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奧斯卡獲獎影片的編輯和音效設計師沃爾特·默奇50年杰出的電影職業生涯,倒像是一個“最好的電影”的名單。他既是編輯和音效設計師的,他參與的經典影片數不勝數如:《現代啟示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鬼》,《教父II&III》,《英國病人》和《天才雷普利》。這意味著,當談到電影時,他的話幾乎可以被奉為信條。多年來,他一直是各種書籍和紀錄片的主題人物,也是第一個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剪輯的電影制片人。然而他并沒有停下腳步,馬上默奇被選定擔任編輯迪斯尼《明日世界》的剪輯。
在默奇的著作《眨眼之間》中他闡述了一些有關電影剪輯方面的觀點。討論了他的電影剪輯“六大法則”
他認為通過剪輯來構建故事有六要素,他把它們列了先后順序:情感、故事、節奏、視覺追蹤、空間連續性、二維平面。這些優先級可以被當做你視頻拍攝剪輯的一種模式或是剪輯計劃以確保你電影的賣座。
這六大法則分別是:觀眾情緒、故事、節奏、視線追蹤、軸線原則、三維空間。
1、觀眾情緒
觀眾情緒并不是指非常激烈的情緒,而是我們想讓觀眾產生的情緒。觀眾是否情緒不足,甚至于分神?如果觀眾在看電影時,能不斷推進情緒,就說明這是一部好電影。
默奇認為,情感是你該不惜一切代價去保留的東西。“你想讓觀眾感知到什么?在觀影時,如果觀眾從頭到尾都能感覺到你所想表達的感覺,你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他們最終記住的不是剪輯手法,也不是攝影技巧,也不是表演,甚至沒有故事,而是是他們的感受。”
視頻拍攝剪輯會對觀眾那一刻的情緒產生什么影響?傷心還是愉快?想一想全片的基調究竟是什么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要你的剪輯能支撐起觀眾的情緒,不管引起哪種情緒,你都成功了。而一旦剪輯導致基調發生偏離,就是失敗的。不管你是否遵循規則,只要剪輯對你全篇的基調起支撐作用,就是正確的。
《英國病人》
2、故事
剪輯是否推動了故事有意義地發展?很多人分不清故事和情節之間的區別,將他們混為一談,其實并不是的。故事的范疇更廣,意味著電影的題材;而情節指的是這個故事的具體內容。
默奇認為,每一次的剪切都需要推動你的故事發展。不要讓剪輯成為情節發展的阻礙,所有的次要情節都盡可能的減少,如果這個場景沒有推動故事的發展就應該削減它。
1978年,默奇在為《現代啟示錄》制作混音
3、節奏
剪輯是否打亂了原來的電影節奏?這一條是對第一條原則的補充。節奏從來沒有好壞之分,只要它適應于你的故事基調。剪輯天衣無縫看不出痕跡,符合影片的感覺,那就是成功的剪輯。如果你想要更夸張或扭曲的感覺,節奏感非常快,想使觀眾產生奇怪的感覺,那么這種剪輯方法也未嘗不可。
在這”六大法則“中,這三點是最重要且環環相扣的,在實踐中很難將他們分離開來。
4、視線追蹤
我們是否清楚觀眾的視線位置?他們在看向銀幕的何處?聚焦于誰?在剪輯時,我們注意到這一點了嗎?或者是否給了觀眾適應機會?觀眾的注意力像一只盛滿水的水杯,在跳接鏡頭時,觀眾的注意焦點也會隨之改變。如果改變過大, 水杯便會傾翻。了解觀眾正在看向哪里有助于隱藏瑕疵,或者你可以根據畫面運動規律確定剪輯點。
人們對眼前發生的事情的注意力持續時間非常短暫。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兩個人來回傳球, 觀眾在一旁看著傳球,后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穿著大熊套裝的人在來回走動。視頻結束后,測試者問:你們看到穿著大熊套裝的人了嗎?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所以理解觀眾正在關注銀幕何處,有利于創造出有動機的剪輯或鏡頭運動,或者隱藏某物。
5、軸線原則
人們經常說:不要越過180度軸線,否則會造成觀眾迷惑,這能保證動作的正確運動路徑以及運動的連續性。
然而現在許多電影里的很多鏡頭都越過了180度軸線,例如立體環繞拍攝,和跳接到某個可能的角度。在這樣不得不越過180度軸線的情況下,如果你是有動機的、不違背觀眾情緒,那么盡可以這樣做。而如果這個做法不能支撐影片的整體感覺,那就不要這樣做,盡管它本身并沒有錯。
6、三維空間
這一條和上一條很相似,我們是否營造了環境?例如手風琴式視頻拍攝剪輯法,剛開始是全景鏡頭,可以看清楚所有人和物的位置,然后推近,觀眾這樣就會基本明白場景里的人和物的位置,如果你想向觀眾揭曉,就這樣做。如果你不想這樣做,但是這樣做與影片基調相符,那也可以告知觀眾,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支撐第一條原則。
默奇指出,情感是最重要的元素,情感價值超過所有五個在它下面的那些元素。以下是他給這六大元素的排名。
1.情感(51%)
2.故事(23%)
3.節奏(10%)
4.視覺跟蹤(7%)
5.屏幕的二維位置(5%)
6.三維空間(4%)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2155.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