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戰爭》宣傳片在網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一群老人去韓國旅游,興高采烈地跟導游解釋,自己年輕時候來過首爾(那時還叫漢城),在這留下了各種美好的記憶,“開著裝甲車,拿著紅旗來進漢城”。
按理說,這是很常見的營銷策略:在電影上映前,先用宣傳片預熱,讓觀眾對這部影片有所了解,并產生觀影興趣,最后達到“勾引”觀眾買票進影院的效果。然而《我的戰爭》宣傳片則著實當了一把“豬隊友”,不僅沒幫電影宣傳,還扯了后腿,讓各方都不滿意:中國人看了別扭,外國人看了也不會舒服。
一、從影片制作團隊看,《我的戰爭》是一部標準的反戰片,而非戰爭片
在和平年代拍攝戰爭片,顯然不是為了鼓吹戰爭,而是通過描寫戰爭來達到反戰的目的。《我的戰爭》這部影片,背景是朝鮮戰爭,如果想通過影片來反戰,則理應做到讓中、韓、朝幾方都可以接受,起碼不反感。而這部宣傳片則是讓幾方都別扭。
如果看一眼《我的戰爭》的出品方及演職人員表,“反戰”的意味就更明顯。影片是由中影公司出品,中影公司董事長喇培康出任影片出品人,而且在全部七位出品人中排名第一,意味著是最主要出資方。如果說喇培康的名字比較陌生,那他的前任韓三平則更讓人熟知:他不僅是影視圈鼎鼎大名的大佬,還是《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兩部獻禮片的導演。所以從出品方和題材的角度講,《我的戰爭》堪與上面這兩部并列而成三部曲。
然后從演職人員表看。導演彭順是香港人,主要演員中有臺灣當紅小生楊祐寧,這很明顯是有湊齊兩岸三地大團圓的意思。更有意思的是,本片的原著小說就叫《團圓》,是巴金親赴朝鮮戰場體驗生活后創作的小說。擔任本片編劇的,是著名作家、編劇劉恒,他還有一重身份,是北京市作家協會的主席。
這樣一部政治上層層把關,人員搭配上照顧到兩岸三地團圓,改編自一部叫《團圓》的影片,連上映日期都不偏不倚地選在9月15日——中!秋!節!就差把“珍惜和平、反對戰爭”幾個大字扣在影片名字上了。
可惜的是,影片主創費了這么大勁營造的反戰、和平主題,被宣傳片徹底給攪和了。
二、讓韓國人很別扭:在那場戰爭中,中韓是對手,雄赳赳氣昂昂去首爾旅游的設定明顯讓韓國人不爽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日本人拍了一個廣告宣傳片,內容是這樣的:一群年過九旬的日本老人來南京旅游,中國導游熱情洋溢的鞠躬,歡迎大家第一次來南京,而這群日本老人卻用顫抖的聲音亢奮的說:我們七十多年前來過!中國當年還叫支那!我當年正在16師團服役! 我們當年是舉著太陽旗進南京的!”
上邊這段是網上抄來的段子,諷刺的是《我的戰爭》宣傳片是如何違和的。細摳起來,這段話是不合適的:日本侵華戰爭是標準的侵略戰爭,而我們打朝鮮戰爭是保家衛國戰爭,從根本的戰爭性質上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如今網絡段子常犯的錯誤:只求情緒,不求事實。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段子之所以能傳開,也恰恰由于它在情緒上摸準了脈門。從戰爭的正義性上來說,咱占理;但從韓國人的觀感來講,咱這宣傳片有點欺負人了,還欺負到人家頭上了。
在朝鮮戰爭的戰場上,中國、朝鮮是一撥的,韓國、美國是另一撥的,互為對手,互相殺了對方很多人,這是客觀事實,也是戰爭的必然。戰后60年,中韓兩國關系逐漸走近,官方民間的聯系越來越多,但這都建立在雙方正視過去,直面未來的基礎上。“舉著紅旗進漢城”這種橋段,恰恰是揭了人家的傷疤,讓他們回憶起不堪回首的歲月。
韓國由于歷史短,國家經歷的波折不多,因此他們對朝鮮戰爭的記憶和怨念,比中國人對抗日戰爭還要深。據1976年韓國國防部編寫的《韓國戰爭史》披露,朝鮮戰爭韓軍的傷亡數字是116.8萬人。而1949年韓國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時,人口總數也只有2000萬出頭,緊接著第二年,朝鮮戰爭就打響了。也就是說,如果除掉女性、老人和孩子,韓國幾乎是全體適齡男性參戰,傷亡1/4—1/3左右。
