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尚未認證為創(chuàng)作人或影視公司,認證即可享有:
如果大家平時有留意電影拍攝制作,那么在初學(xué)階段很多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你拍攝的東西具有電影感”。
電影之所以有電影感,其實不光在攝影上面需要 匠心獨運,在美術(shù)、道具、鏡頭語言設(shè)計、Blocking and Sequencing(表演調(diào)度)、Pre-visualazations(預(yù)先視覺化)、聲音設(shè)計都需要通力合作才能達到效果。我曾經(jīng)在知乎上就此問題從導(dǎo)演方面發(fā)表過自己的見解。現(xiàn)在我想從攝影上面來簡單統(tǒng)述回答這個問題。
(以下文章內(nèi)容假設(shè)讀者皆有一定攝影基礎(chǔ))
經(jīng)常有人在拍攝電影的論壇上面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樣讓自己拍攝的畫面看起來有電影感”。
我覺得就“電影感”而言,有必要區(qū)分西方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一些低成本制作的微電影。
盡管好萊塢電影用金錢鴻篇巨制的電影效果有時候非常難去用一些低成本的手段去復(fù)制,但是有一些基本簡單零成本的拍攝理念是可以沿用終身地讓你的電影看起來像“好萊塢電影”(“電影感”)。不管是電影攝像還是平面攝像,我覺得都會有益于區(qū)別你和一般的攝影師。從攝影上來說,我想把下面制造電影感的部分分成5個要素:Framing(構(gòu)圖),Lensing(透視),Camera and Camera Movement(相機和相機運動),Lighting(燈光),Color(顏色)當然這5個方面不是唯一的電影感,但是我覺得這是很基本地區(qū)分好萊塢式電影和家庭錄像的標準之一。
攝影師花了畢生精力去學(xué)構(gòu)圖,什么九宮法,什么黃金分割點,什么對角構(gòu)圖,什么什么什么什么??我這篇文章不想講基礎(chǔ),但是在這么多構(gòu)圖里面確實有些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地方區(qū)分電影感。
在拿起取景器的時候,有些東西你需要在腦海中明確—--Frame Size (圖像的尺寸)
經(jīng)常在前期和導(dǎo)演溝通交流要拍的電影的時候,需要先明確你要拍什么尺寸的畫面。流行的尺寸有1.33 : 1 也就是俗稱的4 * 3,1.78 : 1 也就是所謂的 16 * 9,1.85 : 1 (也就是這些年流行所謂的Academy,叫法每年都在變)或者2.35 : 1 (寬屏)或者是2.40/2.39 : 1 (我稱作電子寬屏因為他們輸出1920*800)究竟選什么樣的尺寸應(yīng)該符合故事的敘事要 求。
雖然超多人們覺得寬屏高大上,但是在很多敘事情景下寬屏并不給力。如果你的故事有龐大的群演和給力的美術(shù),那么寬屏將會有助于你的環(huán)境表達。如果你選擇了寬屏但是你的電影里除了白墻還是白墻,那么再寬的屏幕觀眾只會感到厭煩。
相反,如果你要將的故事是一個很親密的愛情片,或者你要拍攝的地點很局限有很多東西你都要放在畫外,那么寬屏顯然不是最好的選擇。再假如如果你的電影里面演員的身高差異很大,老人小孩啥的啥的??你懂的。
像前幾年很流行的 1.33,在1.66:1的畫面你里你可以輕而易舉地表現(xiàn)一些很親密的畫面而不至于因為frame size(畫面尺寸)而妥協(xié)。雖然現(xiàn)在1.33淪為了“電視劇感”。畫面尺寸的選擇應(yīng)該在前期的最早階段就商定下來,甚至在story board(故事板)之前就決定。
像電影The Dark Knight(蝙蝠俠,2008),他們拍了imax和2.35 spherical兩個版本,但是導(dǎo)演決定打破傳統(tǒng)把兩種尺寸的畫面混在了一起上映,這個大膽的舉動導(dǎo)致結(jié)果也非很美麗。又一次印證了“拍電影無定理”理論。
