該如何拍電影了,既想著商業又想要藝術,找不到北了。真正創作,是你要用更大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看待每一個人、每一個故事。記者: 在您的超30多部作品當中,很多都獲得了世界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獎項。這些作品中,您對哪幾步作品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呢?
《盲井》的劇本很完善。從故事角度來講是具備商業片元素的,是可以做成商業片結構的,但李楊導演選擇了一種他自己獨特的視角。拍攝《盲井》時,我同時也是錄音師,我是電影學院錄音系畢業的!當時拍攝用的是16毫米的膠片,因為是16毫米攝影機,同時我們又有大量的肩扛紀錄片模式的拍攝方法,沒辦法外接監視器。攝影機那個取景器也特別小,甚至連攝影師也看不太清楚。每個鏡頭拍完之后,大家都還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必須要等到把樣片洗出來才能看到,哈哈。包括這部影片的拍攝,完全是沒有任何保護的,“完全是用生命在拍攝”。當時拍攝的時候,我們去的河北、山西的那種私煤窯,只有斜井,每次得花10-20分鐘才能爬到井下去拍攝,地底下的小煤洞里,沒有任何支撐,有的用的那種上了年代的小木頭支撐,很容易就斷裂,非常的危險。最可怕的是塌方。劇組之前有次拍完后上來,當天晚上我們拍戲的煤洞就塌方了。那些戲拍完回北京之后,都還做了很多噩夢,現在過去這么多年,回想起來也是后怕的。記者: 是的,我聽您這么回憶,都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這樣的幕后經歷是非常非常難得,也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您和創作團隊為影片付出的最大熱情和誠意。王彧:是的,那個時候大家有特別多的熱情。包括王寶強,那會才16歲,在里邊演小孩,他在那部戲里邊演的就是自己,當時他還很青澀,不太知道該如何演戲,但反而和角色的契合度很高。包括其他的演員也都非常敬業,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依然堅持把戲拍完了。那時主創人員的工資都特別低,可大家的熱情很多,有很多夢想。記者:那關于《長江圖》呢?我覺得這部影片的片名非常美,預告片也令人非常的震撼。王彧:《長江圖》呢,其實經歷的是非常痛苦的7年。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拍攝長江三峽的閘口,有張主題海報,我們還專門設計了那個閘口。船過閘口的時候,簡直就是從“天堂”到“地獄”的感覺。記者: 對對,說到這里我也激動了,那張海報非常美!那種空間感和接近壓抑窒息的感覺,也是我印象很深刻的。小時候大約五年級吧,從重慶坐船去上海,船過三峽閘口的時候正好是晚上,那個時候對閘口完全沒有概念,只通過船倉中的縫隙里看到大船在“哐鐺哐鐺”的巨大鐵板摩擦聲中往下沉,也感覺江水立馬會涌過來將船淹沒,船上很多小孩都被嚇哭了。很難想象在那樣的環境下拍片。王彧:是的,那樣的空間感覺實在太強大,尤其是船蹭著鋼板,發出“滋滋溜溜”空靈的聲音。聲音和畫面混合在一起,那樣的意境是直到現在想起來都覺得非常震撼,這樣的經歷對我來說也會是一輩子的記憶。王彧:船過三峽閘口的那組一共拍了兩次。整個拍攝期間比較枯燥的,因為這個故事就發生來船上,來來回回都是在船上,是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船是有航道的,不像是車啥的,開錯了就原地掉頭,船如果掉頭需要開到下游比較寬敞的水域,再逆流開上來,時間和操作難度都很大。邊拍,船邊在走,這個鏡頭錯過了,就得等到船把這個航道走完了,再掉頭,而且船也開得慢。記者: 除了三峽閘口這段記憶,關于《長江圖》,還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故事呢?王彧:其實非常多。關于這部影片參加電影節也是印象很深刻。我每年都會去柏林電影節,《長江圖》在那里也了獎。當時作為“驚喜電影”入圍的。其實我們當時收到邀請函的時候,媒體都報道完了,說今年沒有中國電影入圍。