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曹盾”,電話那頭的聲音生猛有力。說好某一時間聯系,沒有征兆的,一通電話直飛過來,開門見山,采訪開始。起初,這位樸實的西北漢子話很少,場面一度逼近尷尬,想用寒暄話拉近距離,詢問對方最近喜歡看什么樣的作品,層層細化追問到最后,誰曾想答案是《小豬佩奇》。
這倒不是故意營造幽默感的回答,這種實在構成了曹盾語言風格的一部分。不善言辭、不會客套,追問無果是常態,不過當電話兩頭都沉默的時候,意識到你還沒有說話意圖,即便話確實已經說完,他還是會主動把話頭撿起來接著說。“像一個暖水瓶,外面是涼的,里頭是熱的。”有采訪過曹盾的媒體人借用這句蘇聯人對中國人的描述來形容他,的確貼切。
從《九州海上牧云記》(以下簡稱《牧云記》)到《長安十二時辰》(以下簡稱《十二時辰》),憑借扎實的敘事藝術、經得起推敲的細節打磨,導演曹盾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在被譽為“國劇標桿”的《十二時辰》熱播之后,曹盾一躍成為“明星級”導演,風頭無兩。不過被動提及這一切,他有種像在說別人的事的抽離感,作為技術從業人員,這一切真沒什么不得了的。
對,技術工種。在不同采訪里,他一直把自己所從事的導演工作這樣稱呼著。攝影出身,掌鏡《金粉世家》《王貴與安娜》;參與編劇《雙面膠》《蝸居》;從事導演工作,也是因為受大學同學與合作伙伴滕華濤導演的囑托,第一部獨立執導的電視劇選擇《小兒難養》,原因是“能有人找你拍戲就不錯了”。后來接觸古裝大IP劇,同樣認為“這不是我們的選擇,是環境的選擇”。
在導演曹盾的職業生涯中,似乎充滿了“被選擇”。而在“被選擇”的過程中,他不關心潮流風向,沒有特別偏好的題材,當有劇本找到他,他所要做的,就是和一幫一起工作了十幾年的伙伴們,用技術把故事更好的呈現出來。《牧云記》原著作者今何在語言風格散漫灑脫,飽含熱血,他希望劇的風格能貼近,到了《十二時辰》,他要完成的任務就變成了要體現出原著作者馬伯庸的巧思和鬼才。和這群信任的伙伴們一起完成這項手藝活兒,構成了他全部的快樂,并且兩者缺一不可。
盡管在他的回答里,談及創作、題材、風向往往難獲得特定答案,但有個明顯的感受是,看似對一切選擇不設防的背后,或許心中早已自成方圓。他不認為導演應該關心市場潮流,表達了自己想表達的就是好作品。他所拍的這兩部大制作,節奏受爭議,倒也沒有影響到他后續的導演工作,坦誠迎合2倍速追劇,“到哪兒是個頭”。自認是努力型導演,不喜歡分享具體方法論,也覺得沒必要分享,因為“每個人遇見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不一樣”,只要是能把事做好就行了。
那么怎樣才能把事做好?回答依舊干脆:“世上就怕認真二字”。
以下為曹盾的個人自述:
最近真在看《小豬佩奇》,就是自己看。《十二時辰》從殺青到播出,一直在忙后期,完了以后就開始籌備現在這部戲,已經拍完了,還在做后期。很久沒像現在這樣能得一個空好好休息。最近因為疫情大家都……是吧?看點這種簡單快樂的動畫挺好,不動腦子。就電視機看著就行了,再干些別的,看東西就是在休息,這段時間起碼休息能做好。
抗疫劇當時他們給我打了個電話,問我愿不愿意參加?我說愿意,劇本寫好了發給我就行。現在不是好多劇組都停了嗎?能開工就不錯了。這是一個集體創作,一人負責兩集。沒看見劇本呢,還沒法準備。至于想要表達的故事,這個沒法現在去思考,因為不是大家不還處在這個事件之中嘛。
最近有幾個劇本還在談,其他的就在等著。新戲是講母子關系的,為什么?如果有機會拍一個講母親的故事,我覺得大家都會去拍吧。你不能總拍一類戲。《牧云記》《十二時辰》以前,我們都是拍現實主義題材的,這個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沒有什么陌生感,反正都是拍戲嘛(笑)。