Building the Frame(構(gòu)圖)
現(xiàn)在你有了框架了,但是要往里面放什么?成千上萬的文章教程都教了你在你的畫面里放什么哪里放,但是放眼好萊塢式的電影和低成本微電影,在構(gòu) 圖中很重要的就 是"screen depth"。唔??中文怎么講呢,這個screen depth不是景深,而是好萊塢電影中很刻意的在背景中的置景和環(huán)境讓演員表演的區(qū)間。很多微電影在很狹小的location(場地)里拍攝的,小房間啊、小商店啊之類之類。相反好萊塢都是在很大的場地空間里拍攝,呃??這個確實人家高富帥的production(電影規(guī)模)讓草根們很難去模仿,但是有 一些東西呢還是可以讓吊絲微電影增加screen depth。
最最最最最最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就是不要把拍攝的對象放在墻面前。不只你的燈爺會對你感恩戴德內(nèi)牛滿面,而且你也會立馬得到更好的角度和深度。
第二個方法就是拍攝的時候?qū)χ鴫恰_@是一個常見的簡單小技巧,對著房間的對角線拍攝會增加空間的深度。把你的相機移到墻壁的對角線,或者至少能看見墻壁的角落,讓你的畫面看起來立馬高大起來。
第三,把外景帶進來。如果你拍攝的地方有窗戶,那么增加室內(nèi)的照明讓大家能看見室外。甚至你可以用綠屏拍攝去假裝一個室外。很多時候新手往往喜歡 block the window(把窗戶擋起來)或者blow out the window(把窗戶過曝),但是如果你能把窗戶外的景色帶進畫面,往往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不起眼的外景強烈暗示著環(huán)境,讓畫面非常漂亮地打開,畫面的深度戲劇化地增加。
第四,如果你在室外拍攝,嘗試取一些帶有地標性的建筑物讓觀眾知道你在哪里。如果你在原野上,你可以把房子或者拖拉機放在背景里。如果你在城市里,讓觀眾看見演員背后三條街道風(fēng)貌。這些在背景里的東西不需要在焦上,可以被虛化,但這些元素一定要在。
第五,我想說一下depth of field(景深)對畫面的影響。
很多很多人都誤以為“大光圈淺景深”就等于“電影感”。呃,我只能說大光圈、淺景深是小朋友。景深只是構(gòu)成電影感的眾多要素中的一種,并不是你把光圈一開 大“哇噻”電影感就出來了。很多那些業(yè)余攝影愛好者或者自詡?cè)讼駭z影什么什么的愛好者用大光圈淺景深拍了無數(shù)糖水片睡了無數(shù)麻豆圈了不少錢。如果你真的看 電影的時候認真留心,那么淺景深在好萊塢電影中通常只用在兩種以下的情況里:
第一種就是如果你在拍一個有很多信息量的semi-wide shot(半全景),你需要引導(dǎo)你的觀眾去注意某個重要的對象。想象一下路邊咖啡館有大概20多個群演,然后你需要觀眾去注意到我們的超級英雄正在接電話,這時候我們需要用淺景深去引導(dǎo)觀眾“該看什么”。
第二種好萊塢電影用到淺景深的情況就是在拍攝特寫和中景的時候,這樣淺景深可以幫助觀眾的注意力放在對話的內(nèi)容上。
除了以上這兩點,feature電影已經(jīng)痛到入骨地花了大價錢去獲得一個場地的拍攝許可,他們真的很想都拍出來給你看“你看你看,這里好叼。快看快看,這里花了好多錢。”
所以establishing shot(全景)一定都是深景深。而且多人之間的對話也是深景深。深景深會讓你的畫面看起來高大上,更宏偉廣闊。很多微電影看起來有一種claustrophobic(幽閉)的感覺是因為畫面的深度不夠。
所以,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好好思考感受一下,構(gòu)圖的時候思考一下畫面的深度,你會驚奇你拍出來的短視頻畫面會有質(zhì)的飛躍。
內(nèi)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1608.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