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中國古裝劇可以分為兩個大類型。第一大類型是注重歷史的正劇;第二大類型則是塑造傳奇、神話英雄的架空劇。
如今流行的宮斗劇、仙俠劇,甚至金庸小說改編劇均屬于這兩大類型。
《人間煙火花小廚》的出現,為古裝劇創作開啟了第三條路,破紀錄的分賬票房更可能讓“古裝+美食”在影視市場掀起一場古裝美食熱。
這并不是背后公司新圣堂影業的第一次試水,在此之前推出的《花間提壺方大廚》分賬票房同樣不俗。
從《花間提壺方大廚》到《人間煙火花小廚》,新圣堂影業是如何打造獨樹一幟的古裝美食劇類型,背后又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朱先慶
我們采訪了新圣堂影業聯合創始人、《人間煙火花小廚》總制片人朱先慶,請他聊聊關于美食劇的創作心得,以及背后故事。
為什么做美食劇,因為我是個吃貨
為什么《人間煙火花小廚》可以把“吃”做到極致,這都要得益于制片人朱先慶,他本人就是一個高級吃貨,不但喜歡吃,更喜歡研究吃。對于“吃”的這份執著,讓《花小廚》在目前同質化嚴重的分賬片市場里走出了自己的路。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美食題材作品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舌尖上的中國》《老廣的味道》《人生一串》《風味人間》《宵夜江湖》熱度極高。
更不用提隔壁日本兩大王牌美食IP《孤獨的美食家》《深夜食堂》對于國人的影響。不要忘了,國內已經先后推出了《深夜食堂》的劇版與電影版。
這些均足以證明“美食題材”在中國有著多么巨大的市場空間。但為什么相比于美食紀錄片的爆款頻生,美食劇卻一片寂靜?對這個問題,朱先慶提出了他的看法。
首先,既然是美食,就要把美食拍得美才行;其次,不能將美食,僅僅當做故事的元素或者背景。
有人會說,美食劇不就應該這么拍?看似簡單的這兩點,能將其都落實的美食劇少之又少。
據導演幫觀察,現在市場上一些所謂的美食劇,其美食并沒有讓人產生食欲。觀眾看完既不會感到餓,也不會有跟著學的沖動。
如果把這些美食劇中的廚師/餐館替換成律師/事務所,劇情同樣成立。美食淪為配角,變成推動劇情發展的“麥高芬”。本來應該是主線劇情的美食,甚至連支線劇情都算不上,故事發展與其沒有必然聯系,“美食”最多是營銷噱頭。
想要做好美食劇,唯有用心與專業才是打開勝利之們的鑰匙。
誰說種田文就一定不受市場歡迎?
《方大廚》的成功,依托于當時市場對于“甜寵流”的喜愛,以及新圣堂影業對于女性觀眾內心訴求的判斷。
在籌備《花小廚》的時候,朱先慶發覺觀眾的需求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女性觀眾。通過對于彈幕、視頻平臺提供的數據進行研究,朱先慶發現,現在的女性觀眾更加自我、更加勇敢。
朱先慶他們就調整了《花小廚》女主花小麥的人設,讓她更加獨立,對于自己的事業與感情更加果敢,以便符合現代女性的特質。
僅僅調整人物設定還不夠,朱先慶發現“甜寵劇”的市場已經趨于飽和。“中國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游戲,最大的毛病就是跟風性太強,什么題材火了,大家一擁而上。如甜寵劇、大女主劇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在甜寵劇《方大廚》完結之后,我們想要嘗試新的類型。”
在對故事進行一番研究后,朱先慶選擇了“種田文”。相比于“甜寵文”,“種田文”更加平淡,節奏也更慢。
種田文已經在網絡文學中存在多年,為何相關的影視改編作品少?朱先慶提到了市場上經常出現的“三不”觀點,“人物形象不鮮明,矛盾沖突不激烈,劇情推動不夠快”。
他卻不這么看種田文,“帶有美食話題的種田文,它是靠生活細節和極具人間煙火的場景去吸引觀眾的,在強烈的人間煙火氣代入感中讓大家與劇中人物陪伴成長。”
經過大量調查后,朱先慶發現當下年輕觀眾更向往簡單、單純的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兼具種田和美食的《花小廚》正好契合了他們的內心需求和價值觀判斷。
其實當初在拍《方大廚》的時候,朱先慶就抱著一種內心訴求,為什么生活不能簡單一點,為什么婆媳之間一定不和?為什么老公就一定要找小三?