站在韓國人的角度看,他們先是被北朝鮮軍隊打到釜山一隅,朝鮮半島90%的領土已經落入對方之手,眼看著不行了,得到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支持,逆轉獲得勝勢,正準備統一朝鮮半島呢,被中國軍隊又給打回來了。中國軍隊對他們所做的,往輕了說是幫著對手打我們,往重了說是耽誤了南方軍隊統一祖國。
韓國電影《太極旗飄揚》的主人公是朝鮮戰爭上一對分屬南北陣營的兄弟,他們之間有很多愛恨糾葛。從臺詞中很明顯能看出反戰的意味
韓國人現在嘴上不說,心里的不爽顯而易見。每年我們都會看到韓國投拍許多朝鮮戰爭相關的電影,其中《太極旗飄揚》、《JSA共同警備區》等片都成為經典,警醒著韓國人不要忘記那段歷史。
正是有這樣血淋淋的歷史,才讓《我的戰爭》宣傳片中,“1951年開著裝甲車進漢城”、“舉著紅旗來過這”等等話,顯得非常不合時宜,對韓國人來說,過于殘忍了。
三、讓朝鮮人很別扭:朝鮮戰爭讓成千上萬朝鮮人骨肉分離,中國老人的開心,會讓朝鮮老人痛心
一般來說,如果韓國人看了不高興的東西,對面的朝鮮人應該高興才是。但《我的戰爭》宣傳片恰好繞開了能讓朝鮮人爽的元素,選了個最讓他們痛心的點:老人。
先看看這些照片,照片中的老人與《我的戰爭》宣傳片出現的老人年齡相仿,然而在照片中,他們無一例外哭得像個孩子。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專有名詞:離散家屬。
在中文語境中,離散家屬只在一種地方會用,即在朝鮮戰爭中被迫分離在韓國和朝鮮兩國,很多年無法聯系、見面的親屬。
作為中國人,特別能體會他們這種想見不能見,多年無音訊的心痛感覺。在1949年前后,很多大陸人涌向臺灣,之后兩岸隔絕,也造成了很多骨肉分離的景象。好在兩岸政治家解決了這一問題,1979年,大陸公開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提出“通郵、通商、通航”的三通政策;1987年,臺灣領導人蔣經國解除戒嚴,開放老兵大探親,讓許多分離了38年的親人相聚。
相比起來,朝韓的離散家屬就要慘得多。由于兩國一貫的敵對狀態,使得民間交流的可能性遠低于大陸和臺灣。直到韓國前總統金大中上臺后,兩國關系才有所緩和。2000年6月,金大中與當時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舉行了會談,之后的8月份,朝韓各100名離散家屬得以見面。這也是朝鮮戰爭結束40多年來,兩國第一次有民間的家屬會面。
需要說明的是,朝韓之間的這種離散家屬會面,與大陸臺灣之間的“三通”完全沒有可比性。兩岸“三通”是一次性開放,之后不再阻攔,而且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多,兩岸的民間壁壘也越來越少。如今每個大陸人都可以通過報旅行社的方式去臺灣旅游,跟去香港澳門沒什么區別。
然而朝韓的離散家屬會面則嚴格得多。并不是見面后就可以長久在一起,而是只有4天的相聚時間,之后還要各自返回國內。而獲得這個與親屬會面的機會,幾率是多大呢?1/1000。以2000年第一次離散家屬會面為例,朝韓方面各有10萬人提出申請,最后是在這些人中選出了100人。具體選法上,朝鮮是進行了“精選”,名單中多是著名的學界人士、藝術家和黨職人員;而韓國則是通過電腦抽簽決定的人選。
2014年221日,在金剛山,91歲的金瞻京因為身體不適不得不提前一天返回韓國,他在朝鮮的兒子金鎮川(右)在他耳邊輕聲向他告別。新華社發
即使這樣苛刻的會面機會,也是屈指可數的。從2000年到現在,一共進行了20次離散家屬見面,有2000對朝韓家屬得以見面4天。而與此同時,僅韓國一邊,就有6萬遞交了申請的離散家屬,在沒等到被“抽中”見面之前就已經去世了。
隨著朝韓關系緊張,以后是否再有這種離散家屬見面,還不得而知。朝鮮戰爭已經結束60多年了,健在的人越來越少,絕大多數朝鮮老人已經注定無法在有生之年到韓國去一趟,見見那里的親人。
恰在此時,《我的戰爭》宣傳片橫空出世了,拿本護照就能組團去韓國了,坐著大巴就能去首爾了,還能數落一下韓國導游圖樣圖森破,一點不懂歷史。這要是讓懂歷史的朝鮮老人看到,他們的心得痛成啥樣?