其實我拍的挺寬泛的,并不是特別偏好某一類。劇本上,最少……就是人家給你一劇本,你能看下去吧,有一個好故事,講了一個有趣的人物,我覺得就可以了。《十二時辰》就是一個讓我覺得兩方面都有的戲。之前播的時候,確實接受了很多采訪,那都是為了配合戲的播出和宣傳,導演就得去做這些,那倒沒有什么值得說的。
新戲的壓力?現在每年中國播那么多好劇,每個時間段都會有一部好劇,不要把這當回事,自己給自己這種壓力。要去考慮這種事,首先那得是真正地成為一個著名的導演,是吧?像我們這種偶爾冒個泡的,就談不上吧。這差得太大了。那些評價,也都是同行之間的客氣,千萬別拿這事當真事。
我不關心大家想到曹盾的作品第一反應是什么。你拍了一個戲,大家看到戲名,關心這個戲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更有意義。一部戲曹盾作為一個標簽被關注到,它沒意義。對作品、對觀眾、對我自己來說,都沒有。
我們開工就很快樂
怎么看導演這個職業,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和操作方法。方法論我還真沒想過,唯一能說的,就是認真把事做好,世上就怕認真二字。舉例說怎么個認真法?我拍的這些戲,幾乎都參與到編劇里頭了,有的只是參與,有的是自己寫的。你只有從劇本就參與進來,才能把劇本吃透,這看每個人自己的工作方法。比如《十二時辰》吧,那你最少得先把這段歷史了解了,對吧?然后你得把習俗了解了吧?你得去查閱資料,看一些相關的書吧?這其實是一個比較繁瑣的工作。要把這些東西都了解清楚了,你才能去談到劇本、拍戲。如果你只是看了劇本就說來拍,那你就會缺失很多東西。其實大家的工作習慣應該都差不多,也都會做這些事。導致結果不同,可能是每個人工作的條件……很多東西之間的區別吧,比如說你的準備時間、合作伙伴、合作的平臺,很多很多,都可能造成結果的不同。我們團隊其實從《雙面膠》(2005年)開始,就一直馬不停蹄地走到現在。還算是幸運,在創作問題上,我的合作伙伴還是比較尊重我。藝術與技術構成了導演這個職業。有的導演藝術追求占主導地位,抓一個喜歡的題材,講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或者是自己想講的故事,我們團隊不是。就是技術工種,人家拿著劇本找到你,你就按照你所學的學以致用,用技術去實現就行了。在把一個想要的故事呈現出來的過程中,體現價值。這兩者之間帶來的快樂有什么不同?工作就會讓人快樂,這沒法一一列舉。我們團隊核心成員十多個,十幾年來沒換過,像我的攝影,他從17歲跟我干,大家定期見個面其實都很快樂,只要有活兒干就是快樂的。真的,我們的“快樂點”有點低,開工就很快樂。一部戲可以做到一個程度,不只是個人的努力,因為本來我們這個工作就不是一個人的工作。把我們維系在一起的是什么?方方面面吧。大家對于拍戲這一件事的理解比較接近,還有大家的性格、為人處事、工作態度、工作方法,也包括一些藝術鑒賞、飲食習慣,都比較接近。為什么把飲食習慣也放進去了?那當然了,這個很簡單。大家都喜歡吃某種東西,坐在一起吃,大家在一起都有樂趣。創作嘛,肯定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那就看誰說的更有道理了。每次拍戲都會出現有分歧的情況,不可開交的時候倒沒有,因為畢竟在創作上還是最后由導演拍板嘛(笑)。是,我聊導演這份工作,會把這么多年在一起的這群伙伴們都包含進來。那本來就是,就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嘛。以導演身份單獨加入到一些團隊里去創作?真沒有,從來沒想過,有邀請也不猶豫,不考慮這些東西。你是一個集體的一部分,對吧?