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半生緣》要重啟翻拍了,于是吃瓜群眾的想法是這樣子的:“能否不毀經典?”“不要啊,毀經典!”的確,每次反派或多或少受眾都會有一些抗議,因為失敗作品太多。那么反派如何才能不毀經典呢?看企業網在此就和各位影視公司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不能一味迎合商業考量
翻拍的影視劇不知多少,然而真正成功的很多,經典之魅力在于超越時空的阻隔,永遠可以與當下對話,同時,經典影視劇往往代表了一代人的一段人生經歷,重溫經典能夠喚起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從這個角度來看,經典的翻拍既有時代意義,同時也有堅實的群眾基礎。不過,“對于熱門IP的不斷重拍,觀眾并不是一味反感、拒絕,更多的是擔心,大家擔心自己的情懷被毀。”《廣電時評》執行主編何天平對記者說。
很多失敗的劇作往往只是借經典之外殼,將原作隨意篡改迎合受眾,丟失了原作的精神內核。如于正版的《笑傲江湖》,劇中將“東方不敗”由男變為了女,此后便延續的是偶像劇風格。經典翻拍并不是不能改編,但是應尊重原創,否則就是以經典為噱頭了。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化產業系老師楊慧認為:“經典翻拍要把握住原文本文化價值的部分,它可能是俠義精神或英雄氣質,也可能是家國情懷或浪漫情感,但它作為經典作品的核心,應是萬變不離其宗,不能一味因為商業考量而忽略文化傳承。”
對經典故事再開發再創新
為什么翻拍總不成功?翻拍劇和經典劇之間相差了什么?在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青年學者朱傳欣看來,“翻拍劇之所以被觀眾詬病,是因為在藝術性、觀賞性上遠不如原來的版本,對觀眾很難有吸引力。一些創作者并不是為了藝術追求而去致敬經典,有的甚就是在資本驅動下,盲目跟風,生產出一些粗制濫造的作品。如果不在原有的經典基礎上創新,給觀眾帶來驚喜,或對經典沒有充分的補充,觀眾是不可能買賬的。心中只想著掙錢,不愿為藝術吃苦、操勞、奉獻,是不可能拍出比原來的影視作品更優秀的新作品。”
“雖然翻拍要比重新創作或‘另起爐灶’顯得容易些,但也不能因為翻拍就忽略了劇本的質量,胡編亂造更是行不通。創作是要務,是翻拍成敗的基礎,翻拍要是失敗了,失掉的不僅是觀眾,還會帶來對原來成功形象的瓦解和品牌的貶值。”何天平對記者說。
2015年國內上映的電影《十二公民》上映后好評如潮,這部法律電影還在政法領域的觀眾中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贏得了很高的關注度。這部電影也是一部翻拍作品,翻拍于1957年的美國電影《十二怒漢》。60年后,中國翻拍的《十二公民》仍然能夠激起中國觀眾呼喚司法公正的共鳴,但《十二公民》并非是原作的完全復刻,而是加入了新的、接地氣的中國元素。中國版的《十二公民》修補了原作中一些人物的缺陷,劇中十二位人物各有各的故事,性格的表現依據個人故事展開,具有一定的連貫性。這些人來自全國各地,操持各地口音,讓觀眾更有代入感,同時在故事當中加入了許多符合中國特色的沖突,觀影后仍能引發人們的深思。
因此,好的故事在任何時期都能吸引觀眾,“四大名著”今仍被不輟研究,所以經典翻拍既是對好故事的繼承,也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但是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群對經典所探討的問題的關注點和側并不完全一致,所以經典翻拍在繼承的基礎上還應開發經典、推陳出新。
制作人應秉持工匠精神
經典翻拍也不乏成功之作,比如徐克監制的《新龍門客棧》保留了原作強化懸疑的敘事方式,又創造性地用黃沙大漠的情境設定、蕩氣回腸的兒女情懷、迅如閃電的動作戲、疾風暴雨的鏡頭剪輯塑造了一個全新的江湖世界。雖是翻拍,卻成了武俠新經典。由郭靖宇監制的新版《射雕英雄傳》好評如潮,不少人認為,新版《射雕英雄傳》是眾多金庸武俠劇改編版本里尊重原著的。該劇還原了原著里“風雪驚變”和“江南七怪”兩章內容,令“原著粉”們歡欣鼓舞,許多被之前版本一筆帶過的內容,這一版的電視劇全都予以忠實呈現。《射雕英雄傳》的靈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貫穿于每一集里,鑄就了新版《射雕英雄傳》的氣魄和格局。
浮躁的影視制作環境,讓翻拍過于商業化,只重視其中的“掙快錢”,卻徹底忽視了文化的傳承和經典的領悟,快速成片快速上映成為了翻拍的熱潮。曾經的經典都是“慢工出細活”而成,演員和制片都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在領悟上,秉持工匠精神,重視細節。
看企業在此不得不告誡影視公司們,經典翻拍并不是以“賺快錢”為目的,而是對經典的延續與傳承,領悟經典、尊重原創,這是沒一個制片人應該遵循的原則。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1407.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