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比“生產隊的驢”還累的美食博主嗎?
花兩天兩夜做米粉、從買可可果開始做巧克力、把甘蔗熬成紅糖、用椰子榨油……
“茍宋”在抖音美食的紅海賽道里,靠“毅力”熬成了一匹黑馬。
“廢人”的選題內容配上接地氣的東北話解說,每條“自制食物”視頻背后都是幾天幾夜的“煎熬”,不過茍宋依然樂此不疲。
主持專業出身的他,去年辭掉電視臺編導的“鐵飯碗”,一頭扎進短視頻領域,成為全職自媒體博主。
他身邊也有不少從傳統媒體進軍新媒體的同事,有人做得風生水起,有人卻有些水土不服。
“就像你讓東北大廚去做精致的西餐,他理解不了做干豆腐怎么能不勾芡這個事。西餐干豆腐切一下擺盤就完事了,東北菜是必須得勾芡的。”
茍宋剛開始做短視頻時,雖然有編導意識,在美食內容里加入劇情元素,但賬號做了半年多依然不溫不火。
直到今年4月,一條用豆子磨豆漿的視頻獲贊超156萬,“茍宋”從此開啟了自制食物“直播+短視頻”的雙重輸出。
據新抖數據,“茍宋”近一個月發布10條視頻,直播66場,觀看人次超648萬,漲粉約90萬。
在茍宋做了兩條兩夜米粉之后,我和他本人嘮了嘮,他是怎么做美食內容差異化的,如何面對傳統媒體向新媒體的轉型,還有被美食“折磨”的苦與樂。
以下,是茍宋的自述。
“從美食劇情到碎嘴子”
本人姓宋,因為人比較“狗”,所以叫“茍宋”(開玩笑)。
我是93年的,東北人,雖然視頻里說話東北味很重,但本科是播音主持專業的。
后來我進了電視臺做編導,2019年臺里改革成立了融媒體中心,我開始在體制內做短視頻,主要做劇情號,當時也和很多MCN合作互動過。
2021年4月份的時候,我想自己做賬號試試,因為電視臺工資不高,看能不能賺點外快。
當時我看到很多美食教學號,燈光一打,“整”個灶臺,做飯就完事了,我合計這不是很簡單么。
于是開始做“美食+劇情”的內容,我把在家做飯的過程拍下來,配上每天給女同事送飯的劇情。
這是第一個階段,內容核心其實是“教學”。
我會打一些字幕,把美食步驟寫出來,最后形成劇情反差,剛開始還有一點流量,視頻點贊幾千上下。
做了一兩個月之后,大概有六七千粉絲,但是沒有變現收入。
后來實在不知道拍啥了,我也沒啥廚藝,做菜都是在網上學的,本來不想更新了,就隨手剪了兩個翻車花絮。
花絮視頻里我嘴很碎,東北人嘛,不能讓話“掉”地上,視頻突然流量很好。
那條翻車視頻有兩萬多點贊,觀眾評論的反饋基本是:保持這種風格吧/就愛看這種碎嘴子。
我心想,這個路線行,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說過,碎嘴要是有排名我肯定第一。
2021年6月左右,我從“美食教學+劇情反差”轉到了“美食教學+語言梗”的階段。
換風格之后的第一個爆款是做雞肉煲,里面都是自己編的梗。
前女友結婚了,我要吃點好的補一補。
我太想她爸了,但他爸已經是別人老丈人了,那我就該放下她爸,重新琢磨琢磨別人的爸。
某種程度上這還是1.5的階段,因為內在邏輯還沒脫離美食教學,想教觀眾怎么做菜。
粉絲量6萬左右時,我家來人吃飯,人多了不能只做倆菜,就整三四個菜,小龍蝦燒烤大肘子,我把做這幾個菜的過程拍了下來,視頻流量更好了。
這時候正式進入第二個階段,最大的變化是徹底不做教程了,重點突出語言梗,這種內容模式一直做到粉絲量100萬左右。
同時不斷地調整優化細節,選題變得更有意思,比如同學求婚主題,食材也更豐富,做了很多東北的硬菜,比如鐵鍋燉,更能激發觀眾的食欲。
后來我還加入了更多家庭梗,比如給我奶奶做飯、幫我爸媽調節矛盾等等。
我覺得核心的方向是沒變的,還是靠碎嘴,用一個家長里短的主線故事,把做菜的過程解說出來。
隨著菜品增多,視頻里的人物也多了,我表弟和兩個朋友逐漸加入進來。
我和我表弟從小一起長大,因為疫情他自己在家閑著,我自己在家拍也沒啥意思,于是他干脆來我家,我做飯他收拾,連吃飯帶拍攝一起折騰。
“我期待0和1中間的無限延伸”
接下來,我遇到了一段時間的瓶頸期。
我的“梗”打不動人了,粉絲就卡在100萬左右徘徊。
我一度以為是和接廣告有關系,所以我停了廣告做了兩期日常,給我奶奶做蛋堡和炒酸奶,我認為我那兩期把所有東西都拉滿了,但數據還是一般。
我還反思了菜品的乏味,嘗試提高了一下食材成本。1000塊和5000塊的成本拍出來是差不多的,但1000塊和2萬是有差距的。
我花2萬做了一頓,結果還是沒有破圈。
粉絲量到100萬之后,視頻有一般播放量有五六百萬,但沒有出圈爆款就沒法再漲粉,因為確實無法帶給觀眾更多驚喜,大家就沒興趣看你了。
這是做博主都要面對的內容瓶頸問題。
我又調整為,只做一樣東西,把一個事說明白,這就到了第三個“手工自制”階段。