那你離開了這個集體,你還有什么樂趣呢?說到青年導演,我想分享的經驗呢就是,努力去找到合適自己的合作者。因為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中,你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這一行,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那你就得找到好的合作伙伴。找到他們,其實在任何時候,這個都挺重要的。
市場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
最后成為導演,是騰導鼓勵的。我在很多采訪里提過,在拍電視劇《浮沉》的時候呢,滕導就跟我說,他打算拍完這個電視劇之后,就專心做電影。電影開發周期挺長嘛,估計兩年、三年才能拍一部,那這樣的話團隊就散了。他說,如果你能當導演帶著他們拍電視劇,那這些人還都在一起。他說服了我。我們倆之所以能在一起拍戲,這是一種信任吧,他的工作方法,待人接物,對我來說還是受益匪淺的。具體影響在哪兒不太好聊,就非常的細碎。我的第一部作品《小兒難養》就是家庭劇,那會兒哪有那么多選擇?能有人找你拍戲就不錯了。從攝影到導演,其實都是在現場工作,你都干了那么多年了,甭管是具體在負責什么,在沒有一個技術革命之前,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還是一份熟悉的工作,只是多干一點就完了。當時拍完后覺得,這事能干,也不是說不能干。導演這個職業,我覺得努力更重要,我是努力型的。天賦型選手這個沒什么可羨慕的,不用急著到達一個狀態,人活百年,你急著干嘛呢?失望特別會有,就比如說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你沒做好,對吧?那就爭取在下一部戲的時候去改進唄。盡全力后離預期的狀態還是有一定距離,這種情況帶來的失望倒沒有,可能我們的預期都比較低。困倦?沒有,完全沒有,一秒鐘都沒有,我希望干一輩子。因為你就是干這個工作的,你會困倦,可能就沒有那么熱愛你那份工作(笑)。從《雙面膠》到《王貴與安娜》《蝸居》,以前我跟騰導合作的時候,那會兒環境就是以這種現實主義題材為主,我們拍的就是這種東西。后來正好大家都在做大IP什么的,環境也就是那么個環境,所以我們拍的就是那個戲了。從去年開始大家又都回歸現實主義題材,那找我們拍的就是現實主義題材這種,就又回來了。不是去追趕潮流,這些不是我們的選擇,是環境的選擇。考察市場環境不應該是我們導演去做的工作,應該是平臺、經紀人、制片人、出品人,這些人的工作。他們得去觀察觀眾最近都喜歡什么,是不是要創作一個新的劇種,創造一種新的形式,去投資去看一看觀眾的反饋,有的試驗成功了,有的失敗了。這是他們的工作,不屬于我們。就是首先你拍一個戲。比如從現在開始,我有一劇本給您,您覺得能拍,然后您開始做這工作,到最后這個戲被觀眾看見,那應該是兩到三年以后的事,對吧?那怎么去判斷兩三年之后觀眾都喜歡什么,預判?那這個事有什么依據?我自己是覺得,關鍵這個東西你也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就說觀眾到底喜歡什么,你只能是根據現在這些年觀眾的喜歡來。比如說今年大家喜歡看《鶴唳華亭》,那你不能再拍一遍《鶴唳華亭》給明年的觀眾看吧,關鍵楊文軍導演拍《鶴唳華亭》的時候也不在今年。你去鉆研這個,不如把這個事交給專業的人。不管是數據分析也好,還是什么分析也好,肯定有專業的人。我沒考慮過這些問題,這些也不是我工作的范疇。無論觀眾批評我還是夸獎我也好,你都沒有辦法預判幾年之后觀眾會喜歡什么,所以也沒法去提前做什么準備,能讓觀眾看你的新戲,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你是一個工作者,你考慮的是人家交給你一項工作,你怎么把這項工作完成了。