我們是最后接受到邀請的,那會只有只有20多天時間來解決聲音和畫面的后期工作。當時我們就分成兩組人,白天晚上不停的趕后期,所以后期聲音有兩個錄音師,他們都是我的同學,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后期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做到了。為了趕電影節放映拷貝,機房根本不停下來。把20天當成40天來用,這個經歷在中國電影史是沒有的。我們去電影節的時候說到這個周期,很多人都不相信。記者: 這部片子是當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一部華語片。最初亮相柏林的時候,還收到過哪些反響呢?王彧:這也是我非常想提的、印象很深刻的一點。第一次給記者放片子的時候,在現場很多人,有個記者直接問到“我覺得這個電影特別悶,我都睡著了”。那會真的一下子,全場都懵了,把導演都問懵了,很多記者也覺得不禮貌。但我覺得,總不能不問答吧?王彧:我就開了個玩笑說“我在做片子的時候,也想睡覺。所以正琢磨著到時候發行宣傳時候在海報上打字,就說‘本片適合失眠者觀看’,結果大家都笑了。盡管這是個玩笑, 但其實我知道,在電影節,就是要直面別人的批評。包括給別人看片,都要學會接受別人的批評。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類型,不同的類型是給不同人看的,你的片子出來,有人會“拍磚”,有人“罵街”。你得知道自己的類型以及找到相關的觀眾,這種能力和狀態是一個導演成熟的標準。記者: 是的,非常贊同這一點。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文化背景,都不一樣,對藝術的審美都是有差異的。您的這份謙遜與真誠,是值得我們很多人去學習的。記者: 那么回歸到作品本身,從制片人/監制的角度看,什么樣的作品,是您覺得最有感染力的?王彧:關于這點,我自己也是在不斷的學習。我覺得主要是兩個方面。第一,作品的獨特性。這點也是我一直在嘗試的。很多人覺得我只在做藝術片,其實并不完全是。我在做類型電影。比如賈樟柯和烏爾善,他們都有自己的獨特視角。《盲井》是一種視角,《別告訴她》是一種視角,《長江圖》又是另一種視角。作為創作者需要時刻去思考:你的作品、劇本,是否具有獨特性?第二,看導演本身的“自我認知”。如果是合作伙伴的話,我會去判斷導演是否有足夠的控制力和非常清楚的自我認知。導演的自我認知,決定了項目是否會發展下去,是否會出來。有句老話: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關于這點,也是基于自我認知,自己去平衡。王彧:傳統的作者電影,大家會先想成藝術片。所謂的“作者電影”,是從新浪潮來的,是當時針對“制片人中心制”的另一種反抗,更多的是把導演看作是“作者”,用作者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去闡述電影!中國第六代導演,都是以“作者電影”為核心。第六代導演經歷的是中國的城市化變遷。比如,我是從內蒙古來的,到了北京,某某某又是從山西來的,又有人是從陜西來的。大家所面對的,是一個“進城”的概念,或者說是“城鄉結合部”的概念,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概念,影響了這一代電影作者的思考。第五代導演,我們看作品,像是《黃土地》《荊軻刺秦王》《大紅燈籠高高掛》,凸顯得更多的是東方美學方面的,這更像是早期蘇聯電影。現在這個時代,“作者就是導演”。其實是你在思考什么,你做的就是什么樣的作者電影。記者: 聊完影片,我們現在聊聊您創辦的《華語電影市場》雜志,這是全球唯一一本用英文報道中國電影市場動態的電影產業刊物,與各大頂尖國際電影節合作,幫助了眾多中國電影市場與海外接軌、積極拓展國際市場。當時創辦它的契機和靈感是來自哪里?王彧:其實特別偶然。電影節上都會有很多專業刊物,是給電影行業的人看的,不是給觀眾看的。那些雜志主要是幫助行業人士去去判斷行業走勢之類的。我常年跑電影節,但都沒有一本屬于中國電影的雜志。大約是2013年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逐漸開始活躍起來。原來中國并不是獨立的電影發行區域,那兩年中國開始是單獨的市場了。海外發行的時候,就會把中國區(華語區)單獨拿出來,在此之前都是依附于亞洲市場的。本身也有很多買家希望得到綜合類的信息是關于中國的,包括海外看中國也需要看英文!當時在柏林電影節,主辦方請我去做一個演講。我做演講PPT的時候,就整理中國電影市場的相關情況。當時公司有個員工是學設計的,我就請他幫我整理成好看的、比較偏數據分析的版本,不是純文字的。他整理的時候,就直接按照雜志的豎版樣式排版設計的,我看著還不錯,我們就印刷了一些。我當時就直接申請了國際刊號,想著不如就變成一本雜志!王彧:當時在柏林,大家都很興奮,因為從來沒看到過一本專門介紹中國的英文雜志。很多人都在贊賞,這也給我了非常大的力量。目前《華語電影市場》和15個電影節是合作伙伴關系,承擔了很多幫助中國電影進行海外推廣的功能。《華語電影市場》(印刷版)是月刊,一年共12期,同時也有電子版發行。記者: 是的。我們看到《華語電影市場》與柏林電影市場、戛納電影市場、威尼斯電影節、多倫多電影節、美國電影市場、 香港國際影視展、釜山電影市場、東京電影市場等都有非常深度的合作。現目前它的經營情況怎么樣?是否方便和我們聊下?王彧:其實目前是有成本方面的困難,但是還是要堅持下來。我們在海外也是有媒體合作矩陣,想幫更多的中國電影推到海外去。讓它一直存在下來也是價值的!我也是一直想給行業再做點事情,杯水車薪,可至少在做著。總得有人為行業做這些事情!很多人可能只看眼前、關心本身,但我覺得還是得多看看未來。記者: 我覺得行業里因為有像您這樣的制作人存在,慢慢都會變得越來越好的。說到看未來,您對《華語電影市場》有怎樣的設想呢?王彧:去年開始做改造。印刷版還會繼續存在,但慢慢的會做線上化,之后會做數據庫和線上版權以及衍生交易平臺。今年也在做APP,如果沒有疫情的話,也許已經成型,預計今年年內會上線吧!未來也會做“電影圓桌會議”“大師訪談”等綜合的視頻內容推出,會在各個電影節亮相,做電影延展的拓展,讓它完全變成一個綜合的電影發行推廣平臺。記者: 十分期待!這份堅持,我想是行業里很多人看到都會因此動容的。記者: 現目前在疫情階段,很多人的腳步都停下來了。我們也常有困惑:到底在這個期間,應該怎么去搞創作?您怎么看待的呢?王彧:疫情,會給電影、美術、文學,都會帶來改變,也會帶來時代的改變,同時它也會改變作者電影的意義。去看看世界電影史,你就會發現:一個時代一個階段,如果電影非常發達,一定是音樂、美術、文學、藝術都很發達,不會是某個門類單列出來。目前當代藝術其實有一些缺失狀態。所以這個時代也缺少當代文學、音樂、美術、電影。疫情讓所有的都停下來,其實是給大家思考的時間。疫情也讓大家都對創作進行反思,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契機”。因為全世界在面臨同一個問題!從電影的角度來說,我們就是要去思考,我們未來將會面臨什么樣的問題?電影院無法開業,所有的拍攝都停止,未來行業會是什么樣?互聯網會顛覆電影行業嗎?等等,很多需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去尋找未來的定位。目前行業遇到的問題就是產量太大,濫竽充數的太多。其實不管是做什么電影,都無所謂,但是你要做的電影本體是什么,需要思考清楚。如果單純是盈利為目的,我建議就不要去拍電影了。電影是具備50%藝術屬性和50% 商業屬性,不能丟掉其中任何一個。音樂、美術、寫作,都可以一個人創作出來。但電影是需要有團隊,需要集體智慧。電影是特別的藝術,但不是純藝術。記者: 五月即將到來,我們整理了些常在五月舉辦的電影節。(部分電影節已因疫情延期。具體名單詳見附件)。在五月的這些電影節中,您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哪幾個?王彧:首先是戛納。德國慕尼黑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也非常重要,這是我個人的理解。記者: 對這幾個電影節或者電影節內容相關,有沒有特別想分享的觀點?王彧:戛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像這幾個紀錄片電影節,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就我自己的觀點,紀錄片的選擇并不多,可以多去參加電影節。像剛剛提到的德國慕尼黑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美國西雅圖國際電影節,還有法國真實電影節、日本山形紀錄片節,都可以去。對于紀錄片來說,如果沒有電影節平臺,幾乎沒有發行的可能性。關于紀錄片投遞沒有特別清晰的傾向,比如A類或者B類。原則上這些電影節,沒有大的差異,只是看哪個更合適自己的作品。王彧:我是一直比較推薦做紀錄片的。在我看來紀錄片無非就是三種:第一種,Discovery、BBC商業紀錄片,有獨立的循環市場,和電影節關聯并不大;第二種,人文類型的,有比較深刻的觀點或者話題,注重個性化表達;第三種,凸顯社會現實的,偏向于劇情敘事。尤其是現在疫情期間,反而推薦大家靜下心來多做些思考,去關注想要關注的話題,做些小紀錄片,是比較有前景的。記者: 如果是新人要投遞這些電影節,您對他們的建議是?1)物料選擇。影片的片名和梗概,從文本和翻譯角度,都是非常重要的。英文名和中文名不一定要一樣,很多人經常在這里“搞錯”。不要一來就取一個非常拗口的名字。像《三峽好人》,如果把這幾個字翻譯成英文,可能不是那么好看或者好聽,在影片內容及意境的傳達上也會有些影響,所以賈樟柯改為了《Still Life》。包括影片的英文翻譯一定要注意。大家會看到很多作品,如果翻譯有錯,很容易被PASS掉。尤其是電影節的海報,海外版本一定要準備要突出英文。很多國內作者做了國內宣傳的海報就直接拿出去用了,其實是不太合適的。關于梗概,好多人不會寫。其實是盡量簡單地描述劇情就好,而不是要有很多隱喻。因為選片人是要快速讀取信息的。2)電影節的選擇。有一個核心是:是否選擇A類?如果選擇A類,可以先選小點的單元,如柏林青年論壇、戛納導演雙周、威尼斯地平線。有些影片其實并不具備主競賽單元的質量,不能盲目選擇。同時要注意電影節截止的時間點,學會“卡時間點”。能夠趕上就可以報名參加。每個作者的情況不一樣的,都需要做功課:自己的作品是什么類型?充分對自己的作品有認知,篩選定位比較清晰的和自己影片“契合度”比較高的,找臨近的電影節,也可以找一些冷門的電影節。比如圣丹斯是不錯的,它非常鼓勵個性化和實驗性,都可以去嘗試。記者: 很多人老問到的“到底哪個電影節好”,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王彧:我覺得原則上電影節沒有“好”或者“壞”這樣的區分,只能那個電影節適合你的作品。包括投遞之前,可以去查資料,比如搜一下:這個電影節辦了多少屆?有多長的歷史?去年及前年的獲獎影片是什么?自己先判斷。如果這些信息出來,你都看不上,那就不要去。當年我們參加電影節的時候,信息還沒有現在這么發達,只能通過看報紙、資料等方式獲取信息,再就是海外的朋友推薦介紹,現在大家登錄更大電影節官網非常方便。記者: 就整體而言,希望給到喜歡電影、向往參加電影節的作者電影創作者們哪些建議?尤其是您曾擔任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市場、創投總監,多次擔任電影節評委和顧問。基于這些經歷和大家分享下吧!感謝!王彧:首先是要有“自我認知”,這個我之前重復過很多遍。其次,真的不要把別人的成功經驗變成自己的經驗,那都是別人的,每個電影都是不同的。最核心證明自己的東西,就是你的作品,可大可小、可長可短,但你得有。北京電影節創投第一屆是我籌辦的。關于創投,要有這樣的認知:創投是去找問題,去找項目或者劇本的問題。你參加的過程中,大家(評委/選片人等)會提出問題!要學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在下次再彌補回來。創投主要針對的是劇本。這是一個學問,你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把你的故事核心內容表達清楚。包括你的海報、你的梗概、你的自我認知,都要有簡單清晰的表達,并且提煉其最精華的部分,讓大家看到。當然哈,不要“吹牛逼”吹的太大,容易露餡兒,哈哈,實事求是很重要!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影視工業網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SGOqysl2hmVpdUIg_QY3RA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