于是有了“從買豆子開始磨豆漿”這期點贊150多萬爆款,也是從這期開始有意識地直播。
其實之前我和我表弟,還有他同學一起手工扒過螃蟹,我們實實在在地扒了十個小時,實在是太無聊了,就開直播和網友嘮嗑。
直播間人還不少挺熱鬧,我就想到把直播也作為內容創作的一部分。
很多視頻要精彩的部分前置,視頻給直播帶貨預熱,但是我直播把過程都展示給你,反而起到了給視頻預熱的作用。
于是我們在今年4月份磨豆漿的時候,開始正式直播,有三十來萬觀看人次,當時粉絲量在115萬左右。
茍宋的朋友圈
后來我們用26個小時做紅糖,搗鼓24個小時做巧克力,花兩天兩夜做米粉……這種形式主要靠復雜度堆起來,費事更廢人。
但是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賬號不到一個月漲粉90萬左右,現在粉絲量破了兩百萬。
其實我不只是為了流量,我本來也好奇,這些東西是怎么做成的。
我覺得體驗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只要過程好玩,我并不太期待結果。比如我們自己熬的紅糖未必好吃,但是我就想知道甘蔗是怎么變成紅糖的。
我期待0和1中間的無限延伸,通過自己體驗事物制作的過程,而不是我肚子疼買塊紅糖就完事了。
直播還有一個私心是展示真實。
我看到有的視頻里說手工研磨豆漿,結果豆子一倒就變成豆漿了,其實是旁邊好幾個破壁機打的豆漿,我試過了磨了十個小時都搗不成漿。
當然手工干活的過程很痛苦,就跟工作一樣,成天加班熬夜,每天睜眼就是不想干,但還是有樂趣在的。
一是你本身對這件事有好奇和興趣,二是直播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網友看,大家一起嘻嘻哈哈的,時間反而過得就快了。
“自古贏球不改戰術”
2021年11月份,“茍宋”這個賬號做了半年多,我才從電視臺離職,開始全職做短視頻。
我身邊很多人從傳統媒體出來做新媒體,有的做成了千萬大號,這些人思路轉換得快,可能因為在原有體系里他們就很叛逆,藏著“100多斤的反骨”。
也有很多人不適應,最后去了門戶網站繼續做媒體,其實核心還是做電視,只是換了一個渠道。
打個比方,你可以把做電視和短視頻都理解為廚師,如果你讓一個東北大廚拿干豆腐去做精致的西餐,那他滿腦子想的都是,做干豆腐怎么能不勾芡?
電視臺的片子出自標準化流程,有一套傳統媒體的敘事語言,這種傳統的工作方式會形成固化思維。
比如我剛開始剪短視頻的時候,做菜翻車這些多余的鏡頭都刪掉了,那時候還不明白短視頻的邏輯是什么,后來才發現原來觀眾愛看這部分。
我覺得傳統媒體轉新媒體是有利有弊的,優勢在于熟悉視聽語言的技術,難點在于如何從原有的語言體系里跳出來。
我用了3個月左右把思路轉變過來的,我記得很清楚,2021年7月份賬號粉絲量到了10萬,因為10萬粉剛能接星圖廣告。
也趕巧,第一條廣告視頻爆了,后面廣告排期就不斷了。
報價也從幾千漲到幾萬,最近這一個月漲幅最大,翻了三四倍。
我一個人想選題、對客戶、改腳本、拍攝、剪輯,我弟和朋友們是“力工”,我拍他們干活,沒有幕后團隊,只有“驢”。
“茍宋”視頻里干活的親戚朋友們
常被網友調侃為“生產隊的驢”
目前沒考慮簽機構,因為現有的MCN對東北人沒有很大的賦能。
他們會打造一些南方的網紅,依賴于表情、演繹或者顏值,但東北人的“語言梗”機構是幫不上忙的。
我的視頻基本靠后期解說,前面不能預判結果,也沒法提前寫腳本,會寫個流程提綱,按步驟拍攝,全結束了再加梗寫稿配音。
復盤來看,我認為從0到10萬是一個過程,是在摸索調整哪兩個標簽組合更合適,比如“劇情+教學”還是“碎嘴+教學”。
從10萬到100萬,是在細節上不斷調整和優化內容,突出“碎嘴”主線,強化一個標簽。
無論是變現還是內容,我覺得都是幸運,一是趕上去年美食賽道的風口,二是今年開始流量變貴了。
目前我會繼續更新“自制美食”這個系列,雖然很“廢人”,但流量好的時候內容模式肯定不會變的。
自古以來,贏球都不改戰術。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新榜 (ID:newrankcn),作者:Bamboo,
編輯:張潔,校對:松露,
原文標題:《辭掉電視臺“鐵飯碗”,我像“生產隊的驢”一樣拍視頻,成為百萬博主 | 新榜專訪》
頭圖來自:視頻截圖
內容由作者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www.jgug.cn/news/10927.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表評論