什么是好作品?在我這里的定義是,是表達了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有的人覺得這劇在想象中應該是西施,拍出來跟他想象的不太一樣,可能會對你的作品提出質疑或者說批評。但是還有一些人,覺得挺好的,那你聽哪邊的?哪邊聲音大,哪邊聲音小,關鍵這個比例你怎么去統計呢?你說多少人是在人云亦云,有多少人是在獨立思考。要真的有一個科學依據,有一個真實數據,我說的是真實數據,可能還能參考一下。如果沒有,你是談不上參考的。《牧云記》《十二時辰》有關于節奏慢的討論,我沒覺得那個聲音多,也不會給后面的創作帶來什么影響。觀眾想要快節奏,喜歡2倍速看劇,您覺得它改變了之后,觀眾就沒有2倍速看劇了嗎?當你覺得這是個問題,于是你加快節奏,你的戲到了市面上,那些觀眾看你戲的時候,還是用2倍速去看了,那怎么辦呢?你再加快?他再繼續用2倍速看,那你怎么辦?目前沒有任何一個理論能支撐這件事,到哪兒是個頭。去思考這件事,或者說你去做一些改變來迎合這種事,依據在哪兒?所以就是當你都沒想明白,也沒看明白,也不知道這個問題的根源在哪兒,就企圖改變自己去迎合一個毫無方向的事情,我覺得這個做法和選擇恐怕有點欠妥當。跟上歷史的潮流,這是正常的,每個人在什么時候都應該去學習新鮮的東西,讓自己進步,但你得跟著正確的東西走,對吧?當有一個科學理論、藝術理論來支撐這件事,證明了這樣做確實受觀眾歡迎,也許可以去做一些調整,改變自己一些固有的東西。但你不能跟著一個錯誤的東西來走。當你做一個選擇,如果你連對錯都沒分清楚,你就盲目做選擇,是不是有點欠考慮了。講故事要根據故事什么樣去講最好。你既然選擇了這個故事,就要把這個故事自有的東西去講出來。你不能講一個恐怖故事,用快板的節奏去講,講一個溫情故事,你也用快板的節奏去講,這樣就對了嗎?比如音樂也是一樣,大家喜歡聽節奏快的、流行的,那是不是把所有的音樂都變成節奏快和流行的?京劇也唱成節奏快的、流行的,它還是京劇嗎?所以喜歡聽流行音樂的觀眾,自己會去選擇流行音樂去聽,喜歡聽京劇的觀眾,自己會去選擇京劇去看。每種觀眾都在,并沒有消失。這個中國有句古話,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我們是這么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你作為一個創作者,你把你的故事講好,讓你的觀眾或者喜歡你戲的人得到了享受,他們跟你有了共鳴,我覺得就應該值得滿足了。何必要那么貪心呢?你不覺得嗎?那就行了,那就說明我們非常愉快的達到了共識,是吧(笑)。我是一個制片人或者是一個投資者,可能才會更關注的是怎么樣獲得更多人的喜愛和認可。當他覺得曹盾導演拍的東西不是大家所喜愛的,他就不會來找我合作。我們就逐漸就會被歷史,或者被這個市場或者環境淘汰掉,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這有什么值得焦慮的,你畢竟終將被時代、市場或者說環境所拋棄掉。哪有常青樹啊,有的人創作壽命更長,那是人家付出的努力更多,對吧。所以只要盡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你作為一個人,其實你做一件事,有你的樂趣,有你的享受和你的歡樂,這個東西是很重要的事。如果你做一件事都不快樂了,那你為什么還要做它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骨朵網絡影視 文|骨朵編輯部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