四、讓中國人很別扭:宣傳片里那些老人,每人都一定有命喪朝鮮的戰友,歡天喜地的氣氛會讓老兵心寒
您可能還會說,《我的戰爭》這電影拍出來,沒指著上國外放去,咱自己看著爽就行。問題是,就這宣傳片,咱自己看得爽嗎?
《我的戰爭》宣傳片中,云集了眾多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是已經95歲高齡的于藍。她最出名的角色是電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她的家庭是電影圈著名的演藝世家,丈夫和兒子都不比她名氣小。她的兒子是著名的第五代導演田壯壯,她的丈夫是著名老演員田方。
說起田方這個名字,你可能會陌生,但給你認照片的話,50歲以上的人都能脫口而出:《英雄兒女》里的政委!沒錯,就是那部誕生了“為了勝利,向我開炮”這句傳世名句,以及《英雄贊歌》這首傳世名曲的《英雄兒女》。
《英雄兒女》政委的扮演者田方
巧的是,《英雄兒女》也是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而且與《我的戰爭》一樣,都改編自巴金小說《團圓》。《英雄兒女》基本是《團圓》的寫實版,改動不多;目前還沒看到《我的抗戰》全片,僅從流出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看,跟巴金小說《團圓》關系很弱,基本已經面目全非。而制片方依然強調劇本改編自《團圓》,無非是想強調劇本的正統(改編自名家名作),以及影片團圓、反戰的主旨。
然而,戰爭是殘酷的,無論以什么形式來展現戰爭,都不會出現宣傳片中一車老人歡天喜地的景象。《英雄兒女》中,王成為了勝利,讓戰友向自己開炮,以自己的犧牲來換取戰斗的勝利;王政委與王芳父女二人也因為常年的戰爭而失散多年。影片中表現了親人最終相聚的溫馨,但現實中,更多被戰亂分離的親人則是永遠天各一方。
名留史冊的經典鏡頭“為了勝利,向我開炮”
按宣傳片中的設定,整個旅游車的老人都曾以戰士或文工團團員的形式參與過抗美援朝戰爭。那他們對漢城的記憶,除了雄赳赳氣昂昂進駐漢城之外,恐怕也有不少戰友死難的慘痛回憶。
有關志愿軍在朝鮮戰場死傷多少人,各國都有過不同的統計,從30幾萬到6、70萬不等,有些人還根據當時朝鮮的惡劣環境,不少傷員因為救治不及時而重傷不治等客觀因素,推算出志愿軍傷亡百萬以上等數字。不管怎么說,中國人在朝鮮付出了慘重代價,幸存回國的戰士中,也有很多遍體鱗傷,即使身上沒有傷,目睹了一幕幕人間慘劇,心靈上的傷痛也是我們這些沒經歷過戰爭的人所難以想象的。
參與拍攝《我的戰爭》宣傳片的老藝術家們,未嘗不知道這些。然而經歷了多年的“勝利宣傳”,以及幾十年和平的環境,都讓中國人對戰爭的理解有了偏差,即更重視結果,而不太重視過程。提起抗日戰爭,就是“我們打了八年,勝利了”;提起朝鮮戰爭,就是“我們幫朝鮮頂住了美國,沒輸給他們”。這樣的結論肯定沒錯,但如果只記得戰爭的結果,而忘卻戰爭的慘烈和血腥,則未免將戰爭看得太扁平了,也輕視了先烈們的付出與功績。
正是對戰爭的這種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的“勝利宣傳”,讓我們總以勝利者自居,而忘卻了戰爭的本義:一旦開戰,就沒有真正的勝利者。這也正是《我的戰爭》所訴求的,即通過展示戰爭的慘烈,讓觀眾感受到我們如今的和平來之不易。導演彭順在微博上也表達了這層意思:電影是表達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離別/團圓。
無論是殘酷,還是離別/團圓,恐怕都不宜用興高采烈才表達吧。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2890.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