就是這種對于簡單生活的向往,促使他們打造了如今的《花小廚》。
從《方大廚》到《花小廚》,制作的全面提升
從《方大廚》到《花小廚》,從甜寵劇到種田劇,朱先慶積攢了大量的創作經驗。
雖然《花小廚》是種田流,不代表其劇情就真的清新寡淡。朱先慶在總結《方大廚》的時候,發現故事上存在bug。除了美食與甜寵外,主人公還參與斷案,但是案件的設計與主人公的感情線沒有太大關聯,甚至主人公在案件中也沒有起到關鍵作用。
在《花小廚》里,朱先慶修復了這個bug,增加了故事的密集度。故事在娓娓道來的同時,信息量并沒有減少。故事的主線與支線非常完整,均緊緊地圍繞著女主人公,花小麥在劇中只干了兩件事,一是她的感情,一是她的事業,兩者相輔相成。
在制作預算上相比于《方大廚》,《花小廚》有了大幅提升。尤其是劇中的菜品,在彈幕上經常看到觀眾表示“看《花小廚》學做菜”、“看餓了”了。
《花小廚》里的菜品多達800多道,記錄詳細制作方法的菜品多達190多道。朱先慶邀請了亞洲名廚鄧丹老師,前期花了大概一年的時間進行溝通,半年的時間進行籌備與設計。
要想把菜品拍得好看并非易事,朱先慶請來專業的美食拍攝團隊,運用微距攝影、延遲攝影等多種拍攝手法,讓食物煥發新生。
不僅是劇中的美食,火刀村的美麗景色同樣讓觀眾印象深刻。談到這里,朱先慶不無自豪地說,
“《花小廚》幾乎全部采用實景拍攝,像《向往的生活》一類的慢綜藝都反映出大家想要逃離北上廣的心態,所以我們在采景的時候,首先就規避了橫店、象山等拍攝基地。走了大半個中國,最終才挑選出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壺鎮鎮巖下村作為火刀村的取景地。
分賬劇遠遠未到天花板
隨著《花小廚》8000萬的分賬收益,業界又開始新的一輪關于分賬劇天花板的討論。
朱先慶表示:“我認為‘天花板’理論是一個偽命題,當你設定了分賬劇的天花板,那你就會投入相對小的投資水準和制作班底,自然也不會有好的反響。”
“在《戰狼2》之前,我們都以為中國電影票房的天花板就是《美人魚》的33億。直到《戰狼2》的50億票房,大家才發現中國電影票房的天花板還遠遠未及。”
他認為網絡劇遠遠沒有達到天花板,像愛奇藝、優酷的注冊用戶人數均超過1億。如果作品足夠優秀,突破圈層到達這些用戶,面對的用戶數量顯然是巨大的。
“當年《渴望》或者《射雕英雄傳》能達到萬人空巷的狀態,你說我們的“天花板”應該是多少?”
朱先慶坦言,如果覺得這個行業有發展,就應該拿出最大的熱情和最好的資源去爭取。
他提到了“田忌賽馬”,一般公司的投資預算在2000到3000萬左右,基本不會超過這個數,而《花小廚》的預算遠不是這個級別。
“不管多大的公司,如果按照“天花板理論”去進行投資,即使擁有再多的資源,也只是在低預算情況下選擇相對弱水準的團隊來參與競爭。你拿三等馬來跑,我拿一等馬跟你跑,你自然跑不過我。”
《花小廚》的制作班底是新圣堂的電影、電視劇制作班底,導演李小江,拍攝網劇之前已經是成熟的電視劇和院線電影導演,攝影師是《漢武大帝》《中國近衛軍》的攝影指導,盛情邀請的配音團隊也曾經參與過《妖貓傳》《八佰》,后期團隊就是《前任攻略3》的團隊。
當然,同樣離不開優酷平臺對于《花小廚》的全方位營銷支持。
在他眼中,制片人也好、創作者也好,最重要是要做好作品。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衍生品怎么做,廣告植入談了多少,能帶多少貨,要回到作品本身。
“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我不相信一個導演或制片人,同時既是很好的銷售,又是很好的運營人才。這樣人當然有,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幾率不是太大,所以做好自己的分內事才是成功的根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春光 來源/導演幫(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fA1dKYDtzKmKlOAf0ESGg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5652.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