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2月22日舉辦的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年會上(點擊此處回顧年會報道),學會副會長、編劇余飛出席并發言。
余飛認為,無論行業如何變化,好內容只有原創作者和編劇才能提供。編劇要練好自己的內功、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同時也要看準風向,及時進入各個新的戰場,與時俱進,永遠立在創新的潮頭之上。大家好!因為我在協會里分管電視劇和網劇,所以我講的內容可能跟電視劇、網劇有一定的關系。我發言的題目是《視頻革命鏈式反應中的編劇定位》。2019年是我從事編劇行業二十多年以來最驚心動魄的一年,除了受國際政治因素和國內稅收政策、管理部門職能調整等方面的影響,我們這個行業內部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從平臺、評估體系、制作單位到創作者,組成行業的重要元素都延續了以前的變化,來到了即將固化的時刻。但這種固化中也隱含著隨時到來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是行業自發的,而是外力推動的,比如5G、手機行業、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的發展,都可能引起視頻產業的革命,這種科技的繼續發展有可能引起視頻產業的鏈式反應,形成經典操作完全無法控制的超大規模、超級深度的視頻產業革命。在這些不斷發生的巨大革新中間,只有一樣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內容為王”。去年我們還在驚嘆“網臺之爭”,現在網絡平臺基本已經站穩腳跟,成為最有話語權的播出平臺,但剛剛喘過氣來的它們又要面對手機媒體的挑戰了,如抖音、快手之類的平臺的巨大沖擊。
現在,我回老家看父母親,他們已經不看電視了,連有線電視網絡都已經斷掉了,因為他們全部都用手機。我還在一些很小的、農村的超市里面聽到,老板和顧客交談的內容都是“我昨天看到你老公發的抖音了”“我剛才在抖音上發了視頻”……其實,我自己都還不太善于使用這種短視頻平臺,甚至有點瞧不起這種平臺,但是我們最廣大的普通老百姓已經用得非常“溜”了,這是我們一定要關注的變化。還有一個說起來有點低俗的現象,我每次去任何一個洗手間都能看到有人在看手機短視頻,而且過去是蹲大號的時候蹲在那兒看,那還算正常,但現在我發現這些家伙小便的時候也在看,這個太可怕了——這種短視頻、這種新的媒體,它占有普通老百姓的時間已經到了小便的幾十秒時間都有占用的話,那可真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如果創作者不重視這個,必然會落伍。剛剛站穩腳跟的視頻平臺如果不重視這個,必然被淘汰。別忘了,網絡誕生之初,打出的就是“眼球經濟”這張牌,現在眼球全被手機奪走了,形勢之嚴峻,可想而知。過去網絡平臺播出的作品與電視臺播出的作品一直都存在著選題、審查標準的差異,因此一直被認為:雙方在進行不公平的博弈。但是,根據新出臺的政策,這種差異已經基本消失,新媒體與傳統媒體都在同一標準之下進行良性競爭。尤其是今年廣電總局出臺了新的、權威的收視率調查,已經將真實的數據展示在我們面前。有了這個以后,更會形成良性的競爭,大家躲不掉——過去還有借口說競爭不公平,數據是假的。現在雖然只是第一步,但是我認為以后這種數據會越來越透明。我們走訪過酷云數據,他們能采集到極大的數據量,以億為單位,那么他們計算和分析得到的最終數據就是真實有效的,這個必然引發良性競爭,電視、網絡、手機平臺都會加入這個戰團,進行良性的競爭。當然,也有人對這些數據統統保持懷疑,但懷疑也沒有用。過去我們一直對收視率表示懷疑,電視臺也一直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我們已經看到,視頻行業的主戰場已經不在電視臺了,收視率的真假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部分電視臺已經退居為二線平臺,網絡已經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同理可知,如果網絡視頻繼續走過去電視臺收視率說不清楚的道路,將評價體系(有效點擊率)非透明化,那最終的結果,市場根本不會去替你把這個評價體系做完整,市場直接扭頭投資手機媒體,或者直接投了美國的同類視頻公司。不公平的評價體系必然會滋生腐敗,必然會導致優秀作品被埋沒,注水作品泛濫,這樣的搞法長不了。“新新媒體”的出現,遇到的問題與網絡這樣的新媒體是一樣的。它們與網絡平臺相比,又會帶來新的選題和審查差異,它們的內容很可能比視頻網站還要得風氣之先。因為政策永遠是跟不上變化的。“新新媒體”出現之后,又有人會在這個領域占領先機。是誰,以什么樣的方式出來,目前還是未知數。因為目前看到的類似于豎屏劇之類的嘗試,還沒有進入內容生產的深水區,或者說真正的高手都還沒有進入這個領域。但是,我們作為創作者必須要注意這個動向。這意味著,“新新媒體”、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在內容上將會大量交叉滲透:手機和網絡平臺將大量涉足電視臺的經典業務,電視臺為了發展也必然會大規模引入網絡的內容,三方的標準會互相滲透,會互相吸收對方的特點和優點,改正和回避對方的缺點。從全面展開的新媒體業務以及網絡播放平臺轉向現實主義題材或者現實主義手法的趨勢來看,這種交叉滲透在未來還會繼續,未來的超級媒體必然是包含傳統媒體、新媒體和“新新媒體”的大集團。網絡平臺剛剛誕生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許多陌生的面孔進入影視制作行業,有些甚至并不是專業的創作管理人員,這種情況一度讓傳統的影視行業心生戒備。但經過幾年的發展,網絡平臺的制度、機制已經趨于穩定,大量傳統影視行業的從業人員開始參與其中,將傳統影視行業的專業性與之融合,并和互聯網基因重新組合,形成了有新時代特征的網絡視頻產業。更新的手機視頻平臺又出現了更陌生的面孔,以抖音、快手為例,這些創作者往往來自于普通老百姓,每一個老百姓都可以拍自己的生活、工作、情感上傳到這些平臺上。這一戰略實際上來自于“農村包圍城市”的思路,最大的人口基數仍然在農村和小城鎮,如果視頻平臺被這一個基數所擁抱、所深度參與,其中激發出現的生產力一定是令人震驚的!雖然我們看到了海量的無聊的內容,但因為這個“海”太大了,涌現出現的天才的絕對數字也相當可觀,這些人真的用手機制作出了令人震驚的視頻作品。影視創作、發行、播出也出現了全新的形式。據我所知,抖音上一條廣告的費用就已經達到30萬元以上甚至更多。有些網絡視頻平臺已經變得帶有壟斷性,很多制片方都只能為它打工,而且利潤率基本上是10%~15%。如果以10%來計算,投資一個億,利潤可能只有一千萬,但是維護好抖音的賬戶,發布30條抖音的廣告,一千萬就回來了,而且這種賬號很可能是一個特別普通的老百姓就能維護的,這個是非常嚇人的。網劇、網絡電影等節目剛剛出現的時候雖然有非常強烈的原生態質感,但從選材類型、劇作水平、制作水準、價值取向等方面普遍粗糙,與中等水平以上的電視劇根本無法相比,更不用說與優質電視劇相比。但是現在,在手機平臺、網絡平臺上,現實主義手法創作的電視劇等各種節目占據了很大篇幅。新媒體正在踏踏實實、老老實實講故事、塑造人物、潛入生活,沒有一部是靠投機取巧、閉門造車的創作方式完成的,這樣的作品很多都獲得了成功。新媒體上,最近有個比較紅火的李子柒,她的視頻在國外的平臺上播放量非常大,年收入一億多美元。這個看起來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在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東西,實際上背后是有高人進行包裝輸出的,這種文化輸出比電影、電視劇做得更到位,它默默地把中國文化輸出出去,這種現象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所以,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未來必然還會出現更多的文化現象,來對視頻產業進行補充和創新。
IP這個詞,現在仍然是影視行業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但是今年大家再談IP的時候,心中默認的含義已經改變,甚至出現了“文學IP”這樣的新詞,這種嫁接本身就說明了IP的心虛,說明這個詞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變化。另外,許多過去做版權的公司現在都參與投資、制作、發行,并與相關專業人員融合在一起,徹底轉型為真正的集影視創意、創作、制作、發行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這一轉變與其他行業的發展規律是類似的:如果全行業都是“皮包公司”,都只是做倒買倒賣的工作,沒有人從事真正的生產,這個行業必然會因為“貧血”而倒下。但是,現在有更多的人帶著更多的資源進入到為行業輸血的實體創作和制作產業之中來了,這是行業之福。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導致許多涌入行業的虛火、熱錢開始退潮,尤其是新舊媒體博弈整合已經到位,大格局已經固定,對資本的需求已經可以清晰到具體的數字,業內已經形成了一種做實事的趨勢,那些靠熱錢燒出來的虛火已經消失,只有真正經得起評估的好作品才能留存下來,也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會有資本的追捧。資本退場并不代表影視行業無錢可用,真正專業的資本會一直存活下來,因為它們過去就一直在場,現在和將來也不會缺席,只有那些從山上沖下來“摘桃子”“割韭菜”的資本會消失在我們的視野當中。影視行業經歷了資本沖擊、IP掏空、平臺更替、收視整頓、稅務調整之后,新的領導者群體已經按自己的套路在進行行業重啟。既然重啟就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科學揚棄,最終留下好的,拋棄差的,有利于行業更好地發展。另一種是讓所有人跟著“吃二茬苦”,再從零開始摸索一遍,毫無疑問,這是不利于行業發展的、偏執任性的方式。如果希望整個行業順利發展,就要在世界范圍內尋找最重要的經驗,以美劇、韓劇等先進體系做參照,我們目前期待引入的其實還是“劇作中心制”。“劇作中心制”并不是編劇中心制,它培養的是人物為王的思想,具體的實施方法需要制作方、投資方等相關人員與編劇共同完成。簡而言之,就是在劇本策劃和創作階段所有人都以劇本為核心,以編劇為中心,一切人和事都是為了激發編劇的創作熱情、保障編劇的創作流程;到了拍攝階段,所有人則要以劇本為核心,一切人和事都是為了讓導演和演員良好地演繹已經定稿的劇本,任何關于劇本的改動都必須編劇親自參與和認可。很長時間以來,因為對劇作的認知不到位、操作不到位、追責不到位,導致劇本成為人人都可以提意見、提方案的底層角色,編劇經常淪為毫無話語權的速記員,這種現象不但導致編劇大量的精力被浪費,更導致大量的金錢被花在猶疑不定的題材選擇、毫無意義的反復修改中,這實際上是對投資方自己不負責任。劇作中心制最重要的元素其實還是編劇和作家人才。電視臺、網絡平臺也好,已經形成沖擊力的手機平臺也好,未來的物聯網、人工智能也好,無論大趨勢如何變化,只要評估體系健全,最重要的一定是好內容。而好內容只有原創作者和編劇才能提供。編劇群體在行業巨大的變化中毫無疑問是受到過沖擊的,但是作為編劇,我們一定要練好自己的內功、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好。同時也要看準風向,及時調整姿態,進入各個新的戰場,只有與時俱進才能永葆創造青春、永遠立在創新的潮頭之上。謝謝大家!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余飛 來源/編劇幫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d4ZcdJp2zNh6cDroPH-